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準備懷孕到產後育兒階段,準媽媽們可能會因不熟悉孕產過程變化及寶寶照顧技巧,而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經過調查後發現,新手媽媽們產後最關心的是寶寶便便、哺乳、新生兒照顧等照顧上的問題。
▲純母乳哺育到6個月,對寶寶在傳染病的抵抗力和媽媽本身的恢復上都比較好。
【產後】寶寶便便篇
寶寶大便顏色和之前不一樣,是正常現象嗎?是國健署 2022 年被諮詢最多的問題!寶寶出生後應仔細觀察皮膚及糞便的顏色(請於日光或白色燈光下觀察),並與《兒童健康手冊》中「大便辨識卡」進行比對,這在出生後60天內尤其重要;若寶寶的皮膚呈現黃疸現象,眼白變黃,這邊就要更仔細比較大便的顏色。
寶寶大便正常的顏色是黃色或綠色,如果呈現淡黃色或灰白色,為不正常顏色,此時應懷疑是否有膽道閉鎖或肝內膽汁滯留的可能,為了嬰兒的健康,應趕快就醫請教專業兒科醫師,以免延誤病情。
如果發現寶寶出現以下情形,或懷疑有膽道閉鎖或肝內膽汁滯留的可能,為了寶寶的健康,應儘速就醫請教專業兒科醫師,必要時轉診至兒童消化專科醫師,同時檢測血中直接及總膽紅素,以判定是否為肝膽疾病引起的黃疸,以免延誤病情:
【產後】哺乳餵食篇
確診 COVID-19 可以持續哺乳嗎?國外許多研究指出,確診過的產婦,母乳中雖然發現新冠病毒的核酸,但是培養不出有活性的病毒,表示病毒不太可能由母乳傳播給嬰兒;相反地,母乳中含有抗新冠病毒的 IgA 與 IgG 中和抗體,可以好好保護嬰兒,餵哺母乳有許多的好處,對嬰兒來說具有高度的營養價值,並提供寶寶均衡、易消化的營養成份及增加免疫力的抗體,以及很多其他成分可幫助寶寶腦部神經的發育。
因此,台灣及美國的兒科醫學會與世界衛生組織都建議疑似或確診的母親持續母乳哺餵。
吃藥還可以繼續餵奶嗎?一般常用的藥物分泌到乳汁的量很少,不容易對寶寶造成影響。哺乳媽咪就醫時可以和醫師或藥師討論,選擇合適的藥物。
乳房有硬塊,該怎麼處理?如果寶寶因故和媽媽分開的時候,媽媽一定要二、三個小時,就將奶水擠出來以刺激乳房持續分泌奶水,但有些媽媽無法讓寶寶吸吮且沒有將奶水移出,會造成乳房腫脹,如果發生持續性乳房腫脹,造成乳腺管的阻塞,同時伴隨著硬塊產生,最後就演變為乳腺炎。
如何解決奶水不足及預防乳房腫脹及硬塊等問題之不二法門,就是要有「 3 餵」技巧:早早餵(儘早開始哺餵母乳)、正確餵(寶寶和媽媽以正確方式讓寶寶喝到足夠奶水),隨時餵(依寶寶需求想吃就餵)。
預防乳腺炎也有以下 5 招:(1)哺乳時要讓嬰兒正確含住乳房,依嬰兒的需求哺乳(夜間也要哺乳),並時常改變哺乳姿勢。(2)避免 4 小時以上未哺乳。(3)避免經常使用安撫奶嘴,以免嬰兒吸吮乳房的時間較少。(4)哺乳時避免手指用力壓到乳暈或乳房,而阻塞乳汁的流出。(5)避免太緊的胸罩或是其他壓到乳房造成的壓力。
寶寶一餐的奶量要給多少?怎麼知道寶寶有沒有喝飽?如果以一個約略的範圍來說,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嬰兒每天每公斤體重大約喝 150~200C.C. 奶量都可以。
此外,也要評估尿量,一天要解至少 6~8 次尿(換 6~8 次尿布,而且尿布大多都濕又重),如果有的話,就不用太擔心。只要生長曲線正常、沒過重,其實喝較多奶也無妨。基本原則為「讓寶寶自己決定喝奶的量」,大多不會喝過量;但是少數寶寶的飽食中樞異常,可能喝太多而沒發現,可能會使寶寶過胖。
如果整體奶量變少,則看是否有生病症狀、精神活動力是否正常,若沒有則有可能進入厭奶期。但如果寶寶才 1 個多月大就開始厭奶,則不太正常,應就醫檢查。
怎麼知道寶寶餓了或是吃飽了?寶寶飢餓時會尋找乳房,頭會轉來轉去,嘴張開,舌頭往下前方,並靠近乳房。嬰兒有明顯的尋乳反射,可能出現吸吮自己的手;如果寶寶吃飽了,會很滿足入睡,全身放鬆減少吸吮,推開或遠離乳房。
