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呂維振】自104年7月1日開始,包裝類食品的標示要開始說明反式脂肪的含量,以免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形下,吃下這種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的有害物質。
反式脂肪標示為0,不代表真的不含反式脂肪
然而,台灣現行食品營養標示方式,雖然規定了反式脂肪的標示規則,但不代表你看標示就可以避開反式脂肪了,因為:
1、如果每100公克食品內所含總脂肪不超過1公克;或每100公克食品內所含反式脂肪量不超過0.3 公克,依現行「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方式及內容標準」,反式脂肪的項目可以標示為0。
2、第1點的規定僅限於有完整包裝的食品,散裝食品沒有包裝也沒有食品標示,不在管理範圍,但事實上,諸如麵包店的麵包、添加奶精的奶茶等都是高人工反式脂肪的來源。
美國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標示不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其中有84%還是有含反式脂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終於在日前宣佈,三年內逐步禁止使用反式脂肪,不過台灣方面衛生主管機關還沒有這樣的決定。
反式脂肪很難完全禁絕
依照目前食品加工的做法,要完全不含反式脂肪並不容易。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食物在加工的過程反覆煎炸,需要安定的反式脂肪酸或飽和脂肪酸才行。而像一般家庭用油,為富含多元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健康油脂,但加熱後迅速氧化,一天內就會發生酸臭,跟加工食品比起來就差很大。另一方面,植物性油脂在製造過程中需要氫化,會產生反式脂肪。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長潘志寬也表示,在牛、羊肉品及乳品等天然食物中也含有反式脂肪,透過目前科技的檢驗方式無法區分天然的與人工產生反式脂肪,這是管理上的一個問題。
他們不叫反式脂肪,原來也一樣可怕!下一頁這些地雷也別碰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成年人每天反式脂肪的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以每天二千大卡計算,一天建議攝取量為2.2克。
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指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等,占我國103年總死亡人數的三一·四九%,都與反式脂肪有關,國人從小就應養成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如果食品中要完全沒有反式脂肪有難度,吃的安全就要靠大家自己來把關。有兩大策略可以讓我們儘可能避開反式脂肪,一個是注意反式脂肪同義詞,另一個是避開含大量反式脂肪的食物。
反式脂肪同義詞還有這些!
除了直接標示出的反式脂肪外,其實還有許多其他不以「反式脂肪」為名,但其實是同類型的食品添加物,更容易被消費者忽視。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舉出食品標示上常見的一些名詞,雖然不是「反式脂肪」但卻是相同成份,民眾購買西點、油炸或加工食品時,不能只讀營養標示,看到有這些名詞的食品,應儘量減少購買與食用。
消基會建議早餐食用的奶油,盡量挑選英文“butter" 的產品,即是由動物製成,而乳瑪琳則多半是氫化過的人工奶油。高血脂、心臟病患者、懷孕、哺乳婦女、幼童、肥胖者等高危險群民眾,盡量減少進食含反式脂肪的食物。
乳瑪琳跟動物脂肪做的奶油(butter)外觀其實很像,因此除了要看商品標示寫的成分外,買回來後可以先聞一下,通常乳瑪琳並沒有天然油脂的香氣。
反式脂肪同義詞:反型脂肪、轉化脂肪、奶精、人工(造)奶油、人造植物奶油、硬化、氫化、(半)氫化植物油、Trans Fat、Hydrogenated
反式脂肪少碰為妙!哪些生活中的常見食物含有反式脂肪?下一頁一次點名
生活中如何避免反式脂肪?
哪些生活中的常見食物含有反式脂肪?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列出以下五大類食品:
- 西餅蛋糕
蛋糕(瑞士捲、重奶油蛋糕、起士蛋糕)、餅乾(小西餅、奶酥餅乾)、甜甜圈、泡芙、鬆餅⋯等。
- 酥皮類
蛋塔、千層派、拿破崙派、雞肉派、鳳梨酥、叉燒酥、咖哩酥、鮪魚酥、綠豆凸、蘿蔔絲餅、老婆餅⋯等。
- 麵包類
可頌、肉鬆起酥麵包、菠蘿麵包、大蒜麵包、椰絲奶油麵包、吐司⋯等。
- 油炸物
薯條、雞排、鹽酥雞、炸甜不辣、油條、炸豆包、春捲、臭豆腐⋯等。
- 其他
如爆米花、洋芋片、牛軋糖、太妃糖、花生醬糖果、巧克力、漢堡、豆沙鍋餅、蔥油餅、泡麵、焗烤食品、燉飯、義大利麵、玉米濃湯、酥皮濃湯、咖哩塊、奶精、奶油球、奶油霜、麵包抹醬、乳瑪琳、沙拉醬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