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搶手鬼馬紀念品 「子宮心臟」賣萌 送個「腦」給朋友
【明報專訊】上環香港醫學博物館販賣「器官」?子宮、心臟、大腦等任君選擇?可別誤會,這全是館方創意爆棚的獨特器官造型匙扣,全屬合法交易,搶手程度更令各種「器官」經常斷貨,一「心」難求。
走入本地博物館商店,經常找到像醫學博物館那些意念有趣、設計獨特的紀念品,如大腦造型零錢包,致敬上世紀設計的特色毛巾,重塑文物形象的新潮御守等。這些生活化的文創產品,延續參觀者的博物館回憶之餘,亦把複雜、深奧的展覽內容變得貼身。下次觀展後,不妨到博物館商店走一圈,但小心一不留神,錢包失守!
致力推廣醫學知識的香港醫學博物館,近年吸引不少本地及外地遊客到訪,他們毋懼博物館前長長的樓梯與斜坡,只為入手最熱門的紀念品醫學匙扣!醫學博物館2018年起從外國一間專門設計微生物、疫苗及器官造型的毛絨玩具公司引入產品,希望藉這些兼具趣味與科普價值的紀念品傳揚醫學知識。
心臟錢包細節「真實」
從子宮、大腦到染色體、癌細胞,甚至新型冠狀病毒、大腸桿菌等,本來複雜的身體組織與細菌病毒,加上一雙可愛眼睛後,頓時親切起來。博物館不時引入新款,最多曾出售60幾款不同產品,據館內職員透露,外形粉嫩、調皮的子宮公仔備受歡迎,它不單賣萌,品牌介紹背後還具備女性賦權的意義,是一份送給新手媽媽的最佳禮物,難怪每次一上架就火速售罄。到訪當日熱門款式都已缺貨,若想買到心頭好,建議到訪前先行查詢。
公仔匙扣以外,館內還有售本地科學文創品牌「腦力研究所」的產品。品牌由熱愛創作的理科人Karol在2014年成立,她將科學常識、人體器官等內容轉化成手繪插圖,製成襟章、文件夾、貼紙等文創產品。一套4款的器官零錢包最受歡迎,尤其是寓意豐富的心臟與大腦。Karol設計時注重細節,以心臟零錢包為例,正面與背面均有不同設計,「我想呈現真實的心臟,設計時特意參考相關圖片,看心臟背後的血管怎樣發展」。這些小細節或許只有理科生才看得懂,但即使沒有科學背景,都能從她的作品找到共鳴和趣味。品牌一系列的卡片寫有溫馨字句,卻同時配上最理性的插圖,如「Take a deep breath」明信片,繪有呼吸時的肺部活動,並詳細標示橫膈膜、肋骨的動態,讓人哭笑不得,大概這就是理科人的浪漫吧。而最能引起成年人共鳴,莫過於一切與大腦有關的產品,如「Bring Your Own Brain」布袋、大腦零錢包、匙扣等,「在市集常聽客人說,想送個腦給朋友、老闆」,她認為這些產品背後的聯想空間讓科學變得有趣,更為入屋。
展覽紀念品延伸觀展回憶
醫學博物館以創意紀念品將醫學知識變得生活化,而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簡稱CHAT)旗下的博物館商店「六廠小店」,則透過紀念品背後的故事,延續博物館體驗。
CHAT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副策展人李勺言介紹,六廠小店以紡織為主題,除了蒐羅本港以至世界各地的紡織工藝品,每年均推出以本地文化歷史為靈感或與博物館展覽相關的原創產品。例如與本地藝術家合作的「祝君早午晚安毛巾」,以柔軟質地致敬傳統港式毛巾;印有南豐紗廠棉紗品牌「金杯牌」標誌的購物袋,就呼應CHAT作為前棉紡工廠的歷史。
與這些扣連起本地文化產品並列的,還有當季展覽的紀念品。運用海洋廢料創作的印尼藝術家阿里‧貝瓦吉,正在CHAT舉行展覽,他將從峇里島海邊蒐集得來的塑膠繩紡成細線,編織成色彩繽紛的手環,讓手環作為觀展回憶的延伸。李勺言觀察到,跟展覽有直接關係的產品普遍較受歡迎,「來到博物館,大家消費未必只是為了產品本身,它背後的故事也是賣點之一,這或許是博物館商店的獨特之處」。2021年推出的「創意編程電腦袋」由本地藝術家與視障學生合作設計,學生的文字被轉化成電腦編碼,印在袋上。他說有朋友曾反映,使用此袋時會引來好奇目光,他們常以產品背後故事與他人打開話匣子。原來紀念品不止承載個人回憶,離開博物館後,還可將博物館的故事帶到社區。
他透露11月六廠小店將推出全新原創產品,把展覽後用剩的布料升級再造,交由荃灣一間社區中心的車衣隊縫製成寵物圍巾,呼應南豐紗廠寵物友善的形象之餘,同時融入社區參與。●
香港醫學博物館
地址:上環半山堅巷2號
Instagram:hkmedicalmuseum
六廠小店
地址:荃灣白田壩街45號南豐紗廠地舖G01A
Instagram:mill6chatshop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朱勁培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