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安樂死|英國八旬夫婦攜手赴瑞士安樂死,成全球合法攜手走向生命終點首例:我們二人度過漫長、幸福、健康、充實的生活,現在我們已經年老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更新於 2024年09月12日10:01 • 發布於 2024年09月12日10:01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安樂死|生同衾,死同穴。英國八旬夫婦攜手赴瑞士安樂死,成全球合法攜手走向生命終點首例。近日,來自英國薩福克郡的一對八旬夫婦Peter(86歲)和Christine Scott(80歲),成為全球首例攜手赴瑞士安樂死的夫妻。這對結婚46年的夫婦,因妻子Christine患上早期血管性失智症,決定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保持對生活的控制。撰文:CK@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Facebook

安樂死|英國八旬夫婦攜手赴瑞士安樂死,成全球合法攜手走向生命終點首例:我們二人度過漫長、幸福、健康、充實的生活,現在我們已經年老

妻子Christine在數周前被診斷出患有早期血管性失智症,這種疾病會逐漸侵蝕她的記憶和認知能力。面對這一殘酷現實,育有6名兒孫的夫妻倆,在家庭會議上表示對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缺乏信心,擔心無法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加上年輕時曾任護士Christine,在職業生涯中照顧過許多失智症患者,所以她希望堅持要保持對自己和生活的控制,而選擇安樂死。

安樂死英國八旬夫婦

因為「安樂死」在英國是非法,為了實現這一願望,Peter和Christine決定前往瑞士,使用一種名為「Sarco」的膠囊艙進行安樂死。這種膠囊艙由澳洲安樂死倡導者Philip Nitschke開發,通過迅速降低氧氣水平並維持低二氧化碳水平,創造出一種平靜的死亡條件。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使用者在氣密環境下迅速失去知覺,最終在非窒息、非恐慌的情況下寧靜離世。

安樂死英國八旬夫婦

在與子女商量後,這對夫婦申請了「Sarco」膠囊艙的雙人版,成為英國首例。開發者Philip表示:

「雙人版使用的膠囊艙與單人『Sarco』的操作原理完全相同,但只有一個按鈕,他們可以決定誰來按動它,然後他們就能互相握住對方,其中一人按下按鈕。」

雖然子女們不認同父母的決定,但最終選擇尊重他們的選擇。Peter表示:

「看著Christine的心智能力慢慢退化,我的身體也在衰退,這對我來說很可怕,但我會照顧她直至我無法做到。她在職業生涯中照顧過很多失智症患者,因此她堅持要保持對自己和生活的控制。輔助死亡給予她機會,我不想在沒有她的情況下繼續生活」。

安樂死英國八旬夫婦

Peter對於妻子的決定,亦表示相隨而行:

「我對她說過,『你作出決定,我會和你在一起』。死亡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問題,我只是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說『希望稍後能見到你』。我們二人經已度過漫長、幸福、健康、充實的生活,現在我們已經年老。看著她精神狀況愈來愈差,而我自己的身體亦不斷衰退,這對我來說是可怕的,而我也不想在失去她後繼續生活。」

安樂死問題多年來一直引起爭議。瑞士是全球少數允許在合法條件下安樂死的國家之一。Peter和Christine的選擇引發了對安樂死合法化的討論,他們希望自己的行動能夠推動英國對安樂死的重新審視。Peter直言外界可能不明白他們的感受:

「我感到非常沮喪,在英國做不到安樂死。看看替代方案,老年疾病獲得及時NHS治療的機會似乎相當渺茫,情況最終只會變差及痛苦。我不希望被人護理,不想躺在床上流口水、大小便失禁,我不認為這是生活。最後可能更由政府突然介入,拿走你一生的積蓄和房子,去支付這一切費用。」

Peter及Christine夫婦倆表示,會等待今年稍後推出的雙人版「Sarco」生產完成,目前他們正在處理申請所需的文書工作。而二人希望死後被火化,並將骨灰運回家中當地教堂的墓園。Christine亦已透露她已計劃生命最後數天的安排:

「我想和Peter一起去瑞士阿爾卑斯山的河邊散步,最後的晚餐會吃一盤漂亮的魚,並享用一瓶Merlot紅酒。」

認知障礙症(Dementia),又稱為「腦退化症」或「失智症」,被歸類為具有多種形式或亞類的神經認知障礙,屬於腦部疾病的一種,患有腦退化症的患者因其腦細胞死亡速度比一般老化的情形更嚴重,令其腦功能嚴重衰退,可導致患者的思考能力、記憶力及行為等心智功能退化。其中最常見的類型為「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痴呆症」,佔所有認知障礙症患者人數的50%到70%,被視為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最常見的早期徵狀為喪失短期記憶,隨著疾病逐漸進展,可能逐漸出現語言障礙、定向障礙,例如容易迷路、無法自理等行為問題。因此症目前沒有能阻止或逆轉病程的治療,只有少數方法或可暫時緩解或改善症狀。患者一般發病年齡於65歲以上,惟約有4至5%患者會在65歲前發病,屬早發性阿茲海默症。

