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眼球都會生癌症!(一)4歲下幼兒好發1眼癌丨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3年12月19日07:04 • 發布於 2023年12月19日07:04

你沒有看錯,其實眼睛也會生癌,眼球內不同部位會有不同癌症出現,處理手法亦不一樣,今期先講視網膜的癌症。
視網膜的癌症,大多指視網膜母細胞瘤,事實上,它是一種較罕見的癌症,通常出現在小童身上,大約有四成患者兩眼都出現腫瘤,此病常見於一至四歲的幼兒,如果在病發初期診斷出來,治癒率高達九成。成人很少患有這種癌症。

治未病-醫癌專科-抗癌先鋒-眼癌-視網膜

網膜母細胞瘤成因與症狀

這種病的成因仍未有定論,有四成病例顯示與遺傳有關。這些患者的雙眼都出現腫瘤的機會比較大,而他們的下一代亦有一半機會患同樣病症。其餘六成病人所患的視網膜細胞瘤屬偶發性和非遺傳性。

治未病-醫癌專科-抗癌先鋒-眼癌-視網膜

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斜視及瞳孔異常,例如瞳孔遇光變白,也有像貓眼般折射光線,眼睛紅腫,眼痛,眼睛出血,虹膜(眼球有色部分)顏色不一,以及瞳孔遇見光線時沒有縮小,視力轉差或眼睛發炎等等。癌細胞一般會長時間集中在局部位置,但在發病後期,癌細胞可能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例如骨骼、肺部、肝臟等等,因而引起其他病徵。

網膜母細胞瘤診斷與治療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診斷比較簡單,毋須透過組織檢查來診斷,因為腫瘤的臨床表現十分明顯,可採用較直接的方式診斷,例如磁力共振和電腦斷層掃瞄等等。

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方法,取決於腫瘤的體積,位置,擴散程度和幼童自身的健康狀況。基本原則是儘可能保存患者的視力,普遍的治療方式包括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激光療法、冷凍治療和手術切除等等。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癌症關注月

謝耀昌醫生
香港臨床腫瘤科醫生

•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 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
•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 港怡醫院臨床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
• 聖保祿醫院臨床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

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中醫4大療法治坐骨神經痛 筋骨失養可靠敷貼針灸通經絡

新城八大家

新城健康管家 | 電療能有效治療抑鬱? 藥物依從性影響成效

新城八大家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每年上千人截肢!糖尿病足潰瘍別輕忽 醫教你預防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女生愈來愈易罹癌?醫生揭背後7大關鍵原因+4招自保

am730

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專家呼籲:學習陪伴、獲得助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孩子沉迷短影音罵了也沒用?醫:2點判斷是否已「成癮」 籲親子攜手面對

am730

肌力訓練|ATG分腿蹲增彈跳力 保護下肢關節一招搞掂

am730

健檢正常1年半後變肺癌末!醫:小細胞癌1月增長2倍速

中天新聞網

搔耳朵就能延緩老化?專家:「這方法」臨床顯示更有效

康健雜誌

隋棠、鄭秀文不當紙片人!瘋重訓增肌,幾歲開始都不晚

康健雜誌

房屋出現這種裂痕就要小心!餘震不斷必做8件事

康健雜誌

機械手臂手術應用再突破 完成高難度連枷胸修復

台灣健康醫療網

荔枝控注意!她一天吃百顆急送醫 醫:每次勿超過15顆

中天新聞網

台灣愛滋感染連6年下降!疾管署推「篩檢試劑」免運費

中天新聞網

中風並非休止符!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突破復健瓶頸

NOW健康(TW)

三角肌訓練|肩部在家運動 米包取代啞鈴

am730

HPV感染風險不分男女! 9月起國二男生也能公費接種

NOW健康(TW)

維他命C愈酸愈高? 營養師揭20種水果維他命C含量

am730

68歲奶奶下背痛到坐輪椅!醫揪出鏈球菌感染骨髓炎

中天新聞網

孕婦罹患罕見心臟疾病險送命 搶救10天母子均安、順利出院

台灣健康醫療網

醫院遭控「心跳未停就摘器官」?器捐中心:程序合法

中天新聞網

7旬婦健檢揪出0.6公分腦動脈瘤 微創手術排除中風危機

NOW健康(TW)

婦癌權威王鵬惠:「想餓死癌細胞?當心先餓死自己!」抗癌3招必做

Heho 健康(台灣)

老翁前列腺肥大轉惡性 精準影像融合活檢技術助攻揪出癌

am730

長庚新突破!1滴血10分鐘就知道是否鉛中毒

中天新聞網

英國37歲歌手Jessie J罹患乳癌!8個常見「乳癌症狀」請注意!乳癌前兆、自我檢測、診斷治療方法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走路不穩、記憶變差可能不是老化 醫提醒警覺中老年人「常壓性水腦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

腰痛穴位|中醫師教腰陽關穴/委中穴/腎俞穴等五大位置按摩自救

am730

揀啱先好食 原型食物營養價值高 助護關節保健康

am730

健檢驚見腎上腺意外瘤? 醫師解析檢查、追蹤、治療方式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癲癇發作不只全身抽搐? 醫揪嗅覺異常等5大常見症狀

NOW健康(TW)

隔絕外界噪音享受音樂 小心降噪耳機招聽覺障礙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貴婦打牛奶針昏迷仍未醒!衛生局重罰25萬移送醫師懲戒

中天新聞網

肝癌年奪7700命!八旬婦靠「射頻燒灼術」助脫險

中天新聞網

有狐臭不自知讓人默默遠離 「清新門診」免動刀助擺脫社交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仙草】仙草愛玉可治便秘?醫生教你如何解決困擾!

高燒 Gofever

大學眼科微創近視雷射助攻 王齊麟、陳詩媛相看兩清晰

NOW健康(TW)

瘦瘦筆「胰妥讚」竟能助雄風 研究曝:小弟弟長度增10%

中天新聞網

「壞膽固醇」成心血管疾病推手!快了解血脂控制目標 及早落實初期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只幫助排便 每天喝「優格」穩定血糖又能燃燒脂肪

中天新聞網

闌尾癌年輕化 美國X世代與千禧世代確診率飆升4倍

VOCO News

疾管署急縮疫苗間隔,竟藏「風險警訊」?醫曝4類人不適合施打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