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一畢業就等於失業? 美國調查列出十大畢業後前景最差的學科 藝文學系佔半數

虛詞.無形

發布於 2024年11月07日02:53 • 虛詞編輯部

《CNBC》報導,美國金融公司Bankrate就根據畢業後的薪金、失業率等數據,列出大學畢業後前景最差的10個大學科,按排名先後順序為:工作室藝術(Studio arts)、視覺和表演藝術(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戲劇和劇場藝術(Drama and theater arts)、雜項美術(Miscellaneous fine arts)、美術(Fine arts)、臨床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圖書館學(Library science)、電影、錄影與攝影藝術(Film, video and photographic arts)、通訊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其他不常見外語(Other Foreign Language),當中藝文學科佔半數。

報導指出,美國教育統計中心(NCES)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齡25歲至34歲的年輕人中,擁有大學文憑者的月薪中位數為5500美元(港幣約4.3萬元),而高中畢業生的月薪中位數則是3480美元(約港幣2.7萬元)。「工作室藝術」和「視覺和表演藝術」科系的畢業生,月薪中位數只有3300美元(約港幣2.6萬元),低於高中畢業生,且失業率高達4.6%,被評為最不具價值的大學科系。

「學位貶值」是全球現象,香港亦不例外。據2022年由政府統計處所做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報告》顯示,以2018年價格計算,2019年20至24歲、擁有學士學位的「95後」(1995至99年出生者),平均月入僅1.8萬元,較1994年20至24歲同等學歷「70後」月入的1.94萬元,減少約7.2%。研究同時發現,本港過去20年大學學歷勞工供應不斷增加,惟從事低技能職位的大學學歷勞工亦不斷上升,單是2018年,近17%大學學歷勞工從事低技能職位,創歷史新高,反映大學學歷貶值的情況持續。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分析指,當大學生數量增加了幾倍,而經濟結構和就業市場未能追上人力發展,大學生只好流入低技術的就業市場,帶動月入中位數下滑,「現在碩士畢業都可能做clerk(文員),若按照大學生和相配套的高技術職位計算,他們的月入可能並沒有下降。」

從《CNBC》報導的數據中,第二個可觀察到的現象就是藝文科系對社會結構而言需求偏低,易言之,即當今世代中的社會需求普遍「重理輕文」之現象。在吉見俊哉之著作《廢除文科學部的衝擊》中提到,日本自1940年頒布《科學動員實施計劃綱領》開始,政府有七成的研究補助經費撥歸理工科所有,這個結構比例一直延續到當代亦是如此。自戰後,世界各國的目標轉向經濟發展,大量理工科目的畢業生被輸送至社會上,各國得以實現快速的經濟成長,轉型為資訊社會。

如今進入智能時代,虛擬經濟、人工智能、電動機械等產業成為科技發展的主要方向,當中的研究成果可以帶來更直接、更客觀的經濟效益和預期成果。相較之下,藝文產業的公共屬性及社會文化價值所帶來的影響則較難以被量化,亦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到其成果。產業規模有限、藝文從業人員保障不足、失衡的供需關係,讓相關學系的畢業生普遍需要面臨畢業後沒有直接對應的專門職業的難題,此亦是導致藝文產業畢業生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在平田織佐之著作《藝術立國論》中,他以身為一名劇場工作者的經驗出發,結合對於教育領域的涉略、法規賦予的文化權、產業結構變遷的統計資料等等,來探討藝術對於區域社群、國家經濟的貢獻,論證國家與民間都應該更加重視藝文產業未來的發展。其中兩點可以回應藝術在當今時代下的作用:一、藝術具有公共性。平田織佐認為,藝術與宗教一樣可以予人心靈安定、調和嘅人生活與社會生活,並帶給人包容異己經驗的勇氣,是社會無形的文化財產;二、藝術亦實存的功能,透過藝文場域,存在差異的人們可以在其中相遇、交流、溝通、理解彼此,藝文場域提供一個創造共同體的機會,使個體產生歸屬感。在宏觀的經濟角度出發,藝術本身是一種持續性活動與技術的積累,是作為一種資產,在全球化的消費語境下,為國家或區域特色創造服務的價值,更提供衍伸其他經濟價值的可能性。

「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 Dead Poets Society(1989), dir. Peter Weir

