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透過提出好問題,能夠讓當事人自我驅動,找到長久向前的動力。本期6月號封面故事〈提問領導力〉指出,提出「聰明問題」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究竟該怎麼問出「好的問題」?康寧顯示科技大中華區總裁兼總經理曾崇凱自創一套「SMART」心法!
透過「聰明提問」,有助於激發創意和找到最佳答案。康寧顯示科技大中華區總裁兼總經理曾崇凱,就是一位非常熟悉提問式管理的領導者,甚至自創出一套如何提出聰明問題的「SMART」心法。
這套心法包含5項重要元素:Systematic(系統性)、Meaningful(有意義)、Actionable(可操作)、Resourceful(衍生性)、Trigger(開腦洞)。
SMART心法
1. Systematic(系統性)
強調提問不是單一事件,而是連續和系統性的,循序漸進追究更深層的原因,目的是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
例如,領導者希望歸納過去的成功經驗和失敗要素,提問的內容就可以包括:過去的經驗教會了我們什麼?當時有什麼特別的因素導致成功?
系統性提問涵蓋時間軸的概念,從過去、現在,一直問到未來。像是過去的經驗如何影響現在的狀況?現在的情況與過去有什麼不同?未來我們應該如何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
2. Meaningful(有意義)
這是指問題不能天馬行空,必須和目的緊密連結,並不斷往返修正。企業中常見有些主管為問而問,問題就愈來愈發散,或是流於細節。好的領導者需要不斷檢視提問與目標的連結,確保每個問題都指向預期的成果。
曾崇凱建議,主管可以先找出目的當中的「形容詞」和「受詞」來鎖定與目標的連結。例如,目標是「找一個能在3個月內報到的台灣業務經理」,「3個月」與「台灣」是形容詞,「業務經理」則是受詞,提問時就需圍繞在時間、地點,以及職位。哪些候選人可以在三個月內報到?這些候選人是否位於台灣?他們是否具備業務經理的資格……等問題,避免偏離主題。
3. Actionable(可操作)
藉由「問步驟」與「問方案」來確認後續的具體行動。許多會議常等到結束後,才發現大家並不清楚具體的行動步驟和執行方案,可操作式的提問,能夠協助明確找出通往目標的路徑。
這類的問題又分為兩個層次,第一是行動內容,像是:應該分成哪幾個步驟來推動?由哪個部門主導、哪些部門協助?第二則涉及行動內涵,包括:是否有其他選項?可能會有哪些風險?如何應對相關風險?這也是延續第二項Meaningful有意義的提問,讓已經與目的連結起來的問題,能夠落實到行動層面。
4. Resourceful(衍生性)
提問要有前瞻策略,同時能夠靈活彈性變化,延伸到其他範圍和部門。主管在提問時,要考慮廣度和各方面可能的影響。
例如,在進行銷售專案時,是否與財務和製造部門進行討論?產品成本是否合理?財務評估是否可行?與其他部門的連結,可以擴大提問的範圍,讓問題更加全面完整。
此外,還要考慮不同目標之間的衝突,並尋求協調的方法。例如,一個專案需要100萬元,但另一個專案剛被削減了50萬元,就需要考慮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平衡這二個專案的需求。
5. Trigger(開腦洞)
最後一項是「開腦洞」,高明的領導者應該藉由提問,激發不同的思考角度,甚至新的想法。
從跨產業或總體經濟的方向著手,是可參考的做法。舉例來說,主管可以拋出問題,讓同仁思考第一季的銷售數據與國內生產毛額的關聯;或是銷售業績是否受到半導體的景氣變化影響。
這類問題看起來無厘頭,卻可以透過跨領域的比較,打破思維的局限,探索更多可能,產生創意或突破的想法。
好主管提出好問題
之所以能自創出一套聰明提問的心法,是因為曾崇凱當年的職涯發展過程,曾受到主管的巨大啟發。
曾崇凱於2003年加入台灣康寧製造部門,兩年後他為了增加歷練,請調到業務部,沒想到3個月就受不了,希望重回工廠。「製造端一切變數都是可控的,可是業務什麼都不能掌控,還要接受客戶的搥打和老闆業績的壓力!」曾崇凱苦笑說道。
當時的外籍總經理約見他,跟他說:「我不會透過加薪升職幫你做決定,我只問你兩個問題,回去想清楚。第一,10年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你?第二,你決定重返熟悉的製造,離10年後的你更遠還是更近?」
經過一週的天人交戰,曾崇凱決定留下,接受業務的歷練;原本讓他打退堂鼓的挫折,後來則變成他成長的養分。2013年,年僅42歲就出任台灣康寧首位本國籍總經理。「這兩個有效的提問,如暮鼓晨鐘,改變我的職涯!」他說。而且也讓他體會到,領導者透過發問,讓當事人自我驅動,更能長久堅定。
2021年,曾崇凱升任康寧顯示科技大中華區總裁兼總經理,持續創造內部的提問文化,強調:執行者解決好問題,管理者則需問出好問題!
【曾崇凱小檔案】
出生/1971年
學歷/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台大EMBA
經歷/台灣康寧業務及營運總監、台灣康寧總經理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