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人氣網紅阿滴病後走出人生低淵,體悟到「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6月23日10:30 • 文/如何出版社
《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作者阿滴。(圖片提供/如何出版社)

如果我要活下來,我要解決什麼問題?生病後重新經營一份生活,就像是重新學習走路, 調整成自己舒服的姿勢,一步一步站穩。

二○二一年一月至二月期間,我做了一個「壓力來源處理進度表」,用Excel將所有我要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想要透過這個行動去客觀理解我的問題。這個表格列下的欄位分別是:壓力項目、重要程度、解決先後順序、解決手法難度、解決方法。

當時留下的壓力項目有:「憂鬱症使日子過得煎熬,不斷感受到漫長壓抑悲傷跟無動力,工作能力下降」「每個月的支出經濟壓力:薪資、稅、房貸」「作為公眾人物出什麼錯都會被放大檢視,社會責任壓力」「各種投資的事業的收益都不太理想甚至虧錢」「不做YouTuber的話,未來職業要做什麼」等。

列下這些主觀感受後,我開始做一些客觀的梳理,在「解決方式」欄填下可能的處理方法,讓自己覺得沒有這麼可怕。

我還記得二○二一年的農曆過年時,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思考:如果我要活下來,我要解決什麼問題?開始一一把問題與方法記錄下來後,對我的好轉有很大的幫助。三月時,我的外婆走了,我意外地沒有太深陷在情緒裡;如果是之前的我,想必會滿糟的。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讓我感覺到了進步,慢慢長出了力量。

我也決定回到補習班上課,從備課開始重新練習教學這件事。一開始講話還是會有點卡卡的,但實體教課時,得到了立即的迴響。學生們的反應很熱烈,一起玩遊戲的過程也很開心與單純。由於病況,我感覺自己的英文能力下降,這件事也重建了我在英文能力上的自信。我認為找到「用低成本方式能得到好的回饋」的事物是重要的,當時下課,我還會去附近妹妹的飲料店發傳單,路人給我的即時反應與好感,也讓我建立起小小的成就感。

我的藥量在十到十一月是快速增加的,十一月躁的症狀更明顯,最高劑量時我每天吃的藥是一顆血清素、一顆多巴胺、一顆抗精神病藥,同時吃兩種不同的鎮定劑跟一顆安眠藥。接著到一月之後,醫生看我的狀態有好轉,就讓我慢慢地開始減藥,到了五月,我只需要吃血清素跟安眠藥就能運作了。

大約在二○二一年二、三月,我開始恢復使用社群的能力。我也把煮飯、瑜伽等放進我每天的日程中,視為一件重要的事,並且因此更重視自己的時間。有個朋友介紹我一個瑜伽頻道Yoga with Adriene,我跟著一起做,雖然不至於感受到冥想,但也覺得跟隨舒服的節奏伸展自己很棒。在身體上達到放鬆的狀態,也讓我在當下專注感受,可以緩解當時劇烈的頭痛。我總是覺得自己要當一個有用的人,做的事情要有效果,所以瑜伽這件很有對價感的事,就讓我覺得很不錯。不過,所有成效都要耐心等待,不可能立竿見影,也是在生病中領悟的事。

四月時,我停止了諮商,但仍持續用藥;五月開始,生活幾乎回到了正軌。五月二十日,疫情在台灣開始爆發,很多工作都得停擺,一開始,我就像往常很焦慮,但有趣的是,我並沒有像病時災難化思考,而是嘗試跟自己的情緒相處,找方法去填空時間,學更多料理。疫情也養成了我進擊的廚藝,再次陷入下廚的坑!

