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龍年出生率不如往年!新生兒減少近2千人 醫認為人工生殖開放有助生育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4年11月13日03: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根據統計,今年適逢龍年,但1-9月新生兒較2023年同期減少了近2000位新生兒。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今(2024)年為龍年,以往民眾都會想趁這時候添個「龍寶寶」,不過今年的生育率卻不如往年。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表示,根據統計,今年1-9月新生兒較2023年同期減少了近2000位新生兒,出生率嚴重降低已經是國安問題。

但生殖中心統計分析認為,台灣出生率降低不單純只是「年輕人不想生」而已,有些民眾其實沒有婚姻計劃但有生育計劃,生殖中心醫師們期盼政府能完善生殖法規及相關生育政策,保障國人的生育自主權。

未婚族也有生育意願 就診數增加醫師分析多為3族群

晚婚晚育已是現在的社會趨勢,胡玉銘院長表示,30-34歲女性有偶率僅有41.4%,代表即使在適齡生育的年紀中,也只有4成的女性有機會生小孩,在台灣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約為31.5歲,歐洲則為29歲,這顯示台灣晚育的情形比歐洲還要嚴重。

不過黃馨慧主任醫師表示,根據生殖中心就診數據統計,「未婚族」就診診次其實正逐年增加,近3年來已經成長了6成,這6成之中大多可分為3個族群:

  • 事業有成、高學歷且年紀稍長的單身女性
  • 同志
  • 離婚女性

這三個族群可能是現在為未婚的狀態,但未來想要生小孩因此前往諮詢、考慮凍卵等,或是因為國內法律限制,想到國外進行人工生殖而提早備孕。黃馨慧主任醫師提到,從這部分其實也可以看到,如果國內法律通過,讓單身女性、同志也可以做試管嬰兒等人工生殖,對台灣的生育率應該會有所幫助。

單身、同志被法律遺漏 籲修法貼合台灣社會現況

目前國內《人工生殖法》規定,民眾必須是有婚姻關係的夫妻,而且夫妻中有其中一方罹患不孕症,或是有主管機關公告的重大遺傳性疾病,但至少有一方有健康的生殖細胞不須接受他人捐贈的精子或卵子,經檢查評估後才可使用人工生殖科技。

張翊恩醫師表示,台灣通過同志婚姻已久,而且單身女性也越來越多,但她們都被法律遺漏,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到國外求子,甚至也有人尋求偏方,像是透過「滴精法」自己尋找捐精者、自行滴精以求生育,但這樣的方法有傳染性疾病的疑慮,而且受孕率低,即使真的懷孕了,孩子的親權該歸於誰也沒有法律保障。

透過醫療人員協助進行人工生殖,不僅能提高受孕率,也能兼顧安全性。張翊恩醫師期望,政府能完善生殖法規,保障國人的生育自主權。胡玉銘院長也期盼各界能夠看見因法規而受苦的人們,以及台灣低靡的出生率,讓《人工生殖法》的修訂更貼合台灣社會現況。

查看原始文章

自然受孕、人工生殖積極備孕仍流產 中西醫合療助喜迎健康寶寶

台灣健康醫療網

人工生殖最新治療趨勢讓療程更人性 醫籲:醫病信任也是關鍵之一!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高齡奶奶因肝指數異常揪出腫瘤 「1低風險療法」成功控制病情

台灣健康醫療網

洗頭頭髮掉滿地?專家解析「女性常見掉髮類型與對策」一次看懂

am730

不是中暑!他們烈日下「頭暈、無力」竟是腦中風…夏季高溫引發心梗、中風危機,1時段少戶外活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藥少不等於效果差!多元的治療選擇讓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生活不再被病耽誤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脂肪肝放任不管?醫示警:20%跳過肝硬化直接成肝癌

中天新聞網

雞蛋烹調不當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醫:高溫煎炸超NG

中天新聞網

膽固醇無上限?高危人士遵守4飲食原則免傷肝

am730

打了瘦瘦針還會復胖? 研究證實:「這1事沒改」體重照樣回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重其實並不難? 研究:睡得飽、早餐吃蛋是2大關鍵

NOW健康(TW)

安眠藥讓你「失去意識」而非在睡覺!睡前「戴橘色眼鏡」隔藍光,睡眠權威:褪黑激素增25%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讓對方越來越離不開你! 專家從心理學教你感情穩定的關鍵心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喝酒恐會加速維生素B1流失! 營養師警告:當心肌肉無力又麻痺

台灣健康醫療網

牙齒黑黑是蛀牙了?醫:可能是抑制蛀牙的好菌

am730

別再用滾水燙生肉了!譚敦慈曝正解:放入冷水慢慢加熱

中天新聞網

高程度染色體鑲嵌型胚胎也能健康出生 研究結果令人振奮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疲勞痠痛因慢性發炎 恐增癌症風險?營養師教吃5類食物化解

am730

卵巢畸胎瘤好發育齡女性 超過5公分恐卵巢扭轉致不孕

NOW健康(TW)

翁肩頸肌肉繃緊導致血壓睡眠雙失控 中醫「小扁針」緩解頑固痠痛

am730

【健康Live直播】你認識高血壓嗎?夏季也要預防心血管併發症,守護健康的重要一步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女性健康】飲豬膶水就夠?缺營養致貧血 從飲食補充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3招訓練臀中肌 減低臀部外側痠痛

am730

178公斤男擺脫病態性肥胖! 機器手臂助攻減重、慢性病大幅改善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康減重不復胖! 中醫「標本兼治」教5穴位改善體態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