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老狗學不會新把戲?錯的離譜!大腦有神經可塑性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7月19日01:00 • 文/方智出版社
老狗學不會新把戲?錯的離譜!大腦有神經可塑性

身心是一體的。我們對健康與幸福的控制力,比我們理解的要多得多。 —艾倫.蘭格(Ellen Langer),哈佛心理學家、「正念之母」

自我對話真的能改變大腦的生理構造。人類大腦具有神經可塑性,表示無論年紀多大,大腦都能出現劇烈的變化。這是我們學習新技能的方式,例如彈鋼琴、箭術、學新語言,或者就我而言就是寫小說。

不過,這表示我們的思考模式也可以改變,例如如何看待世界或應對發生的事件。神經科學家已證實人類大腦仍然非常靈活,所以能建立新的神經路徑。當你學習新事物時,大腦細胞(稱為神經元)就會採取行動!

你是導演,它們是演員;你是將軍,它們是聽令於你的士兵,對你唯命是從。 這很重要,因為這就是咖啡時間的自我對話幫助你突破困境、步上正軌的方法,讓你去愛自己神奇的生活,並吸引內心渴望的人事物。因為你(沒錯,就是你!)根據每分每秒的想法和感受,決定了哪些事物會(或不會)牢記在頭腦裡。咖啡時間的自我對話能給你這種掌控力。

發射、連結:烘焙式思路(baked-in mindset)

反覆做的事情或一再出現的心情,會烙印在思考模式裡。更明確地說,你的腦細胞用想法「發射、連結」,意思是某種思考模式激發大腦並啟動腦細胞。每次腦細胞因為重複這種模式而一起發射訊號,神經元便開始連結或「一起接線」。

這種情況愈常發生,或神經元連結時伴隨的情緒愈多,回路就愈強固。這麼做的次數夠多之後,這種模式就會變得根深柢固,猶如電線變得更厚實、更穩固。這改變了大腦的基本構造,使你成為現在的你,塑造了你的性格。

只要注意這個過程,就能加以控制。只要選擇就能做到。任何時候,一旦新的思考模式、信念、行為、習慣反覆出現,就會發射、連結,創造新的生活。控制權在你手裡,這一切都來自於你的想法、行為和感受。有新的想法,就會有新的你!

當神經元愈常在某種模式中同步發射訊號,產生的回路就會愈牢固。回路愈牢固,就愈明顯。回路愈難拆除,就表示它們變得持久且有韌性。如果是好的回路,這樣很好。但如果是不好的回路,例如有害的習慣或對自己、對世界的負面信念,而且這些信念甚至可能不是真的,那就糟了。但一旦意識到這些事,就能夠加以改變。

為什麼這份超能力至關重要?

重塑大腦的能力很重要,因為這樣你才能成為全新的你,才能創造精采無比的生活,將體驗幸福與喜悅設定為預設模式。換句話說,這將成為新常態,意思是你不會等到外界有好事發生才有好心情,因為你的內心隨時都有改變的食譜和材料。這是我們的超能力,任何人都能做到!

咖啡時間的自我對話幫助我將大腦程式改寫為成功程式,也能在你身上發揮同樣的效果。現在的我起床時不再覺得疲憊、頭昏腦脹或注意力不集中,而是立刻跳下床,迫不及待迎接嶄新的一天!回顧過去早上的經驗,跟現在簡直有天壤之別。即使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我的日子也充滿喜悅、目標明確。疫情雖然暫時影響了生活,卻無法撼動我內心深處的幸福感。

有了正確的心態、話語和想法,無論身邊發生什麼事,都能發掘喜悅的泉源。這句話我說再多遍也不為過。 信念能療癒身心,也能造成傷害。如果你是會說「每次流感一流行我都會中鏢」這種話的人,你猜怎麼著?你正在創造讓這句話盡可能成真的環境。(這是目前科學界很熱門的話題。事實上,有個叫作心理神經免疫學的領域,研究內容是大腦用來調節免疫系統,以提高或減少疾病抵抗力的化學路徑。這不是魔術或法術……而是神經傳導物質、荷爾蒙和表觀遺傳學。)

話語具有極大的力量。具有神經可塑性的大腦創造了無限可能,因為大腦是有能力改變的。心智並非靜止不變,因此個性和實相亦然。但真正令人驚奇的是變化發生之快速。大腦可能在一念之間瞬間改變,所以人生的方向也能立刻改變。定期進行咖啡時間的自我對話將創造自動、不費力、純天然的健康思路。卓越的心態將成為你習慣的方式,就像一項超級厲害的技能!

