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確診者加速復原,蛋白質不可缺!營養師:6大營養補充要訣,讓你快快好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6月01日09:00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確診者加速復原,蛋白質不可缺!營養師:6大營養補充要訣,讓你快快好

新冠疫情持續增加,確診進行居家照護的人數也跟著增加,為了加快復原,除了靠藥物治療之外,營養師提醒,透過營養補充6要訣,有助患者加速復原,尤其是蛋白質不可缺,為了讓蛋白質發揮更佳效果,足夠的熱量攝取更是一大關鍵。

確診者在居家隔離或照護期間,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包括發燒、喉嚨痛、咳嗽、拉肚子等,想要讓症狀快快緩解,可以透過正確營養補充,有助舒緩症狀,並同時加快復原的速度。

在居家隔離或居家照護期間有許多必備物資,其中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之外,保健食品也成為必備清單,但是琳琅滿目的防護用品當中,應該選擇哪一些可以提升保護力呢?夏子雯營養師表示,以下有6大營養補充要訣,包括水分要喝足,還有必補蛋白質與維生素D等,不妨列入清單中:

【6大營養補充要訣】

1.蛋白質吃足夠

蛋白質是免疫細胞生成的原料,吃足夠自然能打穩基礎免疫力。至於該怎麼吃蛋白質?以下為攝取公式‥

★ 一般成年人蛋白質需求=最基本為體重(公斤)*1-1.2公克。

豆製品、新鮮的魚海鮮、雞蛋、各式肉類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選擇少油花、不吃肥肉動物皮,避免加工肉品:熱狗、香腸等。

也可以善用高蛋白粉末或飲品:健身人常飲用的高蛋白飲品,也是快速補充蛋白質的好來源。

牛奶雖然是乳品類,但也富含蛋白質,建議每天早晚一杯奶,或是選用奶粉、保久乳,營養價值一樣好。

2.熱量吃足夠

熱量吃足夠才能使蛋白質發揮更好的效用,所以澱粉和油脂也同等重要;如果出現喉嚨痛吃不下的情况,也可以改用喝的:

主食類:燕麥飲、燕麥奶。

乳品類:鮮奶、優酪乳。

油脂類:杏仁奶。

點心類:或是可以吃一些小點心包括冰奶昔、冰淇淋、布丁、豆花等。

3.水份喝足夠

基本的水份為體重X 30毫升。

當有發燒、流汗的狀況,會使身體流失水分和電解質,此時需要飲用足夠的水分就很重要。也可以觀察尿液的顏色,來判斷是否有喝足夠的水分。

4.多樣化蔬果

蔬果都富含植化素,能幫助身體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活化免疫力,是防疫期間很重要的營養素來源。如果是叫外送時,也別忘了多點一份蔬菜,自己準備新鮮蔬菜水果也很健康。

5.補充維生素D

確診後需要長時間的居家隔離,沒辦法外出照到足夠的陽光來合成維生素D,這時建議靠補充維生素D的保健食品,調節免疫系統,在疫情期間很重要。

6.補充綜合維生素

如果擔心每天營養素攝取不夠均衡,可以每天補充一顆綜合維生素幫健康打底。

夏子雯營養師最後提醒,確診的患者除了牢記以上6大營養補充要訣,還要多休息,並且讓睡眠充足,也能增強免疫系統,讓身體快快復原。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染疫喉嚨痛到像刀割?醫:多喝水5招緩解喉嚨痛,新冠、感冒都有效

華人健康網(台灣)

新冠失眠壓力大害憂鬱,6大妙方搶救!中醫:按摩3大助眠「神」穴、喝安神茶飲

華人健康網(台灣)

久坐不動代謝差,經常便祕害肥胖!減重名醫:5大要訣提升排便力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每年上千人截肢!糖尿病足潰瘍別輕忽 醫教你預防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女生愈來愈易罹癌?醫生揭背後7大關鍵原因+4招自保

am730

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專家呼籲:學習陪伴、獲得助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孩子沉迷短影音罵了也沒用?醫:2點判斷是否已「成癮」 籲親子攜手面對

am730

肌力訓練|ATG分腿蹲增彈跳力 保護下肢關節一招搞掂

am730

健檢正常1年半後變肺癌末!醫:小細胞癌1月增長2倍速

中天新聞網

搔耳朵就能延緩老化?專家:「這方法」臨床顯示更有效

康健雜誌

隋棠、鄭秀文不當紙片人!瘋重訓增肌,幾歲開始都不晚

康健雜誌

房屋出現這種裂痕就要小心!餘震不斷必做8件事

康健雜誌

機械手臂手術應用再突破 完成高難度連枷胸修復

台灣健康醫療網

荔枝控注意!她一天吃百顆急送醫 醫:每次勿超過15顆

中天新聞網

台灣愛滋感染連6年下降!疾管署推「篩檢試劑」免運費

中天新聞網

中風並非休止符!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突破復健瓶頸

NOW健康(TW)

三角肌訓練|肩部在家運動 米包取代啞鈴

am730

HPV感染風險不分男女! 9月起國二男生也能公費接種

NOW健康(TW)

維他命C愈酸愈高? 營養師揭20種水果維他命C含量

am730

68歲奶奶下背痛到坐輪椅!醫揪出鏈球菌感染骨髓炎

中天新聞網

孕婦罹患罕見心臟疾病險送命 搶救10天母子均安、順利出院

台灣健康醫療網

醫院遭控「心跳未停就摘器官」?器捐中心:程序合法

中天新聞網

7旬婦健檢揪出0.6公分腦動脈瘤 微創手術排除中風危機

NOW健康(TW)

婦癌權威王鵬惠:「想餓死癌細胞?當心先餓死自己!」抗癌3招必做

Heho 健康(台灣)

老翁前列腺肥大轉惡性 精準影像融合活檢技術助攻揪出癌

am730

長庚新突破!1滴血10分鐘就知道是否鉛中毒

中天新聞網

英國37歲歌手Jessie J罹患乳癌!8個常見「乳癌症狀」請注意!乳癌前兆、自我檢測、診斷治療方法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走路不穩、記憶變差可能不是老化 醫提醒警覺中老年人「常壓性水腦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

腰痛穴位|中醫師教腰陽關穴/委中穴/腎俞穴等五大位置按摩自救

am730

揀啱先好食 原型食物營養價值高 助護關節保健康

am730

健檢驚見腎上腺意外瘤? 醫師解析檢查、追蹤、治療方式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癲癇發作不只全身抽搐? 醫揪嗅覺異常等5大常見症狀

NOW健康(TW)

隔絕外界噪音享受音樂 小心降噪耳機招聽覺障礙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貴婦打牛奶針昏迷仍未醒!衛生局重罰25萬移送醫師懲戒

中天新聞網

肝癌年奪7700命!八旬婦靠「射頻燒灼術」助脫險

中天新聞網

有狐臭不自知讓人默默遠離 「清新門診」免動刀助擺脫社交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仙草】仙草愛玉可治便秘?醫生教你如何解決困擾!

高燒 Gofever

大學眼科微創近視雷射助攻 王齊麟、陳詩媛相看兩清晰

NOW健康(TW)

瘦瘦筆「胰妥讚」竟能助雄風 研究曝:小弟弟長度增10%

中天新聞網

「壞膽固醇」成心血管疾病推手!快了解血脂控制目標 及早落實初期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只幫助排便 每天喝「優格」穩定血糖又能燃燒脂肪

中天新聞網

闌尾癌年輕化 美國X世代與千禧世代確診率飆升4倍

VOCO News

疾管署急縮疫苗間隔,竟藏「風險警訊」?醫曝4類人不適合施打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