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公司能禁止勞工兼職嗎?接案要繳勞健保嗎?一張表,看懂法律中的 2 種兼職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21年06月28日10:22 • 發布於 2021年06月28日09:20 • 簡鈺璇

為了買房、養家或早日財務自由,你是否想在本業外兼打第二份工呢?但是,工作者兼職前難免會顧慮:該不該誠實告訴公司?兼職工作需要加勞健保嗎?兼職收入會被額外扣稅嗎?接案會要多繳二代健保補充費嗎?

本文會介紹 3 個兼職前必釐清的重點,一是公司的兼職禁止條款是否有效;二是認識兼職的兩種形式與權利義務關係;三是計算兼職衍生的費用及如何減輕兼職的成本。

公司禁止員工兼職,可以不遵守嗎?

《憲法》保障人民選擇職業的自由,《勞動基準法》也沒有規定勞工不行兼職,在保障勞工的職業自由下,勞工在外兼職只要不影響本業,雇主是沒有權利要求勞工如實告知。

即使公司與勞工簽訂「兼職禁止」條款,例如「員工在職期間,除經公司同意外,不能直接或間接兼職其他工作,如有違反規定,公司得終止僱傭關係」,該條款也不必然有效。法院裁判「兼職禁止條款」是否有效的要件,與「競業禁止條款」成立的要件大致相符。

簡言之,以保障雇主的正當營業利益及營業秘密為前提,員工不到與原公司營業利益衝突的組織兼職,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白天在報社工作,晚上去酒吧駐唱,兩項工作顯無利益衝突,駐唱也不會損及報社的營業利益,這就是合理的兼職行為。

過往法院(彰化地院 108 年度勞訴字第 46 號)曾做出「兼職禁止條款有效」的判決。該案的勞工因兼職同性質工作,遭公司以違反勞雇契約中「兼職禁止條款」而解僱,勞工向彰化法院請求恢復僱傭關係。

在案例中,勞工本業是救護車司機,但在休假期間到其他公司擔任救護車駕駛。法院認為,該兼職禁止條款有效的理由是,救護車駕駛是份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如果擅自兼職造成駕駛疲勞,會危及車內人員的安全。不過,法院解釋,員工的行為雖然違規,但公司以解僱作為懲處,顯然太過嚴苛,違反比例原則,最後判勞工勝訴,可恢復僱傭關係。

兼職分為 2 種!如何分辨自己的兼職型態?

兼職的形式會影響健保費、預扣稅額,工作者不得不注意。舉例來說,兼職的小花在努力完成一個設計案後,收到 3 萬元設計費,她要被扣 633 元的健保補充保費,以及 10% 的執行業務所得稅 3,000 元,作為預先扣繳稅額。

計算扣繳額度與兼職成本錢,釐清兼職型態是必要的。 一般來說,上班族的兼職有兩種型態,一是「承攬關係」,像是接設計或企畫案、為雜誌寫外稿、翻譯小說等形式,可自由決定工作方式,具高度自主性,只要按期交件即可;二是「僱傭關係」,例如在飲料店打鐘點工、假日擔任補習班講師,必須上下班打卡,雇主對你有指揮監督權。

小花的兼職工作是為補習班企畫課程,可用下表判斷她的兼職樣態:

兼職型態:僱傭關係vs承攬關係
只要中間欄位的其中一項符合僱傭關係,該份工作被勞動機關或法院認定為僱傭關係的可能性很高。 參考資料:勞動力量/製圖:經理人

兼職衍生的保費與稅負,該如何計算?

在弄清楚自己的兼職形式後,可用下表計算衍伸的費用,這邊需釐清的是政府將承攬關係的報酬視為「執行業務」收入,僱傭關係的報酬則視為「兼職薪資所得」,兩者在健保與預扣稅賦計算上會有不同,工作者應特別注意。

一張表,弄懂「承攬關係」與「僱傭關係」的保費與預扣稅額

承攬關係 僱傭關係 勞工保險 不用 雇主必須加保,即使勞工不固定去兼職 1 小時也要。 勞工退休金 不用 雇主必須按月提繳 6% 以上的工資作為勞退金。 健康保險 不用 不用,健保不重複投保,只要專職公司為你投保,兼職公司不必加保。 健保補充保費報酬 x 2.11% 每次報酬超過 20,000 元,需扣 2.11% 作為補充保費。ex.收到一筆一次給付的 24,000 元設計費,補充保費為 506 元【 24,000 x 2.11% 】。 每次兼職所得超過每月基本工資(2021 年為 24,000 元),需扣 2.11% 作為補充保費。ex.每月兼職多賺 30,000 元,補充保費為 633 元【 30,000 x 2.11% 】。 預扣所得稅額 每次執行業務之報酬按給付額預先扣取 10%,但扣繳稅額不超過 2,000 元者,即單次所得不超過 20,000 元,不必預先扣繳。ex. 小明收到外稿費 8,000 元,預扣稅額 800 元【 8,000 × 10% 】,未超過 2,000 元,不必預先扣繳。 兼職所得每次給付金額未達薪資扣繳稅額表中「無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者的起扣標準」,目前為 84,500 元,不必預先扣繳 5%。 ex. 小周晚上在餐廳工作,月薪 1,5000 元,因此不必預先扣繳。

