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抗病歷程】3年內15度化療、手術、骨髓移植的血癌男孩,身體曾像被原子彈炸過

少年報導者

發布於 04月24日03:23 • 文字/鄭涵文;共同採訪/林佑恩、陳麗婷;攝影/余志偉;共同採訪、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陳韻如
嘉源抗癌療程的最後一項武器細胞療法CAR-T,讓他原本沮喪的心情又重燃新生命的希望。(攝影/余志偉)
嘉源抗癌療程的最後一項武器細胞療法CAR-T,讓他原本沮喪的心情又重燃新生命的希望。(攝影/余志偉)

「我時常在想,死亡的感覺是怎麼樣?
是像睡著嗎?還是做夢?
好像無止盡的睡覺?一片虛無的感覺?沒有時間的概念。
但如果死了,還會在意時間嗎?
如果我的靈魂和意識都不存在,會是什麼感覺?

還是我什麼感覺都不會有?」

生命正青春的17歲,多數人思考的是未來,躺在病房中的血癌男孩吳嘉源卻被迫凝視死亡,在15次的化療、免疫治療、骨髓移植中反覆與疾病奮戰。在熾熱青春看見死亡,從疾病低谷堅強求生,他清晰且冷靜地,拆解自己在不同疾病階段的身體感受與心情變化。

2023年8月,嘉源骨髓移植失敗、白血病復發後不久,《少年報導者》團隊開始記錄他的故事,也和一路陪伴他的醫療團隊、社工、老師們,見證他倒數衝刺大學學測,以及等待治療的最後一線希望──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通過健保審核。

對抗癌症的日子,就像是一條人生的縫隙

20歲生日當天,嘉源到夢寐以求的水族館參觀,流連在絢麗的水母世界。(攝影/余志偉)
20歲生日當天,嘉源到夢寐以求的水族館參觀,流連在絢麗的水母世界。(攝影/余志偉)

等「放榜」的這段日子,嘉源的狀況反映著他的病況。免疫低下持續高燒或接受化療時,他有時連起身都難;但只要病況稍有好轉,除了念書,就會見他忙著找時間打排球、攀岩、溜冰,有些還沒體驗過的事情,都想趁CAR-T前先試一輪。他心裡的願望清單一長串:治療結束後,要去一次水族館、要玩密室逃脫、還要單車環島。再難熬的困難他都熬下去,因為他要考上好大學、他想要活下去。

治療他的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盧孟佑感觸特別深,因為他的兒子和嘉源同齡,都是今年(2024)大學學測考生,「一般在我們兒童癌症病房的孩子,家長不太會要求努力念書,但嘉源永遠帶著書來,都在病房做參考書試題,知道醫師可能理科較好,還常和我們討論生物問題,幾乎是用自學的方式在準備學測,這在我們病房裡很少見。」

不過,嘉源的考題不只在參考書裡,他的身體在癌症病房裡更是大考、小考不斷,不論醫療團隊如何「備課」, 總會跑出「試題之外」的考驗。因為他是一較少見的類費城染色體基因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lik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對藥物的反應通常較差,因此治癒率驟降,僅剩不到兩成。

從2021年7月28日入院,到2024年2月正式接受CAR-T,3年間嘉源幾乎「集滿」所有血癌的治療手段,熬過了7次化療、標靶和免疫治療,6次手術,和1次骨髓移植。化療讓嘉源的身體像是一次次被「原子彈轟炸」;癌症復發則讓他失去左眼視力,左半邊的眼球是一層濛濛的灰。盧孟佑整理出嘉源的治療歷程,有長長的一大串,每一行都寫著他無比堅強的意志力,關關難過、關關挺住。

血癌男孩吳嘉源3年的治療紀錄

【確診】

  • 2021/07/28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確診

  • 2021/07/29 開始進行化療

  • 2021/08/13 黴菌菌血症感染合併休克、腦部膿瘍,進加護病房

  • 2021/09/17 重新開始化療合併標靶治療

  • 2021/12/16 開始接受免疫治療:藥品Blinatumomab+Inotuzumab

  • 2022/05/13 闌尾切除手術【移植】

  • 2022/07/05 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

  • 2022/10/07 鼻咽腫塊切片,診斷移植後淋巴增生疾病,接受免疫治療:藥品Rituximab

  • 2023/01/05 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合併視網膜剝離,接受抗病毒藥物靜脈和多次玻璃體內注射治療