有時我覺得,這就像是《鋼之鍊金術師》的等價交換。我曾向黑暗交付出我的靈魂,日以繼夜在內心跟自己決鬥,我為自己犯過的錯贖罪著。看見真理之門的人,既不幸,又幸運。愛德華得到了懲罰,右臂和左腿裝上了機械鎧,像嬰孩重新學習走路,他說:「站起來,往前走。你不是還有兩條完整的腿嗎?所以不要浪費它們啊!你明明還可以走出更多自己的路的。」

生病後重新經營一份生活,就像重新學習走路, 調整成自己舒服的姿勢,一步一步站穩。

生病以前,我是個完全不煮飯的人。剛開始學習這個技能,是為了可以省一點餐費。當時我一直覺得自己會破產,外送一餐兩百塊,我自己煮一餐控制在七、八十塊就可以很飽。結果沒想到,煮飯的過程很療癒,要去採買、找食譜、備料;如果同時煮很多道料理,腦袋還會布局,什麼東西要先下、要先煮什麼,所有事都要安排順序,沒有其他閒暇的空間去想很煩的事,這件事又幫助我回到當下了,這個投入的過程就是「心流」。在我漫長難捱的日子裡,煮飯讓時間過得很快,我只要花時間,就會有成品,除了自己吃之外,身邊的人如果吃了,也會很開心地稱讚我,成為我一個穩定的成就感來源。另外料理這件事,只要你持續煮,每次都會有點進步,多少心血就會有多少回饋。

我大多都是看YouTube學習煮飯的技巧,比方說,我會看「梅納反應如何影響料理的原則」這種科學原理,專心在那個時間裡,做完就會得到實體成果。可以學習的事物沒有止盡,比方學習油跟水的關係、火候大小的拿捏、油的煙點是什麼、爆香的先後順序等。做這件事的成就感很立即,因為不管煮得好不好吃,大家會瘋狂稱讚你。

第一次煮一桌料理給全家人吃,四菜一湯,大家稱讚我的料理,我發覺,家裡好久沒有這樣,平靜滿足地圍繞一桌吃飯了,而這樣平凡的一刻,是多麼的珍貴。

瑜伽、料理這些事,都不是為了拍片而做。我的生活,不是為了拍片而過。

我拋棄過去的思考模式與工作習慣,抬起頭來發現,生了一場病,我所活的,也不是以前的生活了,我不需要生活裡每件小事都拿來拍影片。三、四月時,我開始有能力應付更多工作,雖然工作的時間感還是很長,仍然感到日常生活很壓抑,但至少工作上的能力是有恢復的。

生病改變我最多的其中一點,是「工作的價值觀」。雖然賺錢是必須的,但仍可以在其中找到意義,跟做「有意義的連結」。我現在跟很多朋友變得更熟了,以前聊天的朋友通常是跟工作有關,現在跟人建立連結的方式,不是單純為了工作而社交、為了拍片而社交。

在我的紀錄裡,三月十日是我最後一次因為憂鬱症而哭。四月時,我已經沒有躁的狀況了,偶爾頭還是會漲漲且麻麻的,伴隨緊張感或焦慮感會有不同程度的感受,但整體上心理上跟生理的不適已經大大降低。

有一句話是,「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凝視著你。」

我並沒有因此成為一個無所畏懼的人, 只是把人生要追求的先後順序做了調整。 有些恐懼,也就不這麼恐懼了。 深淵會一直在,但是,我走過一次了。

愛德華.艾利克說過:「沒有經歷過痛苦的教訓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沒有人可以在沒付出的情況下獲得什麼。但是透過忍受痛苦和克服痛苦,人的心會變得強大、變得完整。」

像嬰孩重新學習走路,也像是再一次長大,適應新的走路方法,這是我的另一次成人式──因為經歷了這場病,我更加的了解自己,也重新定義了人生的目標與意義。

本文出自如何出版阿滴(都省瑞)《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一書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提升免疫力抗病毒,虛弱、過敏體質防中鏢!中醫推保健8要訣、喝3道防疫茶

華人健康網(台灣)

酪梨助排便、有益心血管,吃對加分!營養師:4大族群食用,好處多多

華人健康網(台灣)

抗疫期焦慮失眠?快找回快樂荷爾蒙!營養師:9種快樂食物重拾好心情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白內障手術最怕傷角膜內皮細胞 術後角膜水腫等於白做

NOW健康(TW)

