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屁股痛,竟是「梨狀肌症候群」上身?一支影片教你自我檢測!3招伸展+4招預防,讓梨狀肌症候群遠離你!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3年08月01日01:00 • 吳孟瑤整理
梨狀肌發炎時除了會感到臀部深處痠痛外,也常會出現腿麻、腳麻等神經受到壓迫的症狀

52歲的林小姐,平常有跳有氧運動的習慣,某天看著Youtube的有氧教學,嘗試抬腿的動作,沒想到隔天突然覺得腰部疼痛,甚至一度腳麻。剛開始以坊間噴藥和藥膏處理,過了3個禮拜,症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疼痛面積越來越大,甚至連開車都覺得無力、無法駕駛。

就醫求診經過理學檢查後,被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除了吃藥,醫師也為她安排「超音波導引注射」,同時安排做中醫電針針灸,林小姐的疼痛才漸漸獲得緩解。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何宇淳表示,梨狀肌是臀部深處的肌肉,因為下方有坐骨神經通過,發炎腫脹時除了會感到臀部深處痠痛外,也常會出現腳麻、腿麻等神經受到壓迫的症狀。現代人久坐,或是運動突然過於激烈、髖部曾經受過傷等,都是梨狀肌症候群的好發對象。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臀部深處的一塊肌肉,人體有兩塊梨狀肌位於左右臀部。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新化分院骨科主治醫師李佳龍說,梨狀肌主要功能是協助大腿做外旋的動作,而次要的功能是當髖關節彎曲時,幫助髖關節做外展的動作,不論走路、跑步或爬樓梯,梨狀肌都會收縮以協助人體完成動作。

因為下方有坐骨神經通過,所以發炎時除了會感到臀部深處痠痛外,也常會出現腿麻、腳麻等神經受到壓迫的症狀;有時會與脊椎神經壓迫、臀肌筋膜疼痛等病症不易區分,或是同時出現。

人體有兩塊梨狀肌位於左右臀部

梨狀肌症候群常見症狀?

為何梨狀肌症候群被稱為現代人的文明病?李佳龍說,現代人的生活,一天中除了躺在床上睡覺外,很長的時間都是坐在椅子上,不論是坐著上班、坐著吃飯、坐著滑手機,長時間久坐的姿勢,很容易使梨狀肌沒辦法獲得伸展而過度緊繃,稍微一動就容易拉傷,拉傷發炎引起臀部疼痛,進而刺激下方的坐骨神經,引發坐骨神經痛,演變成梨狀肌症候群。

常見症狀有以下幾種:

1.臀部深處持續痠痛(最常見)
2.梨狀肌受到壓迫感到緊繃
3.臀部觸摸到腫塊或壓痛點
4.下肢無力導致走路跛腳
5.臀部大腿按壓有麻電感
6.大小腿和腳後部疼痛

梨狀肌症候群的好發族群?

根據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衛教資料,梨狀肌症候群好發在以下6個族群身上:

1.長時間久坐或蹲坐
2.平常坐的椅子過硬
3.習慣性翹腳、站姿不良者
4.過度跑跳或髖關節扭轉後的運動傷害、假日運動員
5.有過臀部挫傷、拉傷的患者
6.流行病學統計顯示,女性的好發機率會較高

梨狀肌症候群可以自我檢測嗎?

可以。疼痛科及復健科醫師何琨棟建議,可以透過髖關節的伸展動作,檢測自己是否有梨狀肌刺激坐骨神經的問題。

動作一:彎曲 + 內轉,將不舒服那一邊的腳跨過對側
動作二:內收,用手肘將腳往對側壓

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oITjubrgE

梨狀肌症候群如何治療?

梨狀肌症候群治療的目的在減緩梨狀肌的發炎緊繃,並解除神經受到的壓迫。根據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衛教資料,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急性期應適度休息,可口服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來降低不適感。必要時可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將藥物(局部類固醇注射或高濃度葡萄糖水)精準注射於受傷的梨狀肌以達消炎或刺激修復的效果,既安全且有效。

復健期可透過物理治療儀器進行深層熱療,並進行適當運動治療,包括梨狀肌及臀肌群的伸展牽拉治療、核心肌群訓練、改善薦髂關節活動度等,以強化骨盆與臀肌的穩定性與耐力。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主任徐新政表示,梨狀肌的解剖部位,相對於經絡循行會與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相關,可選擇局部穴位治療應用,如秩邊穴、環跳穴等,針刺有痠脹感即可。電針處置是加強作用強度,但也要視病人反應,過度的話,可能病人返家後痠痛感會持續。

梨狀肌症候群會自己好嗎?

當休息1~2天沒有逐漸改善,或恢復到一定程度後就持平了,無法再更進一步恢復時,建議可求助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

屁股痛一定是梨狀肌症候群嗎?

不一定喔!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門診曾遇過患者藉由理學檢查發現,梨狀肌伸展測試僅主訴輕微疼痛,但按壓時沒有壓痛點,該患者在身體前彎時會出現右臀疼痛,但沒有任何腰酸背痛等下背痛症狀,腰椎X光檢查顯示第五腰椎及第一薦椎之間隙較狹窄,綜合症狀及現有檢查判斷,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併神經根壓迫。

一個月後再安排磁振造影(MRI)檢查,確認為腰椎間盤凸出症,且無梨狀肌發炎腫脹之狀態。因此,當臀部疼痛但沒有下背痛症狀時,不一定是梨狀肌症候群。

如何預防梨狀肌症候群?

1.保持良好坐姿
久坐是多數上班族較難避免的,每次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建議養成時常走動的習慣,並保持正確坐姿,不僅可以預防梨狀肌症候群,也能增加腦部血液循環,提升工作效率。
2.避免運動過度、養成運動習慣勿成為「假日運動員」
有些人因為平時太過忙碌,沒有時間運動,每到假日,就想要一口氣把整周的運動量補回來,但這樣很容易導致臀肌及梨狀肌拉傷,甚至造成退化性關節炎,應該要平常就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並在每次運動前充分暖身,避免成為「假日運動員」。
3.臀肌鍛鍊
梨狀肌屬於深層的臀部肌肉,較難直接訓練,我們可以加強臀大肌、臀中肌、大腿後側肌,間接保護梨狀肌。訓練臀部肌肉不僅可以預防梨狀肌症候群,也能使膝蓋和髖部的動作更穩定,還能減少下背痛的症狀。

4招伸展,有效舒緩梨狀肌症候群

1.坐姿扭轉式
右腿打直,左腿彎曲,右手環抱左膝,上半身向左轉,停留5個呼吸後換邊。

2.仰躺跨腿
身體仰躺,其中一腳彎曲,另一腳的小腿橫放上去,雙手將彎曲腿慢慢往頭部方向拉,停留5個呼吸後換邊,要感覺橫放那隻腳的大腿有拉緊。

3.四足姿梨狀肌伸展
雙手撐地呈現跪姿,右腳放至左小腿上,身體往外側傾斜,一邊停留5個呼吸即可換邊。

4.收單腿
雙手撐地,單腳彎曲,收至緊腹部下方,骨盆不歪斜,上半身下壓,停留5個呼吸後換邊。如果骨盆無法保持與地面平行,大腿可離開地面,在大腿下方墊瑜珈磚、厚毛巾,重點在於保持骨盆不歪斜。

延伸閱讀

常久坐、翹腳,小心得「梨狀肌症候群」!腿麻、屁股痛找上門…快試試「4動作」伸展身體肌肉~

負責編輯:吳孟瑤
核稿編輯:林勻熙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