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後可以喝啤酒嗎?
跑完步來一杯冰啤酒,好像已成傳統。那麼它究竟是促進恢復,還是阻礙恢復?以下是科學的看法。
為什麼跑者喜歡在跑步後喝啤酒?
從終點慶祝派對到啤酒英里(Beer Mile)和酒吧跑(Pub Run),啤酒已經深深融入跑步文化(特別在西方國家)。對許多跑者來說,啤酒不只是一杯飲品,更是一種儀式、一種社交連結,也是一份完成努力後的小獎勵。
在結束一場艱苦的跑步後,喝下一口冰涼啤酒,就像是拿下了一座屬於自己的獎盃。有些跑者相信啤酒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幫助放鬆,甚至協助補水。不過,從科學角度來看,啤酒對身體的影響未必那麼美好。
身體在跑後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要良好恢復,身體需要三大關鍵元素:水分、能量、修復:
補水:補回因流汗而流失的水分與電解質
補能:透過碳水化合物補充肌肉中的肝醣
修復:攝取蛋白質,啟動肌肉修復過程
時間也很關鍵:理想情況下,應在跑後30–60分鐘內開始補充。雖然啤酒含有一些碳水化合物與水分,但它缺少關鍵營養素,反而可能帶來反效果。
優點:跑步後喝啤酒有什麼好處?
先說好的一面:
啤酒含有部分碳水化合物與液體,對恢復有一點幫助,尤其是低酒精濃度的淡啤酒。
對某些跑者來說,這杯啤酒是精神上的獎勵,有助減壓並營造正面跑步經驗。
有研究指出,輕度至中度飲酒在某些族群中與心血管健康有關,不過這可能更反映生活方式,而非酒精本身的益處。
此外,啤酒的社交功能也不容忽視:與朋友們在跑後聚會,可以增進連結、激發動力,讓跑步變得更有樂趣。
缺點:啤酒如何影響恢復?
不幸的是,酒精會干擾恢復的核心機制:
利尿作用:加速水分流失,阻礙補水。
抑制蛋白質合成:研究顯示,肌肉修復效率可被降低高達37%。
延遲肝醣補充:若沒有搭配其他碳水攝取,效果更差。
增加發炎反應:可能延緩恢復或加重痠痛。
干擾睡眠:尤其是影響快速動眼期(REM),對身體與精神的恢復非常關鍵,睡不好會影響隔日表現。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
2023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出明確聲明:「酒精沒有『安全劑量』,即便少量,也會影響健康。」
即使是輕度飲酒,也會增加某些癌症與慢性病的風險。對追求長壽、免疫力與穩定表現的跑者來說,這點值得深思。
那麼,跑步後可以喝啤酒嗎?
這得視情況而定。
如果你剛完成一場輕鬆的社交跑,又有先補充水分,並計畫接著吃一頓均衡的餐?那麼一杯啤酒可能無妨。但如果剛跑完強度訓練或長距離,還是建議先選擇水、電解質、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至少等幾個小時後再考慮飲酒。
幾個降低影響的小建議:
先補水(可選擇水或運動飲料)
吃一頓包含蛋白質與碳水的恢復餐
考慮無酒精啤酒或替代飲品
雖然啤酒帶來些許碳水化合物與心理上的獎勵,但科學證據顯示:酒精會拖慢補水過程,增加身體壓力,而此時你的身體最需要的是休息與修復。
這不代表跑者必須完全戒酒,但頻率、時機與情境很重要。如果你已經把啤酒視為跑步儀式的一部分,那麼請有意識地享用。記住WHO的警告:把啤酒當作社交加分項,而非恢復工具。
Please follow Insports Hub on Facebook & Instagram
https://insportslab.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insportslab
IG
https://www.instagram.com/insports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