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我家人好像有些身心狀況,但覺得自己沒病不去就醫。」,許多身心科醫師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當患者缺乏病識感,家屬常苦惱不知如何協助他就醫。
病識感分4種等級 提升有助治療與協助
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粟寧醫師表示,個案對於自己「有病」或「沒病」的認識,以及對待自身疾病的態度稱為「病識感」,將影響其就醫態度。一般人生理病痛會想就醫診治,但許多時候當心理疾患時,就常被忽視或逃避。
病識感可以分為4個等級,(1)缺乏病識感:完全否認自己生病,也不認為需要接受治療;(2)部份病識感:承認自己有症狀,但歸咎於其他原因,不願意接受自己生病,也可能不願意接受治療;(3)理智病識感:理智上承認自己生病並需要接受治療,但情感上還無法接受,對於治療的動機較弱與被動。(4)情感病識感:承認自己生病並需要接受治療,且情感上能接受,較願意積極尋求治療與協助。
病識感和個案本身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認知功能,甚至疾病本身的症狀都有相關。當個案處於「缺乏病識感」或「部份病識感」的階段,家屬就會苦惱如何讓病人了解自己生病,如何提升個案的病識感。
用同理、溫情的態度回應病患
粟寧醫師建議,家人協助個案提升病識感,可以從個案的角度出發,了解個案內心真正在乎的是什麼。讓個案注意到自己的價值觀和目前行為的落差,多用同理、溫情的態度回應,少用質問、比較、講大道理。讓個案相信,只要自己願意開始,一定有機會能改變、進步。
將身心疾病視為一種能治療的慢性病,主動與身心科醫師好好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包括藥物與配合藥物的心理治療),不輕易採取非正統醫療,就可以將疾病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降到最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