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泡茶降水中15%鉛含量!研究4重點曝「這種茶」淨化重金屬更強效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3月22日04:00 • 發布於 03月21日04:00 • 新聞中心蔡經謙

喝茶能提神、解渴,過去研究還發現能喝進滿滿多酚,有助降低中風、癌症風險,而近期又有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茶葉竟有「天然過濾器」的好處,沖泡能有效吸附水中的鉛、鎘、砷等重金屬,讓人減少喝下這些有害物質!

研究:這樣喝茶降低水中鉛含量15%!紅茶吸附重金屬效果最佳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針對不同種類的茶做測試,包括紅茶、綠茶、烏龍茶、白茶等「真正的茶」,以及南非國寶茶、洋甘菊茶等「草本茶」。研究人員將含重金屬的水加熱至接近沸騰,再分別加入茶葉,並且浸泡數秒至24小時,觀察水中重金屬離子濃度的變化。結果顯示:

1.紅茶吸附重金屬效果最好

首先,紅茶、綠茶、白茶吸附重金屬的能力明顯優於草本茶類。

其中,紅茶能顯著降低鉛、鉻、鎘等所有重金屬離子濃度。原來,紅茶的加工過程中會使茶葉變皺、毛孔張開,這些孔隙可以增加表面積,進而提高吸附污染物的能力。

2.茶葉浸泡3分鐘以上有效

茶葉浸泡3~5分鐘,即可去除約15%的鉛,泡越久、吸附重金屬效果越好。

3.磨碎茶葉效果更佳

磨碎茶葉的效果優於完整茶葉,因為較小顆粒的表面積更大,能吸附更多重金屬物質。

4.茶包材質不同也有差別

木質的「纖維茶包」最能吸收重金屬;而尼龍、棉質茶包效果較差,幾乎無法吸附重金屬。甚至尼龍茶包還可能釋放塑膠微粒。

由此可見,長期用茶葉泡茶喝,或許有望減少攝入有害物質,不過即便茶葉有天然濾水器的好處,這可不代表泡茶可以代替濾水的程序!畢竟沒有妥善過濾的水,還是含有茶葉無法吸附的其它污染物,比如環境荷爾蒙PFAS等,因此飲用水的部分還是經過濾且煮沸再喝較安心。

茶葉是「天然濾水器」?譚敦慈防鉛毒4秘訣這時間裝水更安心

對於水中重金屬的疑慮,最常被討論的或許就是鉛了,原因與早期老舊建築物會裝設含鉛水管有關。即便飲用水中的鉛含量不太會有過高的疑慮,但由於鉛進入了人體後不容易排出,若累積毒性嚴重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甚至引發貧血、頭痛、失眠等問題,還是難免令人擔憂。

該如何盡可能減少生活中接觸到的鉛呢?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曾在《早安健康》專訪中,分享以下4大防鉛毒建議:

  • 睡前先裝一壺飲用水:早上第一次用自來水時,前面1至2分鐘的水不作為飲用水,避免飲用夜間累積於管線中含有鉛的水。

  • 使用不含鉛的水龍頭:水龍頭產品應有「商品檢驗標識」以及「LF(Lead-Free)」字樣,產品包裝應標示「飲水用」。

  • 檢查住家水管材質:老舊公寓或建築,不妨檢查一下自來水管是否已汰換為無鉛材質,以降低鉛污染風險。

  • 注意遊樂設施油漆含鉛:公園等處的遊樂設施,防鏽油漆也可能含鉛,若碰觸後記得先用肥皂徹底洗手再進食。

台灣自來水廠已制定嚴格標準,其中也包含對於各種重金屬含量的規範,所以出廠的水通常無須過度擔憂。當然,若想加強水源安全,也可以考慮安裝濾水器。根據全民健康基金會資訊介紹,逆滲透濾水器的薄膜孔徑小,可有效過濾分子較大的重金屬,而陽離子交換樹脂濾水器能軟化水質、去除重金屬。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泡茶降水中15%鉛含量!研究4重點曝「這種茶」淨化重金屬更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