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肚子好痛!我要生了嗎?20種腹痛原因解析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19年11月01日15:17 • 發布於 2019年11月01日00:00
肚子好痛!我要生了嗎?20種腹痛原因解析
肚子好痛!我要生了嗎?20種腹痛原因解析

 

與懷孕有關的懷孕中後期腹痛原因

溫仁育醫師表示,孕婦腹痛大致上可分為「與懷孕有關的腹痛原因」和「與懷孕無關的腹痛原因」。有些懷孕中期與後期的腹痛症狀,孕婦有可能會混淆,誤認為「腹痛表示要生產了」。其實除了子宮收縮以外,也可能有其他腹痛原因。以下將一一說明懷孕中期與後期可能的腹痛原因:

 

子癇前症

溫仁育醫師指出,子癇前症除了大家熟知的高血壓和蛋白尿之外,也可能會引起腹痛;嚴重子癇前症會因母體器官灌流不全,進而引起其他症狀,如上腹痛、視力模糊、頭痛、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等。子癇症所引起的腹痛,表現方式大多是「右上腹持續劇痛」,常會合併視力模糊與全身性水腫等症狀,嚴重者必須提前生產,生產後症狀大多會自然緩解。至於誰比較容易有子癇前症?前一胎曾有子癇前症病史者、懷多胞胎、本身有慢性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或自體免疫疾病的女生,懷孕時併發子癇前症的風險較高;此外,初產婦的發生率也較高;至於高齡產婦或比較肥胖的孕婦,也比較容易有子癇前症。子癇前症不僅影響產婦,對胎兒來說也可能因為胎盤血流供應不足,進而造成胎兒生長遲緩、早產…等風險,不得不慎。預防方式為:醫師認定為高危險群的孕婦,可於懷孕12~16週開始吃低劑量阿斯匹靈,減少發生率以及胎兒生長遲緩的風險;懷孕11~13週時,也可考慮做子癇前症篩檢;此外,也要控制血壓,飲食少油、少鹽,不要太容易生氣。

 

孕期急性脂肪肝

溫仁育醫師表示,雖然孕期急性脂肪肝不常見,但也屬於懷孕後期可能的腹痛原因,成因仍不明。此類型腹痛的表現方式為右上腹持續劇痛,並可能伴噁心、嘔吐症狀,抽血會發現肝功能指數明顯上升(但並非肝功能指數上升的腹痛就一定是脂肪肝,醫師也會先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在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後,如果判斷為孕期急性脂肪肝,由於可能會危急母胎性命,可能必須立即生產,生產後腹痛症狀大多可自行緩解。

 

胎盤早期剝離

溫仁育醫師說明,胎盤早期剝離為突發性持續劇烈下腹痛,輕壓子宮時會更痛,也有可能同時合併子宮收縮的陣痛感,並可能伴隨出血(依剝離位置而定,如果剝離位置離子宮頸口較遠,不一定會出血)。胎盤早期剝離的危險因子包括羊水過多、多胞胎、早期破水、感染造成絨毛膜羊膜炎、抽菸、以及孕期高血壓或子癇前症等。如果剝離的面積較大,可能會使胎兒缺氧,甚至胎死腹中。胎盤早期剝離在任何孕期都可能發生,往往發生得非常突然,如果胎兒週數夠大,醫師會建議盡快生產;但有少數剝離範圍不大、且胎兒血流供應穩定、胎心音正常,這種慢性胎盤早期剝離,可以持續觀察與安胎。孕婦如果有腹部劇痛、出血、胎動減少症狀,應盡快就醫。

 

子宮收縮

溫仁育醫師指出,子宮收縮的腹痛表現方式,為一陣一陣的陣痛,收縮時子宮會變硬,下腹會有緊縮的疼痛感,一次疼痛大多持續30秒到兩分鐘。

當有子宮收縮時,可以自己留意收縮頻率是否規律,如果子宮收縮的頻率規則且伴隨有出血或破水,對於未足月的孕婦而言,可能有早產的風險,建議盡快就醫,若是已經足月的產婦,也建議到產檢醫院評估產程是否需要住院待產。懷孕30週後可能會出現假性陣痛,假性陣痛的強度較輕微,並不會隨時間變得越來越劇烈,通常稍事休息後陣痛會逐漸緩解,也不會造成落紅或子宮頸變化。

如果稍事休息後,陣痛頻率變長,表示休息有效,可先持續觀察;但如果即使稍微休息半小時,陣痛症狀仍未緩解、甚至頻率愈來愈短;就可能是出現產兆,應盡快就醫。如果此時的懷孕週數仍未滿37週,則有早產的可能。常見早產跡象包括:10分鐘子宮收縮2~3次以上的腹痛症狀(休息也無法緩解)、醫師檢查發現子宮頸有變化(例如:落紅、子宮頸口打開、子宮頸變短),則可能需要安胎。

 

子宮收縮與胎動,如何區分?

