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減重不成反變胖?!別讓身體代謝變慢,你該注意3大NG狀況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4月08日13:00 •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減重不成反變胖?!別讓身體代謝變慢,你該注意3大NG狀況

減重不是只能青菜過水、不油不肉,過著勒緊褲帶的生活。有不少愛美女性,因擔心變胖而不敢吃肉,就怕吃肉長肉,身材橫向發展!但吃肉真的這麼可怕嗎?日本齋藤糧三醫師表示,肉類食物是人體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倘若,因減重瘦身而不吃肉,又未適度補充豆類製品來獲取蛋白質;在基礎代謝變慢,又缺乏蛋白質的情況下,反倒更容易變胖!

變胖還變瘦?基礎代謝量是關鍵

日本功能性減重協會副理事長齋藤糧三醫師在其著作《大口吃肉,一週瘦5公斤的生酮飲食》一書中提到,缺乏蛋白質容易變胖,是因為基礎代謝變慢的緣故。

「基礎代謝量」,就是「光躺著也會消耗掉」的基本必須熱量,基礎代謝量是為了維持體溫、呼吸,或保持內臟及頭腦的運作,所須具備的最低限度的熱量。在一天消耗掉的熱量當中,基礎代謝量約占70%。

至於人體會變胖還是變瘦,則取決於飲食攝取的熱量與身體消耗的熱量是否平衡。基礎代謝量高的話,消耗的熱量容易超出攝取的熱量,於是也就比較不容易發胖;反之,基礎代謝量低的話,消耗的熱量容易少於攝取的熱量,也就比較容易發胖。

減重失敗3大NG狀況

NG情況1/肌肉鍛鍊太少,影響身體基礎代謝量

而影響基礎代謝量的主要因素是「肌肉」,肌肉就像隨時隨地都處於運轉狀態的引擎一樣,就算身體一動也不動,還是會為了維持體溫而燃燒體脂肪,進行代謝的活動,其比例大約占基礎代謝量的20%到30%。

NG情況2/運動量不足代謝變慢,肥胖易上身

在基礎代謝量之中,大腦或內臟的代謝量幾乎是固定的,不過肌肉的代謝量卻會依個人的生活型態而有巨大的差異。如果,時常藉由運動鍛鍊肌肉,基礎代謝量就會提高,身體也比較不易發胖;反之,若因缺乏運動而導致肌肉量減少的話,基礎代謝量也會減少,身體就比較容易發胖。

NG情況3/蛋白質缺乏更易胖?原因在:肌肉組成少不了它

且值得注意的是,齋藤糧三醫師指出,除了運動之外,蛋白質的攝取量多寡,也會大幅影響肌肉量的增減。肌肉24小時都在「新陳代謝」,不眠不休地反覆進行分解與合成。

事實上,肌肉除了水分以外,幾乎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質所構成的。因此,當人體缺乏蛋白質,肌肉量就會因為缺乏原料而減少,進而影響代謝功能。代謝一旦下降,身體就很容易發胖。

有這2徵兆當心 自我檢驗是否缺乏蛋白質

如何知道蛋白質攝取不足呢?除了配合醫學上的檢查,齋藤糧三醫師指出,要知道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其實有2項徵兆可以自我檢測:

徵兆1:

第一個檢驗方法,如果你在吃橘子或柳丁的時候,手腳會變成黃色的話,很有可能表示你缺乏蛋白質。橘子或柳丁的黃色,來自於「視黃醇」或「β-隱黃素」等色素,而血液中負責運送這些色素的就是蛋白質。

一旦蛋白質不足,運送色素的蛋白質也會不足。由於視黃醇或β-隱黃素沒有被運送到需要的組織去,因此色素就會沉澱,使手腳等末端部位變成黃色。這種狀態就好像運送商品的貨車不夠,導致各地倉庫的存貨大爆滿一樣。

徵兆2:

第2個就是「水腫難以消退」,恐怕也有缺乏蛋白質的疑慮,這是水腫可視為身體缺乏「白蛋白」的證明。白蛋白是一種由肝臟製造的蛋白質,作用就像船一樣,能夠載運酵素和脂肪酸,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質。

血液中的白蛋白濃度通常會維持在一定的水平,成人體內約有60%是水分,這些水分可以自由地進出微血管壁,但白蛋白卻因分子較大,所以無法通過血管壁。一旦身體缺乏蛋白質,導致白蛋白減少,水分就會滲出血管以提高濃度。此時,身體就會出現水腫的現象。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減重也能開心吃!掌握減醣飲食7大黃金原則,日部落客狠甩43公斤