查看原始文章

抗癌戰士|英國王妃凱特宣布完成化療,將重返公職之路:完全康復之路仍漫長。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情緒病關注組丨夫妻鬧交、情緒病妻落街大派$50萬現金!夫網上求好心人送還、助度過經濟難關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喪屍藥Tranq│美國「喪屍藥」危機愈演愈烈 白宮急發警示、英國首現死亡個案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合法添加物竟損生殖系統?研究揭1類代糖危機,食品選購這樣避開

康健雜誌

三峽車禍國中生口腔重創!牙齒撞飛還能救?重建流程、費用一次看懂

康健雜誌

別亂擠痘痘!醫打臉網傳「除疤公式」:只能靠破壞重建

中天新聞網

重症肌無力也會導致漏尿?醫解析「膀胱功能障礙」 用錯藥恐需插喉搶救

am730

一直被蚊子叮的原因|夏日驅蚊小貼士 蚊癩止痕最緊要忍手

am730

年輕人也要注意!10%關節提早退化 醫揭4大隱藏殺手

中天新聞網

健檢報告有紅字好焦慮?別嘗試自己判讀 交由專業醫師解釋才安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台南今年第2起!50歲女半夜咳到睡不著覺 檢出百日咳

中天新聞網

雪耳點揀?專家教路「平價燕窩」顏色太白要小心

am730

不只捐贈,更親身陪伴!企業投入公益陪伴弱勢童成長

台灣健康醫療網

藥物控制不了高血壓? 醫:當心為高醛固酮血症在作怪

NOW健康(TW)

【寵物】家裡毛孩口臭難聞?教你如何保持寵物口腔健康!

高燒 Gofever

親子陪伴日寫生活動登場 鼓勵家庭暫離3C、促進親子優質互動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夏天想露腰又怕有小肚子?醫揭女性小腹凸3成因 是正常還是健康警訊這樣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喝黑咖啡或無糖茶可燃脂?醫生揭2大最佳增效飲用時機

am730

72歲翁糖尿病腳麻、灼痛睡不好 醫揭神經性疼痛治療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自殺率攀升 自閉、過動等神經多樣性青少年求救無門 你今天關心他們了嗎?

Heho 健康(台灣)

男童上課坐不住又無法專心 一檢查竟是「這病」!醫:不是ADHD

am730

最小個案!北部1歲女嬰新冠重症「併發哮吼」進加護

中天新聞網

高品質碳水化合物加上足夠膳食纖維 能幫助你健康老化

NOW健康(TW)

小麥的健康筆記/醫打破「氣墊鞋、健康步道」迷思

中天新聞網

蛤?14歲男孩聽不見悄悄話,常戴耳機讓聽力損傷不可逆,「微聽損」如何預防?

康健雜誌

烤地瓜GI值竟比蒸的高1倍!醫:放涼食用更有益

中天新聞網

痠痛貼布貼錯小心傷肝腎 專家建議2大使用重點

康健雜誌

重症肌無力也會導致漏尿?醫解析「膀胱功能障礙」 用錯藥恐需插管搶救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只海鮮要當心!6大食物夏天最容易變質,剉冰、涼麵都上榜

康健雜誌

港大醫學院發現全球首個「隱藏」外周神經幹細胞 推動再生醫學治療

am730

芝麻三大新營養素一次搞懂!芝麻素、芝麻胜肽、芝麻蛋白大功效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夜市攤販老闆器捐延續大愛 助腎病末期病患換腎獲新生

NOW健康(TW)

屈公病「新增2例印尼」移入個案 創18年新高

中天新聞網

亂拔鼻毛恐致命?醫生拆解3大鼻毛外露原因

am730

起床「第1杯水」哪時喝?腎臟科名醫揭「關鍵時刻」解除腦中風、心梗危機:必看十大喝水壞習慣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7年來首例!4歲女童染腸病毒伊科11型 併「急性下肢無力」

中天新聞網

膽結石未及時治療 7旬翁竟併發感染性肝膿瘍險敗血症

NOW健康(TW)

懷孕遇到問題怎麼辦? 國健署提供4大孕產育兒免費資源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上週39人死於新冠! 8成5未打JN.1疫苗

中天新聞網

身體老化與衰老細胞有關?製藥專家分享抗衰老關鍵策略

Heho 健康(台灣)

第四期前列腺癌不用放棄!新一代電療技術助慢性病長者減輕負擔

am730

父親過世前幾天,她說:我和爸爸關係非常差,以往都不想見他,但不可思議,這段時間每天都探望他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何妤玟「天天吃蔬食、練瑜珈」仍長息肉?醫:外食+壓力惹禍!每30分鐘就1人罹腸癌,8大警訊速看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