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政府鼓勵生育想懷孕必須先暖宮 中醫教你6招暖宮備孕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3年10月25日17:41 • 發布於 2023年10月25日13:31

全球不少地方均面對出生率下降的問題。在剛出爐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不少鼓勵生育的措施。但現代人大多是遲婚,高齡產婦與不育人士的比例也不斷上升,對於渴望有下一代的夫婦來說,該如何備孕?中醫所言的「暖宮」,在備孕上又扮演着一個怎樣的角色?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進入生育衰退期如何備孕?

根據《黃帝內經》,女性由35歲開始進入生育衰退期,卵子的質素會開始下降,在這歲數或以後懷孕,都屬高齡孕婦。加上30歲以後又是事業拼搏階段,工作壓力大,經常感到疲累,此階段多有腎虛、肝鬱的問題,而且隨著年紀越大,月經量越來越少,也未必每月都能夠成功排卵,所以較易有不孕及小產的問題。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備孕的兩大飲食原則

備孕中的女士飲食上可以著重疏肝補腎陰及滋陰養血兩大原則,以「清補」效果最好。清淡、性味甘平的食物如菠菜、紅蘿蔔、番薯、蘋果、木瓜、葡萄,都是不錯的食材。一些滋潤性、富含膠質的食物,如雞腳、海參、山藥、秋葵等,可以讓子宮壁健康。亦可吃補氣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洋蔥、棗類、紅糖、桂圓、生薑,保持氣血暢通,化解體內寒氣,讓子宮保暖。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平日少食寒涼性的食物如沙律、冰飲,這些都會讓體內氣血循環不佳,手腳容易冰冷。另外,過度吃補品,油炸、辛辣、焗烤等重口味烹煮方式,也會讓體內燥熱。因為燥熱導致津液、水份不足,形成陰虛體質,子宮環境不好,也是難以受孕。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備孕要怎樣暖宮?

調理宮寒先散體內寒氣,才能溫宮散寒。若子宮溫暖,體內氣血運行通暢,按時盈虧,經期如常,有助於懷孕。除了用中藥,亦可透過按摩、熱敷和傳統艾灸等來暖宮,以不同的方式刺激身體穴位,促進氣血運行,驅走腹部的寒氣,達致暖宮之效。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有利備孕的穴位按摩

想增加懷孕機會,可多按摩一些相關穴位,如血海穴、三陰交、太衝、太溪、關元等,有助促進氣血循環,自然可提高懷孕成功率。可每日以拇指指腹揉壓穴位數分鐘,也可用暖包、熱毛巾熱敷。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備孕穴位1:三陰交

位置:在足內踝上約4指幅寬度,小腿脛骨內側後方凹陷處。

功效:常按能促進女性荷爾蒙分泌及增強血液循環。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備孕穴位2:血海

位置:在內膝眼上方三指處。

功效:補血、活血。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備孕穴位3:太衝穴

位置:足背側部,約大拇趾與第二趾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功效:有疏理肝氣之效,有助於釋放壓力、幫助放鬆、安神。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備孕穴位4:太溪穴

位置: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此穴為腎經之源,能激發及調動全身腎氣,滋陰補腎。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備孕穴位5:關元穴

位置:於肚臍下3寸(四手指幅寬),正當子宮上方。

功效:有培補元氣、補腎、強壯身體、調理子宮氣血之效。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上述備孕方法只供參考作用,畢竟每人體質各異,最好還是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治未病-中醫養生-懷孕二三事-暖宮-備孕

註冊中醫師劉芷寧

圖片來源:Pexels、Freepik

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涉及照顧者悲劇揭苦情 老齡化社會更需關注醫療資源運用

新城八大家

筋長一寸,真係可以延壽十年? 改善亞健康脊椎健康至關重要

新城八大家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最新內容

AirPods Pro 2新增助聽器功能!衛福部許可,台灣也能用

康健雜誌

連14天每日抽3次血 衛福部長:非醫事人員抽血將開罰

中天新聞網

當眼球中的水晶體變得混濁,小心白內障已悄悄找上你!有乾眼症的患者當心「乾眼風暴」風險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預防女孩提早發育?中醫師推薦喝 1 飲品、注意 3 飲食關鍵就不怕骨齡早熟

