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臆球症」喉嚨有異物,找不出病因?醫:治療鼻涕倒流、逆流性食道炎助改善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4月08日10:28 •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常有病人抱怨喉嚨有異物的感覺,經過胃腸科和耳鼻喉科醫師詳細的檢查後,在消化道和喉部也都沒有什麼異常發現時,卻反覆發生這種不適症狀,很可能是「臆球症」上身。

現代生活的步調快速,許多人在下班、下課返家後,不外乎看電視追劇、上網、打遊戲,目的是為了想紓解心理壓力,實際上卻是讓身體更加的疲憊。往往熬夜深陷網路世界,翌日起床後精神不濟,再飲用含咖啡因或興奮性的飲料來提神…等。醫師表示,近幾年常遇到病人抱怨喉嚨有異物感,卻找不出真正病因,極有可能是罹患了「臆球症」。

事實上,這樣的惡性循環的生活模式,無異只是飲鴆止渴。年輕人或許身體上不會出現異樣,但是一旦步入中年,尤其是進入更年期的人,因為身體長期缺乏足夠休息,肌肉組織沒有適度的放鬆,就容易出現免疫系統失調,雖然疲憊不堪卻難以入眠,以及許多身體不適症狀。不同於工作或為了生存造成的「心理壓力」,這個是身體過度使用而造成的「身體健康壓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趙國卿指出,近幾年來在門診,常有病人抱怨喉嚨有異物的感覺,經過胃腸科和耳鼻喉科醫師詳細的檢查後,在消化道和喉部也都沒有什麼異常發現時,經常會診斷為「逆流性食道炎」、「鼻涕倒流」、「慢性咽喉炎」等。經過治療後,部分病人症狀緩解,但有一些病人還是又再發生喉嚨異物感,這樣的狀況很可能是「臆球症」找上你了。

根據統計,每一個人一輩子有46%的機會發生「臆球症」,在耳鼻喉科門診,大約有4%的病人有這個困擾。「臆球症」會發生在男性和女性,任何年紀的病人都可能會發生,特別好發在中年人身上。

「臆球症」患者常自覺有異物或腫塊卡在喉嚨

「臆球症」的病人會有一種自覺有異物或腫塊卡在喉嚨裡的感覺,有些病人也有脖子被束縛著的感覺,但是其實並沒有任何東西在喉嚨裡面,也沒有任何東西束縛頸部。這個感覺會時而存在、時而不存在,也不會影響到日常飲食。臨床上遇到這樣的病人,一般會先考慮耳鼻喉科的問題,例如鼻咽癌、咽喉炎或者是甲狀腺腫大;接著就是胃腸科,安排胃鏡檢查確認是否有胃食道逆流或食道腫瘤的問題。因為這樣的病人都是做了許多的檢查,也查不出什麼器質上的病灶,最後常會被認為是有心理或精神上的狀況。

壓力大、鼻涕倒流的病人會加重「臆球症」

造成「臆球症」真正的原因,目前仍然不清楚。有一些研究認為,因為負責吞嚥的肌肉群在做吞嚥動作時,有一部分肌肉收縮,同時有一部分肌肉放鬆,如此協同配合才能達成協調的吞嚥動作,而「臆球症」的病人因為喉部應該要放鬆的肌肉群並沒有適當的放鬆,才會產生喉嚨緊縮的感覺。另外有一些學者則認為,是因為胃食道逆流使胃酸回流到咽喉部,才會引發喉嚨有異物的感覺。而統計發現,有一大部分「臆球症」的病人,生活上的壓力會使症狀更嚴重;另外,同時患有鼻涕倒流的病人也會加重「臆球症」的症狀。

通常出現喉嚨異物感這樣的困擾時,人們很容易會煩惱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病症,尤其會擔心是癌症。一般來說,「臆球症」是一種功能性的疾病,但是必須和吞嚥疼痛和吞嚥困難做區分。「臆球症」的症狀經常來來去去,也不會造成吞嚥疼痛或困難的狀況,不過如果是器質性的疾病,則可能造成吞嚥疼痛或困難,症狀也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在門診,耳鼻喉科做鼻咽內視鏡檢查,可以排除鼻咽癌;而胃腸科醫師安排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就可以診斷食道是否有器質性的病灶。臨床上「臆球症」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檢查來做診斷,主要仰賴醫師仔細的釐清病史,並且經由各項檢查排除其他的器質性疾病,才能確定診斷。

「臆球症」確診後3大治療方向

第一,治療「鼻涕倒流」:

如果懷疑有鼻涕倒流,應該要盡量避免過敏原,使用適當的鼻噴劑來控制。

第二,治療「逆流性食道炎」:

一般建議病人不能抽煙,不能喝咖啡、茶、酒、汽水等刺激性的食物,並且使用質子阻斷劑的胃藥來抑制胃酸的分泌。研究發現,即使病人沒有診斷有逆流性食道炎,使用質子阻斷劑的胃藥,也有1/3的病人臆球症的症狀會獲得改善。

第三,治療「壓力」:

使用質子阻斷劑治療2個月後,症狀沒有改善的病人,可以在睡前使用低劑量的抗憂鬱藥,或者是Gabapentin這個藥物。Gabapentin主要是用來治療神經痛,例如帶狀皰疹造成的神經性疼痛,除了可以治療神經痛外,它的副作用就是頭暈和昏睡。對於使用質子阻斷劑治療無效的病人,再加上這2種藥物後,大多病情都可以改善。其實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2種藥物的使用,也就是要讓病人身心好好的休息。