母乳儲存的時間可以多久?擠出的奶水於室溫攝氏 25 度以下可放置 6 至 8 小時,但容器應該被覆蓋並儘可能保持涼爽;放置有保冷劑的保冰袋內可以保存 24 小時,冰箱冷藏層可以保存 4 天,冰箱冷凍層可以保存 6 個月。
當照顧者要哺餵寶寶時,可將乳汁置於溫水(攝氏 60 度以下)中隔水回溫,不要在火上加熱或用微波爐加熱,以免過度加熱破壞乳汁中的營養素。
生產後如何順利恢復體態?依據《國際母乳哺育期刊》指出,產後媽咪若餵母乳,一天平均可以消耗 400 到 500 大卡的熱量,相當於有氧運動近一個小時。分泌乳汁及餵母乳可以自然消耗媽咪的熱量,如果勤餵母乳,對產後瘦身有很大幫助。換句話說,產後勤餵母乳就等同開始自然瘦身了!
茂盛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林于翔則提醒,產後坐月子的第 1 個月期間除非有特殊需求,否則不建議刻意減重,第 2 個月以後再減重較佳。想瘦身的產後媽咪在吃月子餐時,建議可以先吃豆魚蛋肉類,再吃蔬菜類、湯品,最後才吃澱粉類。這樣能減少過多的熱量攝取,但不建議完全「不」吃澱粉,保持營養素充足平衡。
寶寶什麼時候要開始添加副食品?可以吃什麼?現在的醫學證據上顯示:選擇滿 6 個月再添加副食品,對寶寶在傳染病的抵抗力和媽媽本身的恢復上都比較好。每天或盡可能地時常提供肉類、家禽肉、魚、蛋。若一餐沒有包含動物來源的食物,則給予豆類、豌豆、扁豆、堅果糊、乳製品。每天提供有色蔬菜和水果。
試著不要只給予主食,例如,不要只給簡單的米飯或玉米粥,可加上富有營養的食物,如磨碎的魚肉、蛋、豆類或堅果糊。不要給予汽水、含糖的飲料、咖啡或茶。這些飲料只會佔據胃的空間影響更有營養食物的攝取。若孩子口渴,提供母乳或白開水。
▲孕期腰痠背痛雖然會在產後緩解,但症狀並不一定會消失。
【產後】媽媽問題篇
產後常覺腰酸背痛是正常的嗎?有人說,自然產像一場馬拉松,媽咪在抵達終點後往往會累得渾身無力。但其實產後開始照顧寶寶才是耐力賽的開始,此時腰酸背痛的症狀也會悄悄上身。
孕期腰痠背痛雖然會在產後緩解,但症狀並不一定會消失。產後下背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骨盆腔鬆弛、肌肉無力;腰椎肌肉因為在孕期長時間承受腹部壓力,產後容易鬆弛無力以致無法拉緊關節,而孕晚期大量分泌的鬆弛素讓韌帶鬆弛,更會加重肌肉無力的症狀。
除了無法控制的生理因素,姿勢不良也是下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產後肌肉較無力,但媽咪常需要彎腰照顧小寶寶,彎腰的動作牽引整個背部肌肉,很容易讓下背感到疼痛。
無論是幫寶寶換尿布或洗澡都應讓上半身保持直立;媽咪可以將寶寶浴盆墊高到與腰椎平行的高度,並設置一個換尿布的平台,將高度調整在胸部下方,避免彎腰駝背。家中沒有尿布平台也可以拿小椅子坐在床邊,儘量讓床面與胸部平行。
如何分辨產後憂鬱?產後的情緒障礙很常見,約有三到八成的媽媽於產後 3~4 天內會發生產後情緒低落,約有一成的媽媽於產後6週內會發生產後憂鬱症。
然而,要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產後憂鬱症?國民健康署建議:產後媽媽可以兩個題目初步檢視自己目前的情況:一、過去一個月,是否常被情緒低落、憂鬱或感覺未來沒有希望所困擾?;二、過去一個月,是否常對事物失去興趣或做事沒有愉悅感?如果有前述現象,即可尋求親友或洽請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尋求相關心理衛生服務資源。
【育兒】新生兒照顧篇
如何調整寶寶的睡眠?媽咪今天睡飽了嗎?有了寶寶之後,媽咪都有的深刻體悟:寶寶睡好了,媽咪才能睡飽!
