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腎上腺瘤無法預防可致肌肉壞死 兩類高危人士易招中風甚致死|養和醫院微創及機械臂手術拓展主任、外科專科醫生李家驊醫生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3年11月02日01:30 • 發布於 2023年11月02日01:30

腎上腺出現腫瘤,有機會影響荷爾蒙分泌,引致高血壓及血鉀低,令肌肉無力甚至壞死。通過手術把腫瘤切除為腎上腺瘤主要的治療方案,那麼腎上腺手術可否以微創進行?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高血壓-腎上腺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微創及機械臂手術拓展主任、外科專科醫生李家驊醫生講解腎上腺瘤。我們經常聽到當人緊張的時候,腎上腺素便會上升,影響身體不同的地方,這跟腎上腺瘤有關係嗎?
醫生:腎上腺是位於腎臟上方,是一個呈三角形的內分泌腺體,負責分泌三種主要的荷爾蒙包括負責控制血壓的醛固酮(Aldosterone)、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Cortisol)及多巴胺的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腎上腺負責調校身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糖類蛋白質代謝、血壓和心跳的穩定等。雖然腎上腺的體積只有姆指般大,但製造的荷爾蒙分泌足以影響全身所有系統的運作。
腎上腺瘤其實並不罕見,一般可分良性和惡性,每一百人當中便有五個人患有腎上腺瘤,幸好大部分都屬良性,當中具功能性的腎上腺腫瘤,包括康氏症(Conn’s syndrome)、庫欣氏症候群 (Cushing’s syndrome)、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會按荷爾蒙分泌的多少引發各種徵狀如頭痛、尿頻、肥胖、電解質不平衡、高血壓等;而非功能性的腎上腺腫瘤因為並不會分泌荷爾蒙,大多是在患者進行身體檢查時才被發現。惡性腫瘤則多數是因癌症轉移引起,如淋巴癌、肺癌、乳癌較常見。其他包括黑色素細胞瘤、白血病、腎臟癌、卵巢癌亦有機會誘發腎上腺瘤。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高血壓-腎上腺

主持:香港很多人都患有高血壓,但甚少會意識到這跟腎上腺有關,可否解釋一下腎上腺素如何影響血壓?
醫生:腎上腺自身分泌過度活躍,會導致荷爾蒙分泌失調而引致血壓高。當醛固酮過高,便會引致血鉀低及血壓飆升、四肢乏力,病人會以為只是疲倦而已,不會察覺到有問題。如患有高血壓的病人比較年輕,醫生便會在檢查血液時留意醛固酮的水平,從血液檢查的指數找出原因。
主持:除了於早期會被誤以為是普通高血壓的病徵,還有沒有什麼病徵要留意可能與腎上腺瘤有關?
醫生:患有嗜鉻細胞瘤的患者會分泌大量荷爾蒙,包括在害怕時會大量釋出腎上腺素(Adrenaline)而令血壓突然飆高,並同時出現劇烈頭痛、盜汗、嘔吐、心跳加速、肚痛,有時甚至會出現血糖過高,這些都是比較緊急的情況,必須多加留意。至於皮質醇過高的病人會出現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的病徵,除了高血壓和肥胖,臉部也會浮腫,部分患者的頸部會積聚贅肉。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高血壓-腎上腺

主持:除了從病徵上判斷有沒有患上腎上腺瘤,病人應進行什麼檢查?治療方法又是什麼?
醫生:當病人出現病徵,特別是血壓突然飆高、低鉀等,醫生可安排驗血檢測其血液中的荷爾蒙水平,若腎素(Renin)和醛固酮水平等偏高,可以透過超聲波、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作進一步診斷有否患上腎上腺瘤,以及腫瘤的大小。大多數良性功能性腎上腺腫瘤都可以經由手術切除。
主持:切除腎上腺瘤的手術都是以微創為主嗎?
醫生:現時腎上腺瘤都主要以微創手術進行,手術程序其實與傳統開刀手術是一樣的。微創手術的好處是不用開肚,醫生一般會在患者的上腹開三個小傷口,利用微創導管把腫瘤切除,減少對身體的創傷。另外,醫生在進行微創手術時可從大屏幕上看到清晰的立體三維影像,更準確地切除腫瘤;還有新型的手術儀器具備高效的止血功能,在切除腫瘤的同時可同步止血,減少傷口流血。

主持:腎上腺瘤在切除後會容易復發嗎?
醫生:切除腎上腺瘤手術其實是把整個腎上腺切走,人體有兩個腎上腺,當切除其中一個後,另外一個腎上腺也有機會出現問題,但暫時臨床所見復發的機會很微,而且大部分病人在手術後也會痊癒。
主持:腎上腺負責分泌多種荷爾蒙,如手術後只剩下一個腎上腺去維持日常生活會有影響嗎?
醫生:切除一邊腎上腺後對患者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不論是兩個或一個腎上腺也可做到同樣功能,即使少了其中一邊,另一邊腎上腺可補充身體所需的荷爾蒙分泌,所以沒有太大問題,不過因為餘下的腎上腺工作量提升,其體積有可能會變大一點。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高血壓-腎上腺