子宮收縮的疼痛,通常一次大多會持續30秒到兩分鐘。子宮會有硬起來的緊縮感,過一陣子後逐漸放鬆,有時候也會合併後腰痠;胎動則是局部一下子的不適感,通常不像子宮收縮那麼痛,也不會有一陣一陣的規律性。

 

 

生理性腎水腫

溫仁育醫師解釋,因為中後期子宮變大,壓迫輸尿管,可能會引起生理性腎水腫,大部分沒有症狀;少數人因水腫嚴重,會出現腰部悶痛的症狀(右側腎水腫比左側常見,因為乙狀結腸跟直腸在左邊,且懷孕時子宮大多傾斜朝右旋轉,壓迫右側輸尿管。孕期引起的生理性腎水腫,在生產後會自行緩解,孕期無症狀的話,就不用做特別處置;少數出現疼痛症狀或影響到腎功能,可能會需要暫時放置輸尿管導管,幫助尿液從腎臟流到膀胱。

 

恥骨痛

溫仁育醫師說明,恥骨痛為恥骨聯合處局部疼痛,大多在懷孕後期才出現。因為身體為了生產做準備,韌帶變得鬆弛,恥骨聯合分離,少數人會有疼痛感,尤其是走動或上下樓提時更痛。生產後大約1個半月左右,疼痛感會逐漸消失。孕期的疼痛緩解方式為使用托腹帶輔助、躺著休息可緩解疼痛感。

 

子宮肌瘤

洪雅珊主任表示,其實子宮肌瘤並不一定會引起腹痛,但如果引起腹痛,則在任何孕期皆可能發生。因為懷孕荷爾蒙上升,子宮肌瘤可能會變大,壓迫周圍組織,這種疼痛的方式為腹部悶痛,少數人可能噁心、嘔吐、發燒。子宮肌瘤的形成與體質有關,較難預防,也不一定會影響胎兒(依肌瘤位置而定)。但有研究發現,少吃紅肉與啤酒,可能會減少罹患子宮肌瘤的風險。但必須注意的是:肌瘤血液豐富,孕期動手術易無法止血,所以懷孕時通常不會動子宮肌瘤手術(沒懷孕時,如果沒有症狀或特別醫囑,其實也不用手術);另外,許多產婦會希望醫師在剖腹產時同時拿掉子宮肌瘤,其實這樣做有大出血的風險,建議不要同時處理。

 

與懷孕本身有關的懷孕初期腹痛原因

另外,這裡也順便簡單介紹懷孕初期可能的腹痛原因。洪雅珊主任表示,大致上來說,流產、圓韌帶拉扯、子宮外孕、胃食道逆流、葡萄胎,皆為可能的腹痛原因:

*流產:這種腹痛症狀類似於月經時的腹痛感,但比月經來時更痛,也可能合併陰道出血,血量可能會愈來愈多,甚至可能有組織掉出來。但當組織掉出來後,腹痛症狀就會緩解。醫師也會藉由照超音波看胚胎心跳,如果懷孕7~8週仍沒有心跳、大多是萎縮卵,可能會等1~2週看是否會自行排掉;如果不會自行排掉,就要以藥物或手術排出。

*圓韌帶拉扯:在懷孕初期或中期皆可能出現。圓韌帶拉扯為生理性正常現象,隨著子宮變大,可能會有痠痛感,尤其以右側一陣一陣痠痛最常見(但仍可能左側痛或雙側痛)。休息大多可以緩解疼痛感,若仍感到不適,可請醫師開止痛藥。

*子宮外孕:因輸卵管發炎、沾黏或功能不佳,有可能導致子宮外孕。一開始的腹痛症狀為左側或右側悶痛,可能斷斷續續,大約懷孕5、6週開始愈來愈痛;7、8週如果輸卵管被妊娠囊撐破,整個下腹部可能會持續劇痛,可能會頭暈或休克,需緊急動手術拿掉輸卵管。

*胃食道逆流:主要症狀為上腹痛、火燒心。因黃體素上升,使食道與胃之間的括約肌(賁門)收縮力變差,胃酸易逆流,而且子宮變大較易頂到胃,預防與改善方式為少吃甜食、不消化食物。少量多餐,不要吃太飽。維持適當體重,不要讓腹壓過度增加。此外,吃完不要立刻平躺,最好等至少2小時以上再躺下(如果要休息,可採半坐臥)。

*卵巢腫瘤:其實卵巢腫瘤大多不會引起腹痛,除非發生扭轉、破裂、壓迫才可能會痛。懷孕大多持續追蹤。如果扭轉嚴重、劇痛,必須緊急做手術,不然最好等懷孕中期再做手術(懷孕初期動卵巢腫瘤手術,易導致流產)。

*葡萄胎:下腹持續悶痛,子宮比應有週數大,孕吐程度更嚴重,可能也會出血。成因不明,不過一旦發生,必須以手術拿掉子宮內的葡萄胎組織。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