華人健康網(台灣)

生酮減重缺它不可!蛋白質長期攝取不足,4大不適症狀上身

華人健康網(台灣)

激烈斷食越減越肥?溜溜球效應恐增罹病風險!健康減重掌握4要訣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白內障手術最怕傷角膜內皮細胞 術後角膜水腫等於白做

NOW健康(TW)

肌膚不敵歲月洗禮?皮膚科醫談保養關鍵 梅菁「這成份」受關注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港大醫學院研究 安全使用鋰劑治療 有效控制躁鬱症

am730

肺癌診斷再升級!「AI支氣管鏡導航」精準採樣肺部組織 助提高診斷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只甜食!研究揭糖尿病元凶:紅肉、加工肉品風險更高

中天新聞網

關節炎治療循序漸進! 醫:減緩退化透過再生療法有解

NOW健康(TW)

罹癌後飲食要清淡?當心熱量不足釀「癌症惡病質」!營養師揭「癌症飲食3指南」戰勝癌勢力

良醫健康網

好發於20~40歲》會長頭髮、牙齒的「卵巢畸胎瘤」是什麼?醫師:超過●公分,恐影響生育

良醫健康網

為何年紀越大,越睡不著?神經內科醫揭「50歲後淺眠真相」:這些退化疾病,打亂你的睡眠結構

良醫健康網

用糙米代替白飯不是最好? 醫生揭7類米飯對血糖影響

am730

耳悶像塞住好惱人! 醫:小心鼻胃恐有狀況

台灣健康醫療網

45歲男白天恍神又嗜睡 求醫揪出病根竟是胰島素阻抗

am730

器捐十年成果出爐! 受贈人突破萬人、健保增設預立意願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植物外泌體效用大提升!植萃專家提 AI 智慧多靶點 基因定序技術助攻

Heho 健康(台灣)

香蕉生熟程度營養有別 啡點時功效抗衰老 全黃美白養顏

am730

有家屬同意下,她為90歲患者取下呼吸器,卻受謀殺罪嫌調查!照顧得好好的,怎會遭警方介入呢?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50歲後打造自己的「愉悅學校」!擁有一份快樂清單,陳文茜:衰老的路上,活著,就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榴槤功效與禁忌|去水腫抗氧化 腎病/血糖高人士應控制食量

am730

不只抗氧化!哈佛研究:莓果還可減緩認知能力的退化

中天新聞網

長照3.0!健康老化、在地老化、安寧善終 2026年上路

NOW健康(TW)

打呼惱人!醫示警「睡眠呼吸中止」恐增中風、癌症等風險

中天新聞網

大腸癌早期無感卻致命! 國健署籲「做1事」阻斷癌變、降死亡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蚊子叮完塗大蒜?婦過敏細菌感染潰瘍 險釀蜂窩性組織炎

中天新聞網

26歲開始大腦老化 健忘反應慢是先兆 醫生教7招逆齡成長

am730

醫療爭議|中醫診所疑$20淘寶藥賣$800!事主不忿投訴,診所:醫師心緒不寧畀錯藥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疥瘡極易引發群聚感染! 老翁夜間皮膚劇癢竟疥蟲上身

NOW健康(TW)

失智症提早10年可預測?醫:走路姿態異常恐為失智前兆

中天新聞網

百歲人瑞急性主動脈剝離 靠「這招」挺過高風險手術、成功保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忘不等同於老化!醫提醒:及早辨識阿茲海默症,避免1 現象導致急性惡化

Heho 健康(台灣)

50歲男突昏厥、無意識 到院前心跳停止靠「這2招」救回

am730

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失智症 / 銀髮失智潮來襲!中醫 1 方法逆轉失智症

Heho 健康(台灣)

打呼表示熟睡?睡眠呼吸中止反覆缺氧 恐提高失智風險

NOW健康(TW)

幹細胞立大功!植萃專家解析:植物幹細胞保健品之市場趨勢

Heho 健康(台灣)

只吃沙拉還是瘦不下來?無糖飲料、生菜沙拉隱藏熱量陷阱

中天新聞網

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失智症!曾任3醫院院長,妻寫書談照護心聲

康健雜誌

芭樂「削皮吃」更好?營養師駁:整顆吃更控糖,但一樣東西不能加

康健雜誌

退休後失去自我?5階段、1活動讓你活出獨立第三人生

康健雜誌

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有解?專家齊籲早期回診 健保已準備好守住希望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夏日不只防中暑!氣溫逾31.5度 心梗風險增加近3成

中天新聞網

高血壓無感又致命!醫揭是腦中風、心肌梗塞元凶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