「您好,我是某某公司的顧問,我們現在有一個方案⋯⋯」,仍採用此種推銷模式的業務,話還沒說完,多半會收到「不需要」、「沒興趣」等回應。原因在於民眾用網路就能掌握產品和服務的資訊,並參考各方意見,不會只聽業務的說法,加上多數人對業務抱有成見,因此更難取得他們的信任。
此外,人們討厭業務強行推銷自家產品,如果感受推銷員只想成交,更容易啟動防衛機制,賞對方閉門羹。
該怎麼做呢?《難推銷世代的新攻略》以約會類比,如果第一次見面,你光談自己的事,炫耀工作事業,甚至馬上提議結婚,只會嚇跑對方。因此業務應透過「提問」與潛在客戶交流,去聆聽、了解對方。
透過提問能夠創造互動、建立信任。一方面,業務把焦點轉移到潛在客戶身上,幫助他們找到問題所在及成因。業務變成可信賴的對象,潛在客戶會覺得業務是真心關注他們,在意他們的需求。另一方面,提問能夠引導他們說出看法,當觀點出自潛在客戶之口,他們就會相信是真的。舉例來說,當他們說「這樣可以替我們省錢」,會遠比業務強調「這能幫你省錢」的效果更強。而怎麼提問才有利於成交,需掌握以下重點:
1.讓顧客說出問題的提問
透過 2~3 個問題了解現況之後,詢問潛在客戶對目前的狀況是否滿意。舉例來說,保險業務可以詢問對方「喜歡現在的保單嗎?」如果對方不喜歡,可進一步探究不滿意的地方、原因及影響,帶出他的情緒和感受。如果對方滿意現況,也無需氣餒,可以先了解他看中的特點,判斷自家的服務是否能符合對方的需求,再詢問「如果有機會,有沒有想改變什麼地方?」這樣的對話,對方通常會說出不喜歡的地方,以及希望改變的事。
2.釐清解決方案的提問
了解希望改變的事後,這名保險業務需詢問潛在客戶是否嘗試做過什麼改變現況。假設在先前的提問中,業務得知對方買了保險,但他的太太要求增加保額,原因是她年幼喪父,父親沒留什麼錢給她和母親,她害怕重蹈覆轍,未能給孩子充分保障。這時候,業務可以詢問「您做過什麼事情來增加保障,這樣萬一遭逢不幸時,才能給家人更多財務保障?」。當他們自己說出解決方案時,並感受改變帶來的好處時,更有可能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本文取材自《難推銷世代的新攻略》,先覺)
核稿編輯:張玉琦
延伸閱讀
有小毛病的產品,照樣賣得動!聰明的業務如何連同缺點一起推銷?
再討價還價,這生意就別做了!有點風險卻很管用的談判策略:撤回提案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