Heho 健康(台灣)

美牛內臟、美豬萊劑可能放寬嗎?你該知道的4個美牛豬QA,一次看懂

康健雜誌

受害女足隊學生憂抽血遭滅證!邱泰源:將嚴查血液流向並究責

中天新聞網

今年8月起流感藥公費適用新制 強化孕產與兒少保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夏天待冷氣房不出汗? 中醫曝體內溼氣重減少流汗後果

NOW健康(TW)

【專欄】善用暑假 改善體質(一):飲食順應自然多元化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HER2陽性婦癌治療迎曙光!新一代ADC藥物問世,「像一把帶炸彈的鑰匙」精準鎖定癌細胞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腎病患者營養補充須謹慎 醫示警硒鋅缺乏恐增洗腎風險

NOW健康(TW)

挑戰生命禁區!搶救粒線體缺陷,英國重組受精卵產下8名訂製寶寶

康健雜誌

中暑了嗎?你是中「陰暑」還是「陽暑」? 中醫解迷思

NOW健康(TW)

【蔬果】一覽2025「最髒蔬果」排名 沒想到這個食物最骯髒!?

高燒 Gofever

「這些高風險群」降血脂靠飲食、運動不夠!醫揭藥物治療介入時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肺癌術後三年是復發高峰 醫揭「降復發、存活關鍵武器」

台灣健康醫療網

總是手滑握不住東西?小心是健康警訊!物理治療師推6招練握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橄欖油不適合高溫烹調?炸油可以重複用幾多次?醫生揭橄欖油2大優勢

am730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突破103萬人 實證證明:定期篩檢可降低發生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退休生活】港人平均壽命88.1歲 您準備好迎接退休後第二人生未?

高燒 Gofever

4 大代謝差警訊,恐釀心血管疾病!營養師教你怎麼聰明吃

Heho 健康(台灣)

洋葱是超級護腎食物 醫生親解:「這樣吃」才對

am730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靠玻尿酸撐得住嗎?醫師:只是止痛,解方是運動

Heho 健康(台灣)

AI智慧醫療前進離島 北市聯醫推動北竿鄉全人整合照護

NOW健康(TW)

國衛院、部桃研發「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 監督醫護落實洗手防院內感染

台灣健康醫療網

深層睡眠利於養顏美容排毒! 中醫師傳授3招幫助好眠

NOW健康(TW)

長庚研發冷凍槍治療消除良性口腔血管病變 登國際期刊

NOW健康(TW)

擺脫惱人鼻過敏、鼻塞、打呼免開刀 門診手術快速解決

NOW健康(TW)

師大女足「抽血換學分」惹爭議!該如何拒絕不合理的人體研究?

康健雜誌

女性出現「日常疲勞感」拉警報!心臟衰竭死亡率高男性一成

Heho 健康(台灣)

異位皮膚炎頻繁復發好困擾 醫:長效針劑助穩控病情

台灣健康醫療網

第4次視力革命!大學眼科引進EVO ICL「新型」植入式隱形眼鏡 為中高度近視患者帶來福音

NOW健康(TW)

逾 2.5 萬兒童疑發展遲緩!篩檢服務上路滿週年,家長 3 步驟掌握孩子成長進度

Heho 健康(台灣)

酷熱天氣要預防中暑 夏天戶外活動要做五件事

am730

失智症不再無解? 新藥登台助早期患者延緩病程、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9歲男童高燒不退長出「草莓舌」 醫確診是猩紅熱作怪

NOW健康(TW)

砧板刮痕滿布菌 1款材質恐菌量千倍級增長 醫生教5招清洗保養砧板

am730

53歲男心臟「雙重爆擊」 微創手術免開胸3天就出院

中天新聞網

炎炎夏日吃西瓜不只消暑!最新研究曝:還能保護心臟健康

中天新聞網

34周她第一次產檢 剛證實懷孕…小孩下月要出生了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