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選「天然無糖」卻是地雷?醫生在超市不買的5種食品,害發胖又致病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3月17日04:00 • 發布於 03月16日04:00 • 新聞中心傅鴻儒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超市貨架上充滿標榜「低脂」、「無糖」、「天然」等標籤的食品,但這些產品真的對身體有益嗎?

土耳其醫學博士Naheed Ali身為內科醫師,曾出版多本著作、擔任醫學專欄作家,他近日在一篇報導中點名,有些看似健康的食品實際上可能增加肥胖、慢性發炎、腸道問題,甚至提高癌症風險,雖然並不是指吃了某些食物就容易致癌,但長期的飲食還是會對全身健康造成影響,他也列舉五種超市中常見的隱藏地雷,並提供更安全的挑選建議,讓大家買得更安心,吃得更健康!

喜歡在超市買這5樣食物,看似養生卻越吃越不健康

1.調味優格:糖分超標,反而破壞腸道健康

很多人喜歡買優格,期望能補充「益生菌」幫助整腸解便秘,但市售調味優格經常添加大量糖分、人工香料和黏稠劑,這些成分可能影響腸道菌平衡,進而影響消化與免疫功能,長期過量甚至可能導致肥胖與代謝問題!

如何選擇更健康的優格?

不妨從挑選無糖希臘優格開始,若覺得滋味單調則可以適量搭配新鮮水果、少量蜂蜜,增加風味,比較不會攝入過多不必要的糖分。購買時記得仔細查看成分表,避開含有果糖、人工香料、增稠劑等額外添加物的選項!

2. 包裝果汁與奶昔:糖分高、纖維低,容易造成血糖飆升

以為「100%果汁」「無糖奶昔」就是健康飲品嗎?這些飲料通常含有高濃度糖分,容易導致血糖波動,長期下來還可能影響體重與代謝健康,而且並沒有原型新鮮水果該有的膳食纖維!食品技師張邦妮曾分享過正確觀念,市售果汁即便標示「純果汁」,也多是經過濃縮蒸發或還原果汁技術,實際上也可能添加水、調味劑、防腐劑、以及糖分,而且加工過程中破壞了原果中的營養,可見這類果汁與原型天然水果的營養價值還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如何選擇更健康的果汁?

最首選還是直接攝取新鮮水果,以確保攝取完整的營養成分。如果要喝夜市或手搖店的現榨果汁,須注意存放時間過長或衛生條件不足而產生的細菌問題,至於超市販售的果汁飲品,盡量以幾個原則篩選為佳,包含選擇原汁濃度較高、避免過度稀釋的果汁,避開含有過多人工添加物與額外糖分的產品,同時價格過低的話有可能是用大量香料色素調和,最好多檢視品質。

3.植物油:Omega-6過高,恐增加慢性發炎與肥胖風險

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這類植物油常被聯想為健康油品,卻沒注意到Omega-6脂肪酸較多的問題。當長期Omega-6脂肪酸攝取過多,可能引發慢性發炎,進而影響免疫系統、代謝功能,甚至影響減重效果。

如何選擇更健康的油脂?

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Omega-6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但現代飲食經常攝取過量,建議Omega-3、Omega-6、Omega-9的黃金攝取比例應為「1:1:3」,過多Omega-6會破壞該平衡而影響身體機能,例如脂肪難以燃燒、胰島素阻抗、增加慢性發炎風險。他推薦選擇特級初榨橄欖油或酪梨油,且避免高溫烹調和反覆使用植物油,以減少氧化物質對身體的傷害。

4.植物肉:加工成分過多,可能對健康不利

健康意識和環保觀念的風潮下,近年來,植物肉成為許多蔬食族的新興選擇,但其實市售植物肉不少都是經過高度加工,含有大量精製油、乳化劑、黏稠劑與人工色素,不僅營養價值低,還可能影響人體代謝。

如何選擇更健康的植物蛋白?

補充蛋白質,盡可能還是以原型食物取代加工食品為佳!衛福部食藥署指出,部分植物肉產品為了模仿真肉的口感,會添加高鈉、高油脂與人工調味料,這些成分可能對健康不利。購買植物肉時,應留意標示,選擇成分單純的豆類、扁豆或傳統豆腐,以獲取更優質的植物蛋白,避免長期依賴高度加工的素肉產品喔。

5. 加工蛋白棒:高糖、高人工添加劑,形同「蛋白糖果」

標榜高蛋白的營養棒、點心棒,看起來好像是健康零食,但往往也會添加人工甜味劑、糖醇與高度加工蛋白,除了可能影響血糖穩定,對於腸胃道敏感的人也容易脹氣、消化不良。

如何選擇更健康的蛋白質來源?

想以點心補充蛋白質,最好還是挑選原型食物,不僅保留完整的營養素,還能幫助維持健康代謝,讓每一餐都對身體更有幫助,比如堅果、一顆水煮蛋,或用堅果醬和燕麥自製能量點心也可以。如果有購買蛋白棒的需求,可以避開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或「人工甜味劑」成分,以免影響腸道菌叢而導致腸胃不適。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選「天然無糖」卻是地雷?醫生在超市不買的5種食品,害發胖又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