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心血管疾病急症好發的季節,有些人雖有吃降血壓藥,早上起床時血壓仍高,振興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指出,血壓往往從凌晨3點還在睡覺時就開始升高,調整服用降血壓藥的時間,有助抑制清晨的高血壓。
早上起床血壓高 從凌晨3點就開始
陳冠群指出,人體神經系統的生理周期性變化,讓體溫和血壓在夜間睡眠時降低,凌晨3點起慢慢升高,讓人在早晨時自動甦醒,血壓過高的人也受這項機制影響,造成晨間突發性高血壓,因此在早上起床時血壓過高,冬天天氣冷,如果睡覺和起床時沒有做好保暖措施,身體接觸到較冷的溫度造成血管收縮,腦中風等心血管症狀因此容易在清晨發生。
要避免這樣的危險,陳冠群建議年長者和有在吃降血壓藥的患者和醫師討論調整服用降血壓藥的時間,並多測量血壓,觀察血壓改善的狀況,有助於避免清晨血壓過高導致心血管急症發作。
超前部署 晚上睡前就先吃藥
陳冠群解釋,臨床上通常建議患者,在早上空腹時服用降血壓藥,藥效約可維持16小時,如果患者晚上睡前血壓還不錯,早上起床時收縮壓在130、140毫米汞柱以上,就代表既有的藥物無法壓制清晨升高的血壓,這時可以考慮將降血壓藥改到晚上8、9點或睡前服用,睡眠前半夜的血壓不會因此過低,又可抑制3點以後逐漸升高的血壓。
陳冠群說,更改服藥時間後,需要在早上起床和白天再量血壓,觀察是否還有高血壓的狀況,如果血壓仍可維持在理想狀況,就可以繼續維持在晚上睡前吃藥;如果白天血壓仍偏高,表示可能需要考慮採取2階段用藥,在早上起床和睡前都吃,就有助於控制全天的血壓。
穿襪子蓋棉被睡覺 避免末梢接觸冷空氣
陳冠群提醒,除了調整用藥時間減少高血壓風險外,年長者感官的敏銳度退化,對溫度變化較為遲鈍,可能身體已經處在風險之中而不自知,建議睡覺時穿襪子、棉被一定要蓋住腳,避免雙腳接觸到冷空氣,外出時戴毛帽遮住耳朵,讓血管對於接觸冷空氣有緩衝的時間,避免直接暴露在低溫下。
要注意的不只是年長者,年輕的高血壓患者病識感較低,陳冠群提醒,冬天跑步後盡快換乾爽的衣物,避免汗濕的衣服穿在身上造成體溫快速散失,以免急性心血管病症突發;家中長輩有高血壓病史的民眾,或是工作壓力大、常熬夜、抽菸的年輕族群,也要定期量血壓,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陳冠群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