主持:惡性腎上腺瘤某程度上是因癌症轉移所形成,那是否要先處理原發的癌症才去治療腎上腺瘤?
醫生:如原發性癌症只擴散至腎上腺而沒轉移至身體其他地方,建議最好先進行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然後才繼續治療原發性癌症或其他位置的腫瘤。
主持:是否多注意日常生活便可預防腎上腺瘤?
醫生:腎上腺瘤是沒法預防的,但患有高血壓及肥胖的人士患上腎上腺瘤的風險較高,因此應提高警惕。
主持:如果延誤治療腎上腺瘤會有什麼後果?
醫生:血壓太高容易引致中風、有機會出現心肌梗塞,甚至死亡。
主持:今晚很感謝李醫生跟我們分享了有關腎上腺瘤的知識,下次有機會再談,再見。

查看原始文章

評《施政報告》改善精神健康服務之策 專家:個案經理阻得住悲劇發生?

新城八大家

舞蹈老師力推3大減腩操 每日1分鐘5個月減X磅

新城八大家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衛福部最新十大死因公布 癌症第一 女性失智與衰老躍進前十大

Heho 健康(台灣)

剩飯別急著放冷藏! 譚敦慈:趁熱直接冷凍口感媲美現煮

中天新聞網

駕駛中低血糖怎麼辦? 藥師教你「這樣做」守護行車安全

台灣健康醫療網

睽違14年!自殺破4千人重返十大死因,15~64歲全面上升,制度哪裡出了問題?

康健雜誌

睡前喝什麼不失眠?營養師推薦4款助眠飲料、避吃4種焦慮食物

康健雜誌

網紅大胃王狂食唔肥?暴飲暴食隨時冇命?

新城八大家

12大身體指標,提醒你水喝夠了沒

康健雜誌

肛門出血當痔瘡!台中婦肝臟一照「一堆腫瘤」 直腸癌轉移

中天新聞網

避免掉體重!抗癌飲食3大重點 熱量、蛋白質與抗氧化

NOW健康(TW)

苦瓜不能和甚麼一起吃?了解功效及禁忌!(附食譜)

am730

常吃外賣可致胃癌 發病率年輕化 醫生教3招防癌

am730

不抽菸、不煮菜!40歲女從小住火力發電廠附近罹肺腺癌

中天新聞網

畢業求職季近視雷射需求增 選對近視雷射還要提早評估

NOW健康(TW)

髮量少、易斷裂、老是掉頭髮?營養師揭「5大飲食地雷」讓頭皮髮質拉警報:這樣吃養出強健髮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腦中風別錯過黃金期! 「中醫針灸+中藥調理」助加速復原

台灣健康醫療網

178公斤男擺脫病態性肥胖!機械臂助攻減重、慢性病大幅改善

am730

冷氣病症狀|喉嚨痛咳嗽點算?幾招助你緩解頭痛

am730

消委會泥膠|家長注意!3款泥膠/黏土含致敏防腐劑,1款超標11倍,或令兒童皮膚過敏!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不靠吃藥也能穩定血壓!中研院士林昭庚的養生逆轉法

Heho 健康(台灣)

15%香港人有灰甲問題!運動人士是感染高危族?藥劑師公開灰甲自救攻略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夏天飲水不足易中暑 更令「1疾病」有機會復發

am730

消委會眼影|逾8成眼影含致敏重金屬,皮膚或受刺激發炎!僅2成產品獲5星滿分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台灣再辦國際護理大會! 護理師爆衛福部臉書:血汗壓榨

中天新聞網

學齡前兒童發展遲緩怎麼辦? 職能治療師用「遊戲」助學會表達與合作

台灣健康醫療網

足膜非人人能用 酸性成分不適合皮膚敏感、糖尿病患者

NOW健康(TW)

血液透析通路影響洗腎效果、生活品質!醫師分析常見通路及「新選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揮別診所刻板印象!生髮專科結合「寵物友善」 打造療癒就診體驗

台灣健康醫療網

【瓜】夏天想健康降溫?推薦消暑必吃4種瓜!

高燒 Gofever

30歲冷氣師傅罹「嚴重氣喘」頻送急診 生物製劑治療半年讓他成功復工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男生睡的枕頭、床單「發黃變髒」 醫揭原因:不是沒洗澡

中天新聞網

面對網路霸凌怎麼辦? 記住「5步驟」幫助你自保與紓壓

台灣健康醫療網

56歲男泡泡尿揭腎病危機! 醫提醒「這些人」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走路不穩、記憶變差可能不是老化 醫提醒警覺中老年人「常壓性水腦症」

am730

痛風不只是吃太好!日本研究:胰島素、尿酸代謝才是元凶

中天新聞網

氣喘高風險兒愈來愈多 北市聯醫啟動「3大措施」協助早期發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室內外溫差10度恐害腦中風!婦女、慢性病患更危險

中天新聞網

廚房煮飯毒過二手煙 只開抽油煙機不夠?醫生教3招降致癌風險

am730

鼻毛竄出別輕易拔除!臉上「危險三角區」恐引發嚴重感染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患開車必看!當心低血糖症狀 血糖監測了再上路

NOW健康(TW)

日本青汁保健效果好?營養師:營養價值高但空腹喝恐傷胃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