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是近幾年快速增加的癌症之一,除了頸部曾經暴露過多的輻射之外,碘過多或是不足、生活壓力跟污染之外,甲狀腺的自體免疫疾病、尤其是橋本氏症(Hashimoto’s disease)的患者,其實也是甲狀腺癌的好發族群之一,所以這類患者日常生活應該要隨時注意自己甲狀腺狀況,避免惡化成甲狀腺癌。
橋本氏症
橋本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又稱橋本氏病、橋本氏甲狀腺炎、慢性淋巴球甲狀腺炎,發病原因不明,但可能跟家族史有關,或是被外界環境如污染、壓力等誘發,通常還會伴隨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它好發在30歲左右的女性身上,由於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失調,產生甲狀腺的抗體,讓免疫細胞去攻擊甲狀腺,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但初期的時候症狀並不明顯,是一個緩慢發生的疾病,而且症狀並不特殊,所以很常找不出原因。
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狀
- 皮膚跟頭髮變得乾燥粗糙。
- 身體浮腫、變胖。
- 便秘。
- 莫名出汗、覺得身體虛弱。
- 手腳冰冷。
- 早上起不來。
- 月經週期出現變化,可能變得頻繁、或是很久都沒來。
- 變得越來越容易疲累。
- 身體僵硬。
- 下肢無力。
- 莫名的低落、憂鬱。
而在被攻擊的過程中,因為甲狀腺功能變得低下,為了維持平常的作用,會代償性的變大,但屬於比較平均、雙側的腫大;但如果甲狀腺組織持續被攻擊而產生防禦作用,細胞就會增生,產生局部腫大的結節,可能有一個部位或是多個部位都產生。
甲狀腺結節大約有5~10%的機率可能是甲狀腺癌,但良性的結節變成癌症的機率很小,只是不能否認的確是個危險因子,因為結節的產生也是透過自體免疫、壓力、環境等因素,而且多半自行消失,如果一直處在容易長結節的環境下,其實也是讓自己暴露在容易誘發癌症的環境。
橋本氏症與甲狀腺癌
目前可以知道橋本氏症是甲狀腺癌的一個危險因子,因為甲狀腺長期處在發炎之下,很可能造成細胞病變,而最容易變成的甲狀腺癌是甲狀腺淋巴瘤,在日本的相關研究中,有橋本氏症的人變成甲狀腺淋巴瘤的機會,比沒有橋本氏症的人多非常多,大約有6成的甲狀腺淋巴瘤患者都有橋本氏症。
不過依照台灣的健保資料庫來看,則沒有發現這麼高的比例,但也可能是橋本氏症的患者症狀,跟甲狀腺淋巴瘤的症狀實在太像,如果沒有做病理切片,很難完全區分2者。
所以對於橋本氏症的患者來說,即使服用了甲狀腺素的藥物,生活上沒有感覺到太多症狀,還是建議要定期追蹤自己的甲狀腺情形,可能長出新發的結節自己不知道;如果有轉成惡性的可能,也建議進行手術切除,目前有新型的經口內視鏡甲狀腺切除術,可以做到完全沒有疤痕,不用擔心脖子上的美觀問題。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從下嘴唇內側動手術,切除甲狀腺腫瘤可以完全不留疤!
憂鬱、變笨⋯容易誤診成憂鬱症的「甲狀腺功能低下」
圖、文/盧映慈 圖片來源:freepi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