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僅840克!新生兒團隊全心守護早產兒 2個月後順利長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及婦產科日前接生並照護一名出生時僅30週、體重840克的掌心寶貝,是輔醫照護體重最輕的早產新生兒。
安胎後胎兒體重無增長 急需剖腹生產
輔大醫院婦產科呂彥鋒醫師指出,掌心寶貝的母親陳媽媽是困難懷孕的病人,連續流產四次才懷上第二胎,懷孕26週併發子癲前症及胎兒過小,29週住院安胎予以飲食衛教、控制血壓及預防子癲症,但胎兒體重在住院2週後亦無明顯增長,因此與陳媽媽、小兒科醫師討論過後,於30週又6天剖腹生產。
極低體重早產兒生命脆弱 出生後要接受多項醫療處置
極低體重早產兒(出生體重小於1000克)是新生兒照護團隊所需照顧最有挑戰性跟難度的族群。輔大醫院兒童醫學部新生兒科簡佑軒醫師說,極低體重早產兒非常脆弱,若沒有妥善照護很可能失去性命,也因為體內器官都不成熟,出生後需要即時進行多項醫療處置,例如需要氣管插管給予表面張力素促進肺部成熟、中央靜脈導管給予全靜脈營養輸液等。
新生兒照護團隊不只有新生兒科,像是眼科檢查眼睛有無視網膜病變、耳鼻喉科檢查聽力以及兒童神經科、復健科評估發展,是否需要早期復健介入等,每一項照顧對於早產兒都很重要,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照護極低體重早產兒 需跨科團隊細心呵護
簡佑軒醫師表示,陳妹妹出生後,新生兒科團隊首先就面臨肺部不成熟所造成的呼吸窘迫症候群,有呼吸喘及血氧不穩定狀況,經團隊給予正壓呼吸支持後穩定下來;由於腸胃不成熟以致消化功能不佳,產生胎便阻塞症候群(肚子脹、胎便硬解不出來),經團隊謹慎調整奶量,配合藥物及全靜脈營養支持,症狀也逐漸改善;另外也出現早產兒呼吸暫停、貧血、肺支氣管發育不良等,經照護治療下一一克服,經歷2個多月的住院,陳妹妹從840克長大到2520克重,日前順利出院。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春夏祛濕|濕熱、濕寒 祛濕方法大不同!4種不同濕氣重類型+調理花茶
am730
帶小孩出門壓力大? 調查揭真相:民眾最反感的是「這件事」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風3年左腿無力竟能再動!「這1非侵入式療法」助她重拾希望
am730
癌症連43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2類癌死亡率上升 自殺時隔14年回榜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餐地雷大公開!營養師:一顆飯糰熱量抵一個便當
中天新聞網
他狂甩10公斤「性行為困難」仍難解 醫:僅能改善外觀
中天新聞網
腎功能退化如60歲!40歲男戒油炸食物3月後大逆轉
中天新聞網
第四期攝護腺癌不用放棄! 新一代放療技術助慢性病長者減輕負擔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頭昏腦脹睡不好是長新冠?最長可持續一年?醫生教4招改善症狀
am730
上班族當心!研究:壓力讓人飄「韭菜味」還會傳染焦慮
中天新聞網
台灣性工作者與跨性別族群愛滋防治 被忽略的真實需求
NOW健康(TW)
林芳郁罹失智5年 兒林之晨談父:是最接近完人的人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小便有泡揭腎病危機!醫提醒「這些人」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am730
偏頭痛反覆發作怎麼辦? 醫師揭「藥物+非藥物」治療對策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怕吵孩子」炒菜不開抽油煙機 年輕媽咳半年罹肺癌末期
中天新聞網
林芳郁基金會成立!石崇良:是第一個在急診看病的教授
中天新聞網
飯前喝湯助減重、控制血糖!玉米濃湯、火鍋湯底要避免
中天新聞網
保住髮絲要留心 毛巾搓頭傷髮質 3種乾髮方式更護髮
am730
堅信自己遭蟲子纏身?皮膚醫解析何謂「妄想寄生蟲病」 家屬陪伴是治療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翻轉神經多樣性孩子人生! 「生活導師」幫助健全發展
NOW健康(TW)
指甲有黑線是癌症?寬度逾0.3公分、顏色不一快就醫
中天新聞網
常吃加工食品傷身 恐摧毀「細胞發電廠」粒線體
中天新聞網
70歲婦失眠又記憶力變差! 醫揪出背後真相竟是失智前兆
台灣健康醫療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