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諾羅病毒惹禍 腸胃炎、上吐下瀉創5年新高!專家急喊:這食物別吃

健康2.0

更新於 02月13日11:23 • 發布於 02月12日16:00

不只流感,近期腹瀉患者擠爆門急診!根據疾病管制署調查,其中99.2%與諾羅病毒有關。台大流行病學專家提醒,諾羅病毒近期流行病毒株是GII.17,多數民眾無免疫力,民眾應避免食用生冷海鮮,以減少感染機會。

全台近期腹瀉群聚通報99.2%是諾羅病毒

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數據,春節前一周1/19至1/25的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逾24萬,超越過去5年同期紀錄,而全台近4周共接獲336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其中有126起檢驗出病原體,諾羅病毒就占了125件,高達99.2%,顯示該病毒在社區中廣泛傳播。

流行病毒株轉為GII.17型 國人多無免疫力

根據疾管署分析,自去(2024)年起,台灣流行的諾羅病毒株已從GII.4型轉為GII.17型。疾管署表示,GII.17型曾在2015至2016年間引發2波大規模疫情,由於該型病毒多年未大範圍流行,民眾多缺乏免疫力,預估這波疫情將持續約2周,之後才會逐步緩解。

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金傳春表示,諾羅病毒屬單股RNA病毒,變異速度快,傳播力與新冠Omicron病毒株相當,且感染後人體所產生的抗體無法提供長期保護,因此容易反覆感染。

18個病毒顆粒就能引發感染

金傳春教授說明,諾羅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感染者接觸食物、水源或環境表面時,可能釋放大量病毒顆粒,僅需極少量約18顆就可以引發感染。此外,病毒還可能透過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者的排泄物及嘔吐物傳播,因而增加防疫的困難度。

食物要煮熟 別吃生蠔、生魚片

金傳春教授強調,勤洗手是防範諾羅病毒最簡單且有效措施,尤其是進食前和如廁後應徹底清潔雙手。另外,民眾應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生蠔、生魚片等高風險海鮮;家中若有感染者,應特別注意廁所清潔,使用馬桶後應蓋上馬桶蓋再沖水,並使用70%酒精消毒馬桶座,以防止病毒擴散。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疾管署.金傳春教授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他糖尿病又末期腎病!用這招逆轉腎功能 終於不用再洗腎

48歲大S撒手人寰 中醫曝流感+宿疾威力放大!善用「透氣膠帶」可護肺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