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比喻「此刻台灣是10年前的日本」,觀察日本的人才變動軌跡,有哪些現象值得台灣企業搶先備戰?
缺工、高齡化、企業急著轉型與出海,這一個個台灣產業正在迎戰的人才挑戰,日本都已提早上演。
《天下學習》獨家採訪韋萊韜悅員工體驗諮詢業務國際區域(亞太、中東/歐及拉美)負責人Keiko Osaka,分享她20多年來擔任日本許多中大型企業人才軍師的觀察,給予台灣企業預示。以下是訪談精華:
Q:日本員工一向以忠誠度著稱,如今有何不同?
10年前,多數日本人畢業後加入一間公司,就會一路待到退休。星期五下班前如果工作上有意外發生,若是在墨西哥,員工會揮揮衣袖說「下週一見」;但在日本,所有人都會回到崗位上趕工修復。
日本人確實對自己的任務和客戶非常忠誠,但是「忠誠度」(loyalty)和「投入度」(engagement)是不一樣的。
員工忠誠度高,代表他們嚴謹地遵循公司給的指示、並視為理所當然;但員工投入度高,指的是他們會積極地創新,同時認同公司前進的走向,和自己個人的發展相吻合。
如果你問日本員工「你真的想待在這間公司嗎?」他們給出的答案和其他地區差異並不大……
繼續閱讀全文👉🏻 忠誠不等於熱忱!日本職場近10年巨變,能給台灣哪些預警?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同事請育嬰假,你拿10萬津貼?不加班也能「賺加班費」?日本企業的職場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