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糖尿病打胰島素表示變嚴重了?長期使用傷肝腎? 沒這回事!醫師列3個需使用情況

常春月刊

更新於 2020年11月27日09:07 • 發布於 2020年11月27日08:30

 

糖尿病人對於胰島素注射感到害怕,認為當醫師處方有胰島素介入時,就表示糖尿病的病情變得更嚴重,而且會擔心一旦使用胰島素治療,就再也回不去一般的生活,不能改回口服藥治療,得一輩子打胰島素了,真的是這樣嗎?

 

使用胰島素  不代表就是糖尿病變嚴重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根據調查,的確有超過半數的民眾有這樣的迷思,但其實使用胰島素不代表就是糖尿病變嚴重。根據統計,全球約有3億8千多萬位糖尿病患者,光是台灣的糖尿病人口就高達170萬人,其中有4成必須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但這些人的生命並沒有因病情而縮短。

 

 

注射胰島素的時機 3情況視患者身體狀況而定

 

杜思德表示,胰島素治療並不是在病情變嚴重時才使用,醫師會視患者的身體狀況,來決定是否以胰島素治療,有些糖尿病初期的患者,也可能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

 

在疾病初期的時候,若是口服藥物無法達到治療標準,就可採用胰島素注射,可以避免併發症,等到糖化血色素等數值回到標準,醫師會觀察3~6個月,評估是否取消胰島素治療,改回原本口服藥物治療。

 

而通常單一口服降血糖藥物無法將血糖控制達標,醫師會開立2種口服藥物合併使用。另外,根據患者的狀況,也可能併用長效型胰島素治療,不只能控制血糖,還能提升胰臟功能,以製造足夠的胰島素;與初始治療的患者一樣,當血糖控制達到標準時,待觀察3~6個月之後,醫師將評估是否能將胰島素抽掉,只採用口服藥物即可。

 

另外,替代療法多以第一型糖尿病患為主,因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功能比較差,無法自行製造胰島素,一發病就需以胰島素治療。而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當胰臟細胞功能逐漸受到破壞受損,最終仍需要胰島素介入。但依據每個患者病情不同,療程也不盡相同,有的患者可能1天皮下注射2次,也有的患者可能需3~4次。

 

 

控制糖化血色素 降低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高血糖是糖尿病確診的關鍵,針對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治療目標就是要將血糖濃度(糖化血色素)降低到理想範圍,以降低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機率。研究顯示,糖化血色素每降低1%,可降低死亡風險達21%、減少併發心血管疾病機率達14%,甚至能減少因為週邊血管疾病所引發的截肢或死亡約43%。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 這些指標能判斷

 

出現高血糖,空腹血糖異常:空腹血糖100~125 mg∕dL、葡萄糖耐受度:口服葡萄糖後第2小時血漿血糖達140~199mg∕dL、糖化血色素:5.7~6.4%,但是未達到診斷的標準,稱為「糖尿病前期」,這個時候可先以生活型態改變、養成運動習慣及飲食控制,來預防進入糖尿病的病程;但若是已經達到治療標準,則需要依照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這其中就包括胰島素的治療。

 

 

長期使用胰島素 不會傷肝、傷腎、傷眼

 

許多臨床研究皆證實,若是能夠在早期積極控制好血糖,即能有效延緩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發生,例如視網膜病變、末梢神經病變、心血管疾病或是腎臟病變等,而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主要是取代胰臟自行分泌製造的胰島素,是糖尿病治療相對有效的藥物,但許多人卻對胰島素抱有疑慮,甚至排斥使用。

 

杜思德提醒,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唯一治療藥物就是胰島素,而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只要能成功降低血糖,並將血糖控制得宜的藥就是好藥,注射胰島素當然也是一種選擇,且長期使用胰島素不會傷肝、傷腎、傷眼,只要在醫師的確診下使用,患者不用對其加以排斥。

 

 

胰島素注射可能引起低血糖 注意血糖狀況避免造成不適

 

要特別注意的是,胰島素注射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副作用,所以,患者在進行胰島素治療時,需做好自我血糖監測,避免發生低血糖相關症狀;一般來說,醫院為患者皆設有個案管理師,因應每個患者的病情與生理狀況的不同,個管師會給予不同的指導與協助,當有任何問題時應請教醫師或個管師,才能確實控制病程發展。

  

延伸閱讀:
多喝、多吃、多尿但沒變瘦,就不是糖尿病? 錯!醫師完整解析
[糖尿病不可逆! 日常「引病」習慣你我常做,出現這3大症狀已經來不及](http://糖尿病不可逆! 日常「引病」習慣你我常做,出現這3大症狀已經來不及)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