▼Follow 虛詞.無形
Website: http://p-articles.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ormless.particles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拼命賺錢半輩子,才發現幸福比錢更重要!侯昌明:中年後為了自己,要捨得花錢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暑假好去處|香港街市設街市小CEO訓練班 免費玩4大活動 街市遊學團/學做小店長

am730

卡樂 B 全新「香烤魷魚味波浪薯片」登場,夏日必搶海味零食震撼登場…

KONGGOK | 港角

「優遊」演藝學院伯大尼古蹟校園

HKAPA 香港演藝學院

九龍灣MegaBox夏日放電樂園 巨型充氣彈牀、充氣消防車|好去處

明報

從母胎單身到戀愛高手!跟著Netflix戀綜《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解鎖5個讓人心動的戀愛技巧

Styletc TW

新店關注組|比利時朱古力大師Pierre Marcolini 正式登陸香港ifc商場

am730

眼睛健康|電腦+電話傷眼!調整屏幕距離等5個辦公室護眼妙招!

am730

Opanchu Usagi褲褲兔首次登港 皇室堡/ The ONE設10大打卡位 必影大熱洗衣機拍照場景

am730

暑假好去處|韓國人氣品牌角色Choigosim崔高興首登港 設6大打卡互動區 3米長小熊/巨大化人生四格

am730

【享受假期】樂仔帶你輕鬆放暑假

Supermami

LABUBU X GODIVA聯乘甜品登場!即睇新品MENU+開賣日期

香港人遊香港

KFC全新「開心果脆粒葡撻」登場 開心果果醬+脆粒雙重滋味 $14.5就試到!

am730

把自己過好,是從整理過程中,了解自己、關心自己!款待、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身邊人的祝福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颱風韋帕|打風零食推介 粟米湯/南乳餅/威靈頓牛柳味薯片/日本美味棒

am730

颱風韋帕|雞蛋/椰菜花/蕎麥麵等儲糧之選 南瓜可放一個月│打風食物

am730

貓咪碰到錫箔紙…腳宛如裝了彈簧 踏上去瞬間彈飛

Styletc TW

颱風韋帕|打風同小朋友做咩好 6個家中活動消磨時間/增進親子關係

am730

CheckCheckCin 朝夕米水升級配方全新回歸 現代人輕鬆養生

am730

YOHO MALL韓國治癒系小狗聯乘盛夏活動

癒報 Healpy Post

HOKA Rocket X 3競速碳板鞋 輕盈回彈強【短片】

明報

室內晾衫方法|潮濕落雨天活用報紙、衣架 衣物無噏味!

am730

我想跟你一起虛度時光:評《虛度年華》

虛詞.無形

2025香港書展好書推介 無秩序編輯室疾風知勁草之選

虛詞.無形

貓咪窒息的愛! 讓牠備感「鴨」力

Styletc TW

3COINS旗艦店希慎開幕 10款必入廚具/收納/家居好物 仲有香港限定產品(有片)

am730

【LINE你睇】讓各式貓咪花紋塗上指尖 日牌uka貓咪漫步系列指甲油回歸

LINE TODAY

打風預防措施|天文台6招應對8號風球 消防處教你爆窗要點做

am730

西沙GO PARK人寵同樂夏水禮 巨型水池+體藝工作坊玩轉暑假

Yellow Bus黃巴士

Samsonite X Vexx C-lite行李箱 為每段旅程增添藝術色彩

am730

一次成功!柔嫩又充滿蛋香的「焦糖烤布丁」

iCook 愛料理

鹹香美味的便當菜~日式肉燥

iCook 愛料理

2025 香港五大豆腐貓砂推薦比較 | 哪個品牌最好用?貓奴必看選購指南

男士通信
影音

書展零食世界 買鹹甜零食、掃街小食

田中小太郎
影音

芋泥肉鬆格仔餅🧇好欣賞佢個名🤣公屋富芋🍠

snappy_hk

川菜粵菜館 晚市全單8折🍚🥢 [ 三希樓 ]

konglui.food 港女食好西
影音

全港最有創意甜品?!🍰自己蛋糕自己畫

Get Set Eat

脆爽香甜~涼拌大頭菜

iCook 愛料理

大角咀品嚐潮式鮑魚意大利飯 全日早餐有心思有誠意

lastbitematters

【ELLE Gourmet】釀酒師的鱈魚 鮮味法式風情食譜

ELLE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