  • 2023/02/13 視網膜剝離手術

  • 2023/02/23 開始捐贈者淋巴球輸注治療

  • 2023/05/11 骨髓出現微量殘存白血病

  • 2023/05/25:白內障手術合併人工水晶體置換+視網膜剝離手術【復發】

  • 2023/07/24 眼窩腫塊切片,診斷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

  • 2023/08/04 接受免疫治療:藥品Inotuzumab

  • 2023/11/04 進行化療【回輸】

  • 2024/02/27 接受CAR-T回輸治療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盧孟佑;資料整理/鄭涵文)

今年大學學測作文題目是「縫隙的聯想」,出院應試的嘉源說,他寫這個題目時,深感自己對抗疾病的這段日子,就像是他人生的縫隙。若CAR-T治療順利,就是他爬出縫隙的契機。

以下是嘉源自述的抗癌心聲:

化療的滋味:打一個藥,就全身抖半小時

排球是嘉源最喜歡的運動,在血癌復發治療後回到學校打排球時,他明顯感覺到身體不如以往的強健。(攝影/余志偉)
排球是嘉源最喜歡的運動,在血癌復發治療後回到學校打排球時,他明顯感覺到身體不如以往的強健。(攝影/余志偉)

從確診到現在,最痛苦的應該是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實際上就是把幹細胞輸到身體裡,過程只有20分鐘,但前置工作很多,當時好幾週我都待在骨髓移植室,做前置的化療和放射治療,都是高劑量的,要讓我身體裡的骨髓都消失,就是用原子彈去轟,才能讓新的骨髓移進來。

我的放射治療狀況算好,我比較討厭化療,因為會傷到膀胱,導致出血,要插導尿管,非常不舒服。那時還要打抗排斥的藥,很容易頭痛。還有一次進加護病房打了一個藥,會全身不自覺抖不停,抖了半小時,完全無法控制,我全程只能深呼吸,慢慢度過那段時間。而且那時上大號都是拉稀,還很麻煩因為要秤重,所以不能像一般人一樣直接走到馬桶去上廁所,要把大便留起來秤重,我覺得很好笑。

骨髓移植完後,因為腸胃道排斥,胃口不好,體重就開始掉,跟生病前比起來,目前掉了10公斤左右。胃口跟以前差很多,後來有喝一個讓食慾比較好的藥,但那個藥也不適合喝太久。那個時期,我比較常看日本電視台的大胃王節目。

復發的打擊:幾乎想要放手「解脫」

血癌療程的持續與復發反覆,讓嘉源一度喪失信念,那段時間是他情緒的谷底,直到CAR-T出現才讓他又覺得可以挑戰病魔,迎接新人生。(攝影/余志偉
血癌療程的持續與復發反覆,讓嘉源一度喪失信念,那段時間是他情緒的谷底,直到CAR-T出現才讓他又覺得可以挑戰病魔,迎接新人生。(攝影/余志偉

我原本以為熬過骨髓治療就好了。我後來的復發不太明顯,當初白血病確診之前,我也不知道原來是白血病,它的症狀就跟普通的貧血很像,這次是輕微復發我就更察覺不到,是檢查後才知道。(復發)當時我的眼睛腫了起來,一開始被判定是病毒感染,在眼球打藥,稍微控制住。

後來我的視網膜出現破洞,就變成要先處理這個問題。當時就是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出現,前個問題就沒辦法解決,因為那個破洞讓我的藥無法滲透,所以變成控制病毒的藥先暫停,先處理視網膜剝離和破洞。後來我的眼睛又出現了白內障,又是一個新問題,但因為處理白內障要做全身麻醉手術換掉人工水晶體,一排又是一個多月。後來我回診、做切片才知道,是因為白血病復發。

我後來沒有選擇再做一次骨髓治療,因為那個過程很辛苦,而且都做過一次了,再做一次治癒率可能也不會高到哪裡去。當時的我覺得,比起再做一次讓自己受苦,不如讓自己解脫會比較好。

我就是一步一步來,反正治療計畫都排好了,復發也還有其他手段可以治療。但是治療到最後真的不行,我也有去*安寧病房的覺悟。最近幾個月都起起伏伏,骨髓移植之後也沒有馬上變好,已經過了一年多了,就覺得走一步算一步。

*安寧病房:是進行安寧緩和醫療的病房,一般是針對癌症末期,或無法有效治療而進入人生最後階段的重症患者。

可能治療久了,我對生死那一塊看比較輕,沒有很怕死,就算現在立刻跟我宣布說我沒救了,我可能也就覺得就這樣。一直到新的解方,就是CAR-T出現,我才比較沒有這樣的想法。