前人的經驗已經告誡我們:「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人類的身體,需要規律的活動和作息,休息時間到了,就是需要放下手上的工作和活動,放下電腦、手機、遊戲…等,也不該再使用提神飲料來製造精神奕奕的錯覺和假象。不能在意志上自以為不累,就繼續任性的使喚、操勞自己的身體。不管是工作或娛樂,壓力和情緒…等,要能坦然放手可以說是最不容易的,但是若沒能適時適度的放下,人們犧牲的永遠都是休息和自己寶貴的身體健康。

趙國卿提醒,在現代文明生活下,如何善用自己的體力和時間,是每一個人都該認真思考的。工作、娛樂、休息,三者必須要妥善的分配,千萬不要隨意犧牲自己休息養生的時間,減輕了心理的壓力卻增加了身體健康上的壓力。好好善待自己的身體,「臆球症」才不會趁虛而入!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找不出病因,恐自律神經失調?中醫:體內陰陽失調惹禍,必按3大耳穴養心安神

華人健康網(台灣)

便祕拉不出來好困擾?便祕7大成因中了嗎?營養師教你6招預防便祕

華人健康網(台灣)

肝不好易失眠,脂肪肝也上身!營養師揭:護肝3大關鍵、吃地中海飲食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春夏祛濕|濕熱、濕寒 祛濕方法大不同!4種不同濕氣重類型+調理花茶

am730

帶小孩出門壓力大? 調查揭真相:民眾最反感的是「這件事」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風3年左腿無力竟能再動!「這1非侵入式療法」助她重拾希望

am730

癌症連43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2類癌死亡率上升 自殺時隔14年回榜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餐地雷大公開!營養師:一顆飯糰熱量抵一個便當

中天新聞網

他狂甩10公斤「性行為困難」仍難解 醫:僅能改善外觀

中天新聞網

腎功能退化如60歲!40歲男戒油炸食物3月後大逆轉

中天新聞網

第四期攝護腺癌不用放棄! 新一代放療技術助慢性病長者減輕負擔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頭昏腦脹睡不好是長新冠?最長可持續一年?醫生教4招改善症狀

am730

上班族當心!研究:壓力讓人飄「韭菜味」還會傳染焦慮

中天新聞網

台灣性工作者與跨性別族群愛滋防治 被忽略的真實需求

NOW健康(TW)

林芳郁罹失智5年 兒林之晨談父:是最接近完人的人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小便有泡揭腎病危機!醫提醒「這些人」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am730

偏頭痛反覆發作怎麼辦? 醫師揭「藥物+非藥物」治療對策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怕吵孩子」炒菜不開抽油煙機 年輕媽咳半年罹肺癌末期

中天新聞網

林芳郁基金會成立!石崇良:是第一個在急診看病的教授

中天新聞網

飯前喝湯助減重、控制血糖!玉米濃湯、火鍋湯底要避免

中天新聞網

保住髮絲要留心 毛巾搓頭傷髮質 3種乾髮方式更護髮

am730

堅信自己遭蟲子纏身?皮膚醫解析何謂「妄想寄生蟲病」 家屬陪伴是治療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翻轉神經多樣性孩子人生! 「生活導師」幫助健全發展

NOW健康(TW)

指甲有黑線是癌症?寬度逾0.3公分、顏色不一快就醫

中天新聞網

常吃加工食品傷身 恐摧毀「細胞發電廠」粒線體

中天新聞網

70歲婦失眠又記憶力變差! 醫揪出背後真相竟是失智前兆

台灣健康醫療網

調查:擔憂視力健康 卻只有三成人定期檢查!醫籲加強預防、及早治療

am730

婦肛門出血誤將直腸癌當成痔瘡 基因檢驗成功救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兒童疾病】幼兒腳掌又肥又厚 是否患上扁平足? 4個簡單方法自行評估 年齡是最大關鍵

MamiDaily

衛福部擴大5大癌症免費篩檢服務 符合資格對象1次看懂

NOW健康(TW)

統一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 幫助病人照護與醫療零隔閡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安眠藥年吞9億顆!這5種食物正在害你失眠:地瓜、甜食上榜,營養師教你不靠藥物也能睡得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經期到特別易暴飲暴食?醫生教3招調整食慾

am730

罹失智症5年!妻曝林芳郁「病後恐慌」:不出席新書發表

中天新聞網

百歲人瑞急性主動脈剝離 靠「這招」挺過高風險手術、成功保命

am730

快測試!做不到「坐下起立」動作 死亡率暴增6倍

中天新聞網

清醒腦刺激手術助攻帕金森氏症 十年帕友重拾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年健身|減低關節壓力 3個安全有效三頭肌訓練方法

am730

台味早餐害腦袋當機!專家曝地雷組合:燒餅、油條、米漿

中天新聞網

夏季爽吃生魚片、沙拉?營養師解析4大類生食風險 別把寄生蟲也吃下肚!

台灣健康醫療網

指甲邊緣肉刺為雙手太乾、操勞的訊號 硬拔恐致甲溝炎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