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你家有啃老一族嗎?

常春月刊

更新於 2018年11月01日01:02 • 發布於 2018年10月10日16:00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7期)
 

據英國2013年統計,倫敦18~24歲青年中,有12萬名尼特族;距離我國最近的日本於2013年統計,15~34歲的啃老族有60萬人,占該年齡層的2.2%。在台灣,雖然沒有確切的官方統計數據,但粗估15~34歲的啃老族約在17~18萬人。

 

台灣人口結構老化、少子化問題和日本相似,如果和歐美國家相比,台、日的啃老族均呈現出高齡化現象,而且,因為兩國都注重學業成績、升學率,特別容易造就出高教育、低就業率的啃老青年。

 

張育彰指出,這些啃老族不乏大學生、碩、博士生,因為在就業市場不見得占有優勢,加上原生家庭的經濟狀況不錯,在養成過程中,不斷的花錢投資小孩,卻也造就許多的靠爸族、媽寶、公主、王子,等到完成教育出社會,根本無法適應,成為大環境的社會問題。

 

養兒啃老常見3狀況

從過去的「養兒防老」,到現代的「養兒啃老」,大多是因為家長對小孩過度保護、很輕易就滿足孩子的物質慾望,因此,當小孩面對外界的競爭受挫,回到家對父母長輩往往是不假辭色、口語暴力,甚至動手動腳、暴力相向。這是因為許多父母親忙於工作,只關注小孩課業,導致小孩在成長過程中人格發展不夠完整,套用現代心理學的名詞就是「非愛行為」,具體的表現有下列3項:

 

1.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物質需求

小孩學業上有好表現,就無條件地給予物質上的鼓勵,造成小孩價值觀上的紊亂,只要達到要求,就可以得到想要的。

 

2.有條件的愛小孩

小孩乖,達到父母要求,就給予擁抱;小孩不乖,未達父母要求,就讓小孩產生「父母不愛我、不喜歡我」的觀念。

 

3.剝奪小孩自我發展、選擇的自由

有的父母溺愛子女,怕小孩在人生的路途中走冤枉路,或是「望子成龍」的過多期待,卻忽略了小孩自身的特質,操控著小孩人生,要小孩按照父母的標準選擇職業,甚至運用家長自身的社會地位及人脈,讓小孩到大企業工作,無形中剝奪了小孩自我思考、選擇能力,造成小孩沒有自信、懷疑自我。最後,工作不順利,就回學校唸書,成績不理想,就直接就業、打工,兩者都不喜歡,也可以宅在家。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