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察覺部屬做出下列 6 種「微妙幽隱之事」(意即從小處得知部屬有反叛之心),主管就應該有所警惕,並預先採取各種防堵行動(〈內儲說下〉)。
- 權借在下:絕不把權限下放給部屬。
- 利異外借:不給部屬有借助外部力量的機會。
- 託於似類:看穿部屬製造似是而非的假象。
- 利害有反:利用部屬的利害對立,操控人心。
- 參疑內爭:等級名分參雜混亂,部屬心生疑慮便會內部鬥爭。
- 敵國廢置:按敵國的意圖來任免自己的大臣。
部屬執行了你的權限!你知道嗎?
主管不可把決定權下放給部屬,否則他們會把你賦予的權力,以上百種不同的方式胡亂使用。
換句話說,部屬一旦掌握決定權,他的勢力就會大增。 這樣一來,內外的人都會成為部屬的黨羽,主管的權勢就會徹底遭到架空。
靖郭君是齊國的宰相。據說,靖郭君光是和老相識促膝長談,那個老相識就會變得富有;光是和身邊的侍從親近,對方的地位就會越來越高。
促膝長談、親近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然而,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夠致富,如果還將權勢出讓,豈不是天下大亂?
久語懷刷,小資也,猶以成富,況於吏勢乎?—〈內儲說下〉
外戚和宦官,是中國皇帝制度的缺點之一。外戚和宦官掌握實權,把皇帝當成傀儡擺布、擾亂政局,最終導致國家滅亡的案例並不少。所謂外戚,是指與皇后或皇太后血脈相連的人,很容易就能握有國政實權。
完全沒有這種背景的宦官若想掌握實權,就得倚靠皇帝的威信。宦官從早到晚隨侍在皇帝身邊,他們就是仰仗著這樣的優勢,掌握了各項權力。
親信的可怕之處就在這裡。如果主管沒有足夠的警戒心,外戚和宦官就會狗仗人勢、四處狐假虎威。
現代社會仍然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可說是組織內的毒瘤。
部屬只順從有權限者,老闆無權照樣被騙
州侯是楚國的宰相,坐擁權勢,一手掌管國政。楚王懷疑他有二心,就問左右隨侍的侍從。
楚王:「州侯有沒有任何行事可疑之處?」
侍從:「沒有。」
像是早就約定好似的,每個人都做出相同的回答。
州侯相荊,貴而主斷,荊王疑之,因問左右,左右對曰「無有」,如出一口也。—〈內儲說下〉
部屬最懼怕的,是真正掌握權限的人。換句話說,沒有權限的主管,即便擁有顯赫的頭銜,終究也只是隻紙老虎。主管如果不想在部屬面前失去威信,就應該先掌握權限,並且緊握著不放。
不知不覺間,換人當家做主
燕國有個名叫李季的男人,他經常出遠門旅行。李季的妻子趁丈夫外出時,和別的男人通姦。李季外出返家時,那名姦夫正巧在房裡。妻子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女僕獻出一計。
女僕:「就讓公子(姦夫)光著身體,披頭散髮出去吧!我們就假裝什麼都沒看到。」
於是,那個男人便光著屁股從房間跑了出去。
李季見狀,大聲驚呼:「什麼人?」
家裡所有的人串通一氣的回答:「沒有人啊!」、「老爺,您該不會是見鬼了吧?」、「肯定是這樣沒錯。」
李季誤以為自己中邪,便憂心忡忡的問道:「那該怎麼辦才好?」
家僕:「聽說用牛、羊和豬,還有狗和雞的尿洗澡,可以驅除邪氣。」
李季:「那麼,就這麼辦吧!」
結果,戴了綠帽的李季不僅沒有抓到姦夫,還用畜生的尿洗了澡。還有另一個說法,據說李季用的洗澡水是蘭草煮的水。
(本文摘自《韓非子領導學》,大是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信任員工、給錢也給權,可能是鼓勵他傷害公司!韓非子的管理智慧
努力工作卻賺得不多,有意義嗎?老子:誤解人生中的「損益」,便難以感到幸福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