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另一半不接電話、假日消失⋯他說想要空間,我該相信嗎?

Cheers 快樂工作人

更新於 2021年09月06日06:33 • 發布於 2021年08月27日07:48 • 吳若女
另一半不接電話、假日消失⋯他說想要空間,我該相信嗎?
另一半不接電話、假日消失⋯他說想要空間,我該相信嗎?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什麼:

  • 每對伴侶在親密關係中,對於安全感的定義都不同,因此也會衍生出不同的相處方式,不能以同一套標準套用在每對伴侶上,首先要先了解彼此對於「獨立」和「親密」的需求。
  • 第二,心平氣和溝通來自了解自己,先想清楚自己內心感到不足或不滿的是什麼。
  • 最後,在平時小事累積信任的基礎,關係才能走得長遠。

我跟男友都在40上下,他大我幾歲,有過一次婚姻。我們是同事,沒特別隱瞞,也不在上班時間卿卿我我,其他同事都很尊重我們,不會耳語起鬨。

我的煩惱是男友下班後不喜歡我打電話給他,甚至晚上9點後就不接電話,說那是他放鬆聽音樂的時間。他不覺得兩個人週末假日要膩在一起,理由是週間已見面講話,晚上和週末可以有各自的時間。

一開始我都尊重他,想他可能需要很多自我空間和時間。不過日久心裡也有點不舒服,覺得能黏在一起的時間很少。跟姊妹淘分享我的感情狀況,她們的反應就比我積極許多,說這是不正常的相處,是不是背後還有什麼事?勸我要去搞清楚。

我心裡愈來愈矛盾,要繼續相信他?還是要揭開心中的疑惑?

專家解答│懷仁全人發展中心 諮商心理師 諮商教育督導博士 趙慧香

每對伴侶在親密關係中,因對時間、空間、心靈交流和其他方面的需求不同,衍生出不同的相處方式。因此以是否正常評斷一段關係並不妥當,而要以雙方感受和需要來衡量,如果兩個人都覺得可行,就是好的相處。

兩人對獨立和親密的需求不同

我想先從了解兩人不同的需求開始,較能解開你心中的疑惑。

一般來說,男性對獨立的需求比較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不斷被要求獨立、堅強,因此成年後對獨立的需求也較強,即使有親密需求也不敢明顯表現。

再者,也可能跟他原生家庭的親密經驗有關。來自比較獨立或疏離的家庭,在成年的親密關係裡,也會表現出較強的獨立需求;不過也可能正好相反,反而有很強烈的親密需求,這就要進一步了解男友成長的環境。

你說他有過一段婚姻,不知他是否已處理妥當。如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些人或許在過去的感情或婚姻經驗受過傷,卻沒能好好處理,也可能帶進下一段關係裡。例如他不想跟伴侶太親密,藉維持距離保護自己。

此外可能跟他的年紀有關,男性年過40通常有自己既定的生活習慣。如同許多已婚男性即使有老婆、有家,仍習慣享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和時間,跟另一半並不親近。

最後,不知道你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有些人的工作以人為主,親和度較高;有些人的工作偏重技術或邏輯推理,較不習慣接近人。

回到你的部分,感覺你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因此在職場上同事應該很尊重你,不會對你們的關係耳語起鬨。在親密關係裡,你應該也比較會包容對方,照顧對方的需要,不會要一切都依你的意思走。

你對親密的需求跟其他女性並無不同,只是你可能比較壓抑,直到身旁姊妹淘點破,才開始重視自己的感覺。

或許姊妹淘說出你心中的不足,不過她們的態度和建議卻可能誤導你。因為她們以懷疑、假設性的眼光解讀這件事,如果你順著這樣的情緒或理解去延伸,當然會有不同的發展。

心平氣和溝通來自了解自己

建議你先想清楚自己內心感到不足或不滿的是什麼?

比如你是否覺得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不夠多?雖然同處一間辦公室,卻同時有其他同事存在,而非兩人獨處。再如,你是否覺得兩人能心靈交流的機會不多?雖然白天能看到對方、講到話,談的淨是公事,而非真正的深度交流。

先了解自己,才能跟伴侶好好溝通。很多伴侶之間無法有效溝通,常是因為連自己的情緒或需要都搞不清楚,遑論讓對方了解,接下去就陷入兩人愈講愈失焦的狀況。

因此,心平氣和的溝通來自於了解自己的需要。而溝通時最該掌握的關鍵是,在不攻擊對方或不讓對方覺得被指責的情況下,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籠統地質問「你都不愛我」或「你背後有什麼問題」?

建議溝通時先陳述事實,像「雖在同一個辦公室,卻有其他人存在」,再說出你的感受和需要,因此希望「增加兩人獨處的時間,多一點陪伴,有話語心靈的交流」。也可進一步具體建議,像「希望下班後有15分鐘的分享」或「兩個人週末至少有半天能在一起」。

把感受和期待明確告訴對方後,再等待他的回應。也許對方自此才明白你對兩人關係感到不足,願意在自己的獨立需求之外做一些調整。

不過男友也可能不願改變,堅持原有生活模式,那就變成你自己要考量,如「這是我要的感情生活嗎?」當然這需要一段時間互動後才考慮。

一般來說,談戀愛時都還願意為對方做些調整,結婚後通常很難改變原有的習性。因此,你現在就覺得不妥、想溝通,趁談戀愛時建立健康的交往模式是好的。

信任奠基在大小事的累積

在姊妹淘獻策的部分,我好奇當旁人懷疑他時,你對他的基本認識又是什麼?你跟他同事應該有一段時間,他平常為人如何?給人的印象是嚴謹自持,還是說話誇大?女性友人的話怎麼讓你如此動搖?

你問:「要繼續相信他?還是要揭開心中的疑惑?」我想這不是兩極化的選擇,信任是奠基在不斷溝通的基礎上,不是全有或全無,而是持續互動和發展的過程。一方提出問題,另一方解釋說明,慢慢建立、加深信任。因此,我鼓勵你現在要做的是澄清和了解,先了解自己的需要,再心平氣和地與對方溝通。

關係的建立都是由淺到深,信任也是由大大小小的事累積起來。能不能信任一個人,通常可從兩個面向來看,一是對方的言行舉止值不值得被信任,聚焦在對方;另一個很重要、但常被忽略的是自己信任感的問題,有些人不能信任另一半,並不是現在伴侶帶來的不安,而是過去經驗所致。因此除了看對方的行為,也可以看看自己,雙向思考。

你似乎對想提出質疑感到不安,其實不是懷疑本身合不合理,而是怎麼處理這個懷疑才合理。可以大膽懷疑,但要小心求證,要有足夠明確的證據才能推論。

不管最後結論是什麼,如果你選擇繼續相信他,建議先想清楚你信任的基礎是什麼?沒辦法再相信的原因又是什麼?怎麼信任、怎麼懷疑,是兩個人一來一往的過程。

(本文出自康健雜誌,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真正人緣好的人都懂「人際美感」:不攀關係,才能贏得更好的關係

★ 一鍵加入Cheers【LINE@】好友:職場最新資訊完整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