快來看讓 0~一歲寶寶好好睡的 5 招:
1.睡前跟寶寶一起進行靜態的例行活動:
「靜態」的活動可以安定寶寶的情緒,幫助寶寶進入睡眠;「例行」的活動會讓寶寶習慣在進行這些固定事項後,知道接下來的步驟就是要睡覺了。多數父母推崇的睡前靜態活動,包括:洗澡、按摩、愛的抱抱、唱搖籃曲、跟大家一一道晚安(包括房間內的各種物品及床上的娃娃!),你也可以試試看!
2.搭配適度的輕拍或按摩,安撫寶寶入睡:
輕拍、按摩也是合適的睡前靜態活動。不論是拍拍背或是屁股,父母陪伴與規律節奏帶來的安全感,會讓寶寶安心地入睡。蘇子茵職能治療師建議,輕拍或按摩時,可以整隻手掌深壓寶寶的肌膚,由上而下緩慢而有力的撫摸,對寶寶的睡眠及健康都有助益。
3.拉長寶寶白天清醒的時間,晚上自然睡更好:
大約在 2、3 個月大時,褪黑激素分泌量逐漸上升,寶寶開始學習分辨白天與黑夜,也代表白天清醒的時間逐漸變長囉!爸比媽咪在白天時不妨以 4 小時為單位,讓寶寶處於亮一點、自然吵雜的環境,同時陪他玩久一點,拉長寶寶白天清醒的時間,以便將最長的睡眠留到夜晚。
4.用包巾包起來,減少驚嚇反射,睡得香甜安穩:
新生兒有許多肢體動作是非自主的,當睡覺時出現不自覺地反射動作,寶寶可能因此被嚇到而驚醒哭鬧。若寶寶因此睡不好,睡覺時可以用包巾包起來,減少手腳的反射動作,寶寶通常就能夠睡得比較安穩。寶寶滿4個月之後,可以適度的露出手腳,讓手腳可以練習支撐身體,大約在 7、8 個月,寶寶會翻身以後,就不用再包起來,包巾也可以變成小被被囉!
5.晚上睡覺包好一點的尿布,避免因為尿濕不舒服而醒來:
為了要讓寶寶睡得更久一點,晚上睡覺的尿布很重要!選擇吸水力強、乾爽舒適的尿布,不止讓寶寶睡飽,媽咪也能睡好!
▲寶寶睡好了,媽咪才能睡飽!
怎麼安撫哭鬧的寶寶?寶寶看似沒有原因的哭泣,大多是發育過程的正常行為,照顧者可以透過擁抱、聽音樂或說故事的方式,讓寶寶停止哭泣,國民健康署提出下列「3心」妙招加錦囊:
1.「細心」觀察:
首先,要理解「哭」是寶寶和大人溝通及表達需求的方式,當寶寶哭鬧時,要留意可能的問題(如:身體不舒服)及需求(如:肚子餓、尿布濕),並適度排除問題或回應需求。
2.「耐心」安撫:
爸媽可以藉由輕聲細語跟寶寶說話並撫摸寶寶的背部,以緩和情緒,如果無法知道哭鬧的原因,千萬不要感到挫折、失去耐心,許多新手父母都猜不透寶寶為何哭泣,可以多詢問有經驗的親友,或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3.「安心」陪伴:
若寶寶持續哭鬧,有可能單純只希望大人的陪伴,另外您也可以抱著寶寶緊貼左胸,傾聽爸媽的心跳聲,透過這樣熟悉的聲音及胸部的溫度,都可以讓寶寶增加安全感,有助於平穩情緒。
【延伸閱讀】【產前篇】新手媽咪關心議題大公開──產檢、寶寶發育
企劃、整理/林宜屏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圖片來源/photo-ac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