肌膚不敵歲月洗禮?皮膚科醫談保養關鍵 梅菁「這成份」受關注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港大醫學院研究 安全使用鋰劑治療 有效控制躁鬱症

am730

肺癌診斷再升級!「AI支氣管鏡導航」精準採樣肺部組織 助提高診斷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只甜食!研究揭糖尿病元凶:紅肉、加工肉品風險更高

中天新聞網

關節炎治療循序漸進! 醫:減緩退化透過再生療法有解

NOW健康(TW)

罹癌後飲食要清淡?當心熱量不足釀「癌症惡病質」!營養師揭「癌症飲食3指南」戰勝癌勢力

良醫健康網

好發於20~40歲》會長頭髮、牙齒的「卵巢畸胎瘤」是什麼?醫師:超過●公分,恐影響生育

良醫健康網

為何年紀越大,越睡不著?神經內科醫揭「50歲後淺眠真相」:這些退化疾病,打亂你的睡眠結構

良醫健康網

用糙米代替白飯不是最好? 醫生揭7類米飯對血糖影響

am730

耳悶像塞住好惱人! 醫:小心鼻胃恐有狀況

台灣健康醫療網

45歲男白天恍神又嗜睡 求醫揪出病根竟是胰島素阻抗

am730

器捐十年成果出爐! 受贈人突破萬人、健保增設預立意願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植物外泌體效用大提升!植萃專家提 AI 智慧多靶點 基因定序技術助攻

Heho 健康(台灣)

香蕉生熟程度營養有別 啡點時功效抗衰老 全黃美白養顏

am730

有家屬同意下,她為90歲患者取下呼吸器,卻受謀殺罪嫌調查!照顧得好好的,怎會遭警方介入呢?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50歲後打造自己的「愉悅學校」!擁有一份快樂清單,陳文茜:衰老的路上,活著,就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榴槤功效與禁忌|去水腫抗氧化 腎病/血糖高人士應控制食量

am730

不只抗氧化!哈佛研究:莓果還可減緩認知能力的退化

中天新聞網

長照3.0!健康老化、在地老化、安寧善終 2026年上路

NOW健康(TW)

打呼惱人!醫示警「睡眠呼吸中止」恐增中風、癌症等風險

中天新聞網

大腸癌早期無感卻致命! 國健署籲「做1事」阻斷癌變、降死亡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蚊子叮完塗大蒜?婦過敏細菌感染潰瘍 險釀蜂窩性組織炎

中天新聞網

26歲開始大腦老化 健忘反應慢是先兆 醫生教7招逆齡成長

am730

醫療爭議|中醫診所疑$20淘寶藥賣$800!事主不忿投訴,診所:醫師心緒不寧畀錯藥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疥瘡極易引發群聚感染! 老翁夜間皮膚劇癢竟疥蟲上身

NOW健康(TW)

失智症提早10年可預測?醫:走路姿態異常恐為失智前兆

中天新聞網

百歲人瑞急性主動脈剝離 靠「這招」挺過高風險手術、成功保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忘不等同於老化!醫提醒:及早辨識阿茲海默症,避免1 現象導致急性惡化

Heho 健康(台灣)

50歲男突昏厥、無意識 到院前心跳停止靠「這2招」救回

am730

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失智症 / 銀髮失智潮來襲!中醫 1 方法逆轉失智症

Heho 健康(台灣)

打呼表示熟睡?睡眠呼吸中止反覆缺氧 恐提高失智風險

NOW健康(TW)

幹細胞立大功!植萃專家解析:植物幹細胞保健品之市場趨勢

Heho 健康(台灣)

只吃沙拉還是瘦不下來?無糖飲料、生菜沙拉隱藏熱量陷阱

中天新聞網

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失智症!曾任3醫院院長,妻寫書談照護心聲

康健雜誌

芭樂「削皮吃」更好?營養師駁:整顆吃更控糖,但一樣東西不能加

康健雜誌

退休後失去自我?5階段、1活動讓你活出獨立第三人生

康健雜誌

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有解?專家齊籲早期回診 健保已準備好守住希望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夏日不只防中暑!氣溫逾31.5度 心梗風險增加近3成

中天新聞網

高血壓無感又致命!醫揭是腦中風、心肌梗塞元凶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