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對孩子發脾氣後自責是「壞媽媽」?心理醫師:別讓「完美父母」迷思成為養育路上的絆腳石

幸福熟齡(台灣)

更新於 10月04日03:52 • 發布於 10月04日03:52

作者 : 韓星姬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如今只要成為父母,就會收到龐雜的代辦清單,從情緒、學習到未來的成功等,需要處理的問題不勝枚舉,導致現在的父母雖然擁有過去的父母難以企及的專業知識,卻承受著無言的壓力,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毀掉孩子未來。

想像一下,當必須持續進行一個無論再努力都不滿意的工作,肯定會備感壓力。而且壓力造成的不安與憤怒,往往會在最小的一個環節被引爆。這也解釋了,為何父母常對孩子生氣的原因。

身心疲憊的父母會不自覺地向孩子發脾氣,或者因為對孩子不符期待感到失望,嚴厲地指責孩子。但之後,他們又會覺得對孩子動怒、帶給孩子傷害的自己是「壞媽媽」,而陷入自責。

儘管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但父母和孩子都不快樂。在父母心目中,只要對孩子有益,他們什麼都願意做。

可是,父母如果替孩子打理好一切,反而會抑制他們的成長。相反的,如果讓孩子身處適度匱乏的環境,他們就會努力填補不足,設法成長。我也不例外。

如妳所知,妳的外婆,也就是我的媽媽,是一九五○年六二五戰爭(或稱韓戰)爆發後南下的北方難民。

在幾乎沒有親戚可依靠、經濟狀況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六個兄妹接連出生。外婆既要照顧孩子,又要料理家務,還要工作賺錢,每天都忙到分身乏術。

外婆不知道、也不曾奢望現在父母所夢想的優質親子關係,即便如此,我們六兄妹仍健康長大,也從未埋怨自己的母親。甚至我們六兄妹反而因此互相照顧,建立更牢固的情誼。匱乏的環境,成了我們六兄妹的成長催化劑。

因此,大可不必為了自己不是「完美父母」,沒有提供孩子完美環境,而嚴厲地斥責自己。我們應該做的是,牢記「我不是好媽媽的罪惡感」對母親或孩子都沒好處。

畢竟孩子想要的不是一個有「好媽媽情結」的媽媽,而是真心喜歡自己的媽媽。

有些人說,自己沒有被父母愛過,所以不願意生孩子;也有些人說,最近養孩子要花好幾億韓元,但自己沒有錢,不能養孩子。

此外,很多父母一想到孩子可能會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受傷,就忍不住心痛。身為父母,這些擔心是必然的。

不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存能力,他們會透過父母的不足找到自己,創造自己的故事,或是當父母不在時,發揮自身的優勢。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 ,商業周刊,韓星姬著)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