資料來源:健保署健保補充保費說明財政部薪資所得扣繳辦法

依照報稅機制,先行扣繳的稅額將會在隔年度報稅時,依據全年應納稅額來抵消,採用多退少補的機制。簡言之,預扣稅額機制就像把錢存在納稅帳戶中,5月報稅時,就不用一次繳那麼多。

值得注意的是, 承攬關係的執行業務所得,像是稿費、演講費、版稅與企畫費,屬於所得稅扣繳的執行業務所得(9B項目),其全年免稅限額為 18 萬元。 超過 18 萬元以上可以附資料核實減除,或直接減除 30% 的成本費用(非自行出版者),以餘額申報執行業務所得,並且併入綜合所得計算。自行出版的部分則是減除 75% 的成本費用後,以餘額申報執行業務所得。

僱傭關係的兼職所得視為薪資所得,會與主要工作的薪資一併計算,每人每年的特別扣除額為 20 萬。

建議大家有疑問可向稅徵機關詢問,把握的原則是「有所得就要申報」,才能避免副業或兼職收入遭補稅,甚至有罰鍰的風險。

想兼職幫自己加薪,如何節省賺外快的成本?

透過上述觀念,我們來模擬小花的兼職情境:她是一位上班族,工作之餘會接廣告公司的企畫案,每年的兼職收入大約 20 萬元,雇主會分 5 次給付,一次給付 4 萬元。

首先,她與廣告公司是承攬關係,企畫報酬為「執行業務所得」,這筆所得產生的費用包括:健保補充保費、預扣所得稅額、執行業務所得稅。依此,來推算她每年的兼職成本。

兼職的保費與稅負 計算方式 健保補充保費 每次給付 4 萬元,由於超過 2 萬元,每次報酬被扣 2.11% 補充保費,即 844 元【 40000 x 2.11% 】。一年 5 次共繳了 4220 元。 預扣所得稅 每次給付 4 萬元,因為在 2 萬元以上,每次報酬給付預先扣繳 10% 所得稅,即 4000 元【 40000 x 10% 】。一年 5 次預先扣繳 20,000 元。 執行業務所得稅 執行業務所得(9B項目)全年免稅額為 18 萬元,因此小花每年需繳 2000 元稅金【( 20萬 − 18萬)x 10%】由於事前已預先扣繳 20,000 元,小花可以退稅 1,8000 元。

因此,小花兼職的整體成本為:4220元 + 2000元 = 6220 元,但事先會被預扣 1,8000 元。

了解兼職的成本,有助於工作者調整接案的費用。工作者可將補充保費、執行業務所得視為成本,放在接案的費用中,將成本轉嫁給公司,亦或採用多次給付報酬的形式,例如將每次給付額由 4 萬元降成 2 萬元,分 10 次給付,減輕補充保費與預扣所得稅的負擔。

在弄清楚自己與原公司、兼職單位的權利義務後,工作者才能安心兼職,解決經濟負擔的焦慮,成功開展副業。

本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使用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

  • kay
    勞工兼職干你灌老闆屁事, 灌老闆在公司拿非本業的業外項目給員做一堆, 有多給錢錢嗎? 沒有員工去外面多做有收益的工作, 干你老闆屁事。。。 不兼職老闆給員工更多啊, 垃圾奸商老闆欸
    2021年06月28日17:24
  • Kuble Kuo
    中國統戰的天堂、假新聞的搖籃 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今在臉書表示, 「台灣最可怕的謠言與假新聞散播地」, 既不是臉書、PTT或YouTube, 而是Line的群組。 沈榮欽指出, 只要存在基本判斷能力, 再無知的人也不難看出, 台灣內部有心人士一方面造謠台灣取得疫苗的有效性, 同時打擊台灣本土疫苗, 目的在將台灣所有取得疫苗的路封死, 只剩下中國疫苗的可能性, 這些人提出批評, 卻又不敢公開拒打美日疫苗, 甚至厚著臉皮利用特權搶打疫苗, 沈榮欽強調, 「永遠不要低估國民黨與民眾黨配合中國統戰的決心,與其支持者無知的程度」, 沈榮欽憂心, LINE在台灣不僅人手一機, 而且甚至有台灣人金融、 消費乃至健康等資訊, 一家外國公司擁有如此多國民的敏感資訊, 並非好事, 如果LINE不對氾濫的假新聞與中國認知戰加以管制, 政府就應該限制其掌握台灣人健康與金融消費資訊的能力。
    2021年06月28日14:30
  • 陳漢倫
    就是錢不夠才兼職,政府扣三小
    2021年06月28日12:1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