失去了左眼:重新訓練自己的「平衡感」

嘉源血癌復發治療後出院回到學校,上體育課時逐漸找回過去對身體的感覺和力量。(攝影/余志偉)
嘉源血癌復發治療後出院回到學校,上體育課時逐漸找回過去對身體的感覺和力量。(攝影/余志偉)

CAR-T治療之前,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心情調適。我確實會對未知覺得不安,因為不曉得會發生什麼事,還有治療後會不會順利恢復?之後會不會又復發?所以我還是有給自己一些時間調適一下。可是如果什麼都不做,就沒有後路了,既然沒有選擇,我就決定「衝一波」。

如果身體好了,我想把體力和肌力恢復到原本的水準,可以騎腳踏車環島,再進一步去實現我這兩年的遺憾,這兩年失去的時間,我想把它補回來。我最沒預料到的是我會因為生病失去一隻眼睛,剛開始重新打排球的時候,我都抓不到距離感,會揮空,但到現在,有漸漸適應了,比較打得到球。

我想先把高中讀完,考個好大學。我是想考資訊工程科系,決定很多年了,因為學校的課程裡,我對程式語言、遊戲開發、AI很有興趣,想做些東西出來,走資工有比較多機會。

去(2023)年高三復學時,我決定轉到三類組,因為自己生病了,我對生物、細胞的知識也產生興趣,反正(在學校)就多讀一科,而且三類女生也比較多。

但住院的時候學業壓力比較大,因為我想考好大學,希望能到資源好、有很多排球場的學校。在病房讀書,旁邊很多小朋友,多少有點吵,要有安靜的環境比較吃運氣,有時也會愈讀愈煩躁。看到同學都已經讀完,我進度落後,壓力也很大。

我的強心臟:與其擔心活不久,不如去想如何活得更充實

嘉源20歲當天回到家中與母親吃蛋糕、許願度過。(攝影/余志偉)
嘉源20歲當天回到家中與母親吃蛋糕、許願度過。(攝影/余志偉)

我想活下來,因為我覺得我還不能在這裡結束,我還有很多事情想要做。既然我已經沒後路,沒有選擇,那我就衝了,直接放棄也不符合我的風格,所以可能是這樣的想法,讓大家覺得支持我是OK的,不會走著、走著我就說算了,不要做了。(一路上遇到的人)知道我想法的人,他們就會想要幫我,我不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很感謝他們。

有時也很難想像我已經熬到現在,之前我照心臟超音波的時候,已經有兩次醫師都跟我說我的心臟跳得很大力。我之前骨髓移植過了,身體可能沒有別人那麼穩定。我當然也知道未來我可能不會活那麼久,會比一般人短一點點。所以如果可以把握時間,我就盡量把時間填滿,更充實一點。搞不好我活了10年,我體驗過的事情比活了30年的人還要多,也有可能。所以,比起擔心自己壽命不多,那我不如擔心有沒有活得更充實,我是這麼覺得,也打算這麼活下去。

做血癌男孩的生命隊友

【特別企畫】《人生的縫隙》紀錄片巡迴放映徵集中

由《少年報導者》團隊策劃、紀錄片導演林佑恩拍攝的《人生的縫隙》,由血癌男孩吳嘉源的視角,呈現一個男孩面臨疾病復發、親情考驗、直面死亡的感受。而在各種生命的考驗與不確定下,如何期待新藥與學測逆轉人生。片長30分鐘。
很歡迎機關團體、校園、企業、醫院、社福單位邀約與放映,讓更多人一起關注兒少醫療的社會面到醫療面,以及可能面對的多重難題。
👉 相關資訊請見「《人生的縫隙》巡迴放映徵集表單」!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38

  • 粘菽倚
    衷心的祝福你成功戰勝疾病,活成你想活出的樣子,祝你一切順利!
    04月24日11:19
  • 韻帆
    你真的很勇敢祝你早日康復加油
    04月24日12:22
  • ALINA
    你真的很棒!一定會順利的,祝福您!!
    04月27日11:23
  • 芷彤Tung·ࡇ·
    你很勇敢,感覺說什麼都是多餘的。只能祝福你發生奇蹟
    04月29日08:14
  • 兔哥哥
    孩子,加油喔!
    04月29日08:0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