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尋引擎中鍵入「什麼是行動力?」,出來的結果以企業、商業的結果最多,描述行動力是個人事業成功的關鍵,個人特質包括主動、冒險、自信與堅持。然而,這個在成人世界常用的行動力並不能原封不動加諸於幼兒身上。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的行動力可以經由某些訓練達成,但友緣基金會臨床部主任林淑棻卻指出,孩子的行動力是需要慢慢累積形成,因為幼兒在各個階段的心理需求不同,如果能夠得到滿足而朝正向方展,自然可以累積出行動力。擁有行動力的孩子會顯現出願意嘗試新事物與新經驗、有信心、不害怕困難與衝突、願意表達意見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反之,欠缺行動力的孩子則會顯現退縮、經常對所詢問的事表達沒有意見。至於有些人會將動作拖拖拉拉、專注力不持久、易分心等特質歸咎於沒有行動力,但上述的特質顯現可能牽涉到更多的因素,欠缺行動力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項,因此,不能直接劃分在欠缺行動力的類別裡。
依據發展階段,培養行動力
幼兒發展可以分1~3歲的發展自主時期和3~6歲的發展進取時期兩階段,以下針對如何培養孩子行動力的方法做詳細說明。
1~3歲》自主時期
此階段的孩子正在發展自主力,喜歡自己試試看,到處爬行或走動來探索環境,也開始會反抗大人給予的限制,是令家長頗為頭痛的時期。不過,孩子會在自己嘗試、探險的過程中,累積出信心及自主能力,這就是未來行動力的基礎。如果家長限制過多,經常制止孩子的行為或責備、批評,孩子就無法建立信心及自主能力,反而會發展出自我懷疑和退縮。
建議家長要讓孩子有冒險的機會,即使冒險失敗也不要責罵,例如:孩子想自己走路卻跌倒,不要馬上罵孩子為什麼笨手笨腳,這種責罵的語言只會讓孩子挫折、退縮,導致缺乏自信。若在孩子跌倒的當下給予溫暖的語言,像是「跌倒了沒關係,再站起來就好」,孩子感受到家長會包容他犯的錯,就會有再嘗試的勇氣,久而久之便養成有勇氣和信心嘗試新事物的能力,這就是行動力的來源。
延伸閱讀:教養方式幫助孩子「大腦開發」,決定他成為什麼樣的人!
教養重點
這個階段讓孩子嘗試自己吃飯來建立自信心,由於小小孩還不會拿湯匙,剛開始不妨先用手抓食物吃,通常孩子會很開心的試著自己拿食物送進口中的樂趣,接著再進入使用湯匙階段。當孩子從手抓食物進階到用湯匙送食物進口,便會逐漸培養出對嘗試新事物的信心,但不少家長怕弄髒環境而遲遲不讓孩子自己吃東西,因而錯失漸進式建立自信的機會。
除此,孩子在此時開始有主見,想要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也許家長不贊同孩子想嘗試的事,但千萬不要在第一時間就否決,可以和孩子商討、協調,例如:這次是聽孩子的,但與孩子約定下次換聽大人的,依據孩子的個性與堅持度來調整,讓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做法。
3~6歲》進取時期
孩子在這個時期會有想達成的事,就是所謂的目標,例如:學畫畫、騎腳踏車。若目標達成就會有成就感,自我信心提升;若沒達成就容易出現羞愧感,覺得自己很糟、很笨,因而害怕犯錯或出現防衛機轉,容易遷怒他人掩飾自己沒達成的事,或者耍脾氣發洩自己很糟的情緒。同時,這個階段也是孩子開始接受社會要求的年齡,家長容易給予過度嚴格的社會要求和過高的目標。
教養重點
父母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是最了解孩子個性和能力的人,應該依照孩子的發展狀況,有彈性給予社會要求,並且採取漸進式以達成目標,否則家長和孩子都會感到挫折。當孩子不能肯定自己時,又該如何培養出行動力呢?
