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陳穎寬 中醫師】媽媽的手,是最辛苦的手,抱孩子、煮飯使用刀具鍋鏟、打掃、做家事、數錢(疑?),這些過度使用拇指的行為都會得到「媽媽手」,也就是拇指根部靠近手腕的地方疼痛、腫脹、緊繃、活動不靈活、無力甚至有麻木感,這是因為「伸姆短肌」和「外展姆長肌」肌腱發炎的結果。
為什麼不叫做「爸爸手」,因為爸爸都在家打電動沒做家事阿~~~不是啦,是因為男生的手臂力量比較強壯,因此不容易受傷,但如果像我一樣勤奮做家事的話(被老婆踢飛),男性也會得到「媽媽手」的。
你有媽媽手嗎?看看自己是否有下列情況
- 拇指根部近手腕處疼痛腫脹
- 拇指活動不靈活、甚至抓握東西有無力感
- 做媽媽手牽拉測試(Finkelstein’s test)會有疼痛感
媽媽手牽拉測試怎麼做?(詳見照片)
- 手肘往前伸直
- 四隻手指握住大拇指並往下方伸展,看是否產生疼痛感。
容易出現媽媽手的族群有哪些?
- 30-50歲中壯年勞動人口
- 女性
- 長時間抱小孩或搬重物的人
- 長時間反覆使用手腕和拇指的人(例如廚師、使用鍵盤滑鼠的上班族、數錢的會計或銀行人員)
下一頁告訴你「媽媽手」症狀最佳舒緩方法,這些穴位圖解不收藏就太可惜了!
怎麼處理?
多休息不要動拇指、多休息不要動拇指、多休息不要動拇指,很重要所以講三次;這是臨床上最重要的治療方式,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因為人從起床開始,就事事需要用到手阿~~~所以媽媽手常常拖好幾個月就是因為這樣。
- 急性期紅腫熱痛時可選擇一些消炎藥膏塗抹或中藥貼布敷在疼痛處。
- 慢性期較不腫痛時可適度熱敷,一天兩次、每次15-20分鐘。
- 護具配戴:(詳見照片)
工作時配戴適合的護具,鬆緊度以能夠讓拇指固定不動又不會感到不舒服為主
穴位按摩:
合谷穴:手陽明大腸經,在手背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往食指方向做小範圍畫圈持續按摩,活化局部氣血循環,每次3分鐘。
陽谿穴:手陽明大腸經,在手背橈骨窩凹陷處,可將手指完全撐開比出數字五的動作,可以發現手背側拇指接近手腕有兩條明顯凸起的筋,加上腕橫紋圍起來的三角凹窩就是陽谿穴,按壓此凹窩加上輕柔撥動靠外側的筋,每次3分鐘。
三陽絡:手少陽三焦經,在前臂背側腕橫紋中點往上4寸處(約5個指幅),按壓此穴並往橈側(拇指側)撥動,每次3分鐘。
作者介紹:陳穎寬 中醫師。學經歷:陽明遺傳學研究所碩士,恩主公醫院醫師、三軍總醫院醫師、國立台北大學講師。擅長健康體重控制、內/婦/兒科調理、運動傷害及關節肌肉疼痛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