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都期待導入AI提升生產力與競爭力,但從現況來看,多數員工並不這麼想。
生成式AI熱潮已有2年,你的企業真的改變了嗎?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在9月24日由天下學習主辦的「2024人才永續國際論壇」中,犀利點出期待與現實的差距,並拆解台灣大的成功步驟。以下是他的演講精華:
面對AI的巨變,企業要從哪裡做起?我認為其實要從每一位同仁開始。
因為只要有任何一位同仁脫隊了、落伍了,企業在AI升級的過程中,能夠「降本增效」的成果就會變差。唯有讓每一位同仁都擁抱AI工具,大幅提升自己的作戰力,才能真正達到企業轉型。如果各位只能記得一件事,記得這個概念就好了。
但這講得容易、做得難。目前在管理者跟員工兩方,有非常不同的觀念。
找最痛的小事,先摘AI低垂的果實
調查顯示,有96%的管理者認為AI工具會提升生產力,而且有一半的人非常擔心團隊在AI的競爭力落後。
相反地,半數員工不知道如何透過AI提升生產力,甚至有四分之三的人認為「AI工具只是在增加他們的工作量」。
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管理者希望快速地推動,但是大家跟上的速度比較慢一點。
在推動升級的過程,很重要的是——要去先摘「低垂的果實」,也就是先解決最痛的痛點,讓同仁趕快動起來。不要好高騖遠地做很大的AI project,先做能夠取得Quick win(快贏)的AI project。
台灣大哥大過去這2、3年非常積極,跟Aiworks合作,總共讓全公司有18個部門(Divisions)的自動化遍地開花。
譬如說,有同仁每天要花4個小時處理繁瑣的行政事務,我們幫他找到自動化的解方,原先累人的工作,可能一個點擊、15分鐘就解決了,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去做讓自己更有成就感的事,也讓眾多的創新服務開展。
4個步驟,讓全員樂意跳上AI大船
這要怎麼做呢?關鍵在於「層層賦能」,像我剛剛講的,每一個同仁都不能落掉……
繼續閱讀全文👉🏻 77%人認為「AI沒有幫到我,只是增加工作量」林之晨:公司要從最痛的小事下手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