教養態度具有關鍵性影響
父母的教養態度在培養孩子行動力上,扮演重要角色。林淑棻主任表示,目前父母的教養態度大致分為獨裁式、放任式、主權式教育三類,獨裁式與放任式都不能培養出孩子的行動力,主權式教育則是綜合獨裁與放任兩種類型,對培養孩子行動力有正向的幫助。
獨裁式教育
通常這類的家長要孩子絕對服從,若不服從,得到的是懲罰,家長會以冷漠對待孩子,孩子因為得不到溫暖的關懷而變得不相信人、畏畏縮縮,這樣的狀況是不會有行動力的。
放任式教育
放任型的家長給予孩子過多的自由,較少對孩子有要求,給予充分的溫情與支持,無論孩子要做什麼都可以。在這樣自由的氛圍下,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會變低,覺得別人應該要配合他才行,只要不順他的意,便會大哭大鬧。雖然很敢嘗試新事物,但卻是不計後果,因此,被視為衝動力,而非行動力。
主權式教育
主權式教育是培養孩子行動力的最佳教養方式,但實施起來會比獨裁式教育或放任式教育還要辛苦,因為家長在尊重孩子獨特性的前提下,不僅教導孩子該學的事,也能以漸進式讓孩子學會社會價值。
以幼兒進入社會化時常見的和別人打招呼為例,和人打招呼其實是孩子學習社會化中,親合、合作等社會人需要具備的條件,如果是獨裁式家長,可能會強迫原本內向的孩子一定馬上要和別人打招呼,這種強迫式的壓力可能會使孩子因而更退縮;放任型家長可能不會強迫孩子一定要打招呼,隨孩子高興就好,但孩子卻無法學習到社會人需要的能力;主權式教育的家長在教導內向孩子打招呼這件事,不會要求孩子立刻要和別人打招呼,會用漸進式的方法要求,先介紹大人給孩子認識,下次見面會希望孩子能用點頭的方式打招呼,再來進而要孩子學習看對方的眼睛且家長做示範,最後才讓孩子和對方打招呼。
採用主權式教育的家長會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是重要,而且必須學習,但家長會依照孩子的步調學會這些事。當孩子經由這種方式學會某件事,知道自己有些事是需要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逐漸增加信心,日後面對新事物便不再害怕,以自己的步調解決事情,這就是行動力在日常生活教育中養成的過程。
設定目標,持續行動力!
不知道爸媽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叫小孩收拾玩了一地的玩具,喊了老半天都不見孩子有動作,就會覺得孩子沒有行動力。除此,部分家長認為孩子沒行動力是時間管理很差,老是做不到叫吃飯就來吃、叫洗澡就去洗等狀況。上述狀況真的是孩子沒有行動力的表現嗎?事實上,問題可能來自於家長設定的目標過高或要求過於嚴苛而沒有彈性,才造成這樣的結果。
林淑棻主任強調,孩子的行動力是慢慢培養出來,家長不可操之過急,對孩子的要求其實需要有彈性,目標也不宜一開始就訂得太高,例如:活潑好動的孩子原本無法好好坐下聽媽咪說故事,第一次要求孩子坐滿3分鐘,孩子做到了就該給鼓勵,而不是一下子就要求孩子必須靜靜坐著10分鐘,孩子做不到會產生挫折感,如果第一次設定3分鐘,下次增加到5分鐘,採取漸進式,孩子比較容易達成目標,也較有成就感。
當家長提出的要求是合理,孩子經由小努力可達到,會讓孩子在學習新事物時,有了安全感和穩定感,而且成功的經驗會使孩子更加具信心,在面對下一次的挑戰時,會更願意付出心力。建議家長採取逐漸增加目標的難度,每次多要求一點,就能提升孩子完成目標的能力。以上述收拾玩具的事件為例,孩子約2歲多就可以開始訓練,但不能用強迫的方法,最好採取遊戲的方式進行,例如:第一次和孩子說:「媽咪陪你一起收玩具,你想送幾個玩具安全回家?」孩子可能會回答:「1個」下一次家長就可以鼓勵孩子多送幾個玩具回家。實施多次之後,孩子便會養成自己收玩具的習慣。然而,這樣情況還是不夠的,終極目標是要培養孩子未來無論拿多少玩具出來,玩好後都能自動收好,此時家長就會很自豪的說:「我的孩子很有行動力。」
行動力另一個指標是時間管理,想達成其實難度很高,在孩子進小學之前,家長都不應該訂定過高的標準。幼兒不僅對轉換環境的能力不好,時間概念也沒有具體的概念,如果希望孩子具有好的時間管理觀念,可以採取事先提醒的方式培養,例如:幾點要吃飯或睡覺,都以事先告知通知孩子,拿個時鐘給孩子看,告訴他幾點要做什麼,使孩子有心理準備,等時間到了,再提醒孩子,但必須有個緩衝時間,否則孩子玩得高興,根本無法確實遵守家長的要求。
設定目標也是培養行動力的好方法,家長可以鼓勵大孩子設定目標,提出完成的方法,並且評估哪些方法能達成目標,若選定的方法實施成功,就會成為孩子的智慧庫,若選擇的方法失敗,家長要安慰孩子,告訴他努力沒有白費,並且一起研究修正這些失敗的方法,可能是目標訂得太高,這時就需要降低目標,待達成後再逐漸提高目標。
當孩子有目標又能一次次達成,即可培養出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信心,行動力自然就會出現。林淑棻主任強調,要培養孩子的行動力,具體的讚美是很重要,許多家長常將「你好棒」掛在嘴邊,但這是一個抽象的句子,很難讓孩子產生共鳴。孩子需要具體清楚的讚美,依據家長對孩子長期的觀察與了解,知道孩子的進步在哪裡,明確的指出稱讚,例如:「你會等別人說完話後,再說自己的意見,好厲害喔!」,這樣孩子才能從中得到鼓勵的力量,擁有較高的信心,通常有自信的孩子會展現更高超的行動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