我想你一定聽過這幾句老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或「老狗學不會新把戲」。好吧,這些話通常都是對的,因為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能夠改變,因此甚至不會嘗試這麼做。但嚴格來說,這些話根本錯得離譜。人是有能力改變的,也真的會改變。無論什麼年紀,都有能力學習新技能。黑姆施泰特博士是在七十幾歲時第一次拿起弓箭,現在他是具有奧運水準的射箭高手。這才叫神經可塑性! 因此,只要條件對了,任誰都能夠改變。最棒的是,你可以立刻開始。

本文出自方智出版社《咖啡時間的自我對話:5分鐘改寫潛意識,實現任何目標》一書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肥胖天註定?原來痰濕體質惹禍!專家:7大保健訣竅,不讓肥胖纏身

華人健康網(台灣)

代謝症候群上身,不只看腰圍超標!營養師:遠離3大飲食地雷

華人健康網(台灣)

外食族想減重好難?吃對便當也能瘦!專家推低醣生酮便當,營養不肥胖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Line、網銀戶頭、Netflix帳戶…人生落幕時「數位足跡」怎處理?1動作給家人最後體貼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致命挑戰|19歲少女仿效抖音挑戰,吸高壓除塵空氣罐後心臟驟停喪命!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新生兒腸病毒今年已4死!疾管署籲:染病媽媽停餵母乳

中天新聞網

室內也會中暑!高溫高濕度恐致器官衰竭 死亡率逾10%

中天新聞網

器捐不只是理念 「健保卡註記」讓大愛得以實踐

台灣健康醫療網

消暑方法|凍飲或沖凍水涼未必有效 夏天要食青瓜/苦瓜/冬瓜!

am730

新冠中老年住院攀升!醫籲:高風險族群速打第二劑疫苗

中天新聞網

蚊子咬一包該怎麼辦?她塗蒜泥險潰爛 皮膚科醫師教正確處理法

Heho 健康(台灣)

午睡有學問!醫:每週3次可降37%心臟病死亡風險

中天新聞網

70歲婦人頭暈就醫竟發現腦動脈瘤 醫提醒「做1事」防憾事發生

am730

6年前發現肝腫瘤,95歲阿公靠1療法抗癌成功「來一顆燒一顆」…醫籲定期追蹤B肝:到百歲也免驚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阿茲海默症悄悄來? 醫:辨識早期5大症狀和譫妄現象

NOW健康(TW)

垂危印尼病童來台重生 台大醫療團隊成功活體肝臟移植救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懷孕不只會變笨? 研究:生完後細胞明顯衰老提前11年

NOW健康(TW)

「欺凌」潛在社交溝通的人際深層課題——引導成長對話

am730

脫水症狀|頭痛抽筋等問題 小孩長者夏天高危

am730

牙齒長歪影響學習能力!5狀況快找牙科幫忙

Heho 健康(台灣)

走路接地氣!正念散步 減緩糖尿病、預防記憶衰退

康健雜誌

睡前吃香蕉,可以改善失眠?這6種營養素是關鍵

康健雜誌

捐血|立法會舉行捐血日,議員高官齊響應,盧寵茂:「捐血帶來滿足感,開心到瞓着都會笑醒!」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3天2人遭蛇咬血清都用完了?疾管署:目前庫存無虞

中天新聞網

娘娘回歸!孫儷新劇逆轉人生、肖戰空降榜首,2025夏季最強片單請收藏

康健雜誌

台灣逾五成成人過重!醫:減重5%可預防多種慢性病

中天新聞網

逆齡抗老 每日只要少食「1樣嘢」10克 就可以年輕2.4個月

am730

婦服用「薑黃」3個月…末期大腸癌肝轉移腫瘤竟縮小

中天新聞網

「新冠」疫情還沒完! 醫籲:逾65歲等高風險者應儘早接種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餐吃幾口就想跑廁所?善用「胃結腸反射」可改善便秘

中天新聞網

白內障手術最怕傷角膜內皮細胞 術後角膜水腫等於白做

NOW健康(TW)

【二十四節氣教室】夏天已過去一半!中醫分享如何在夏至提升陽氣

高燒 Gofever

肌膚不敵歲月洗禮?皮膚科醫談保養關鍵 梅菁「這成份」受關注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港大醫學院研究 安全使用鋰劑治療 有效控制躁鬱症

am730

肺癌診斷再升級!「AI支氣管鏡導航」精準採樣肺部組織 助提高診斷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只甜食!研究揭糖尿病元凶:紅肉、加工肉品風險更高

中天新聞網

關節炎治療循序漸進! 醫:減緩退化透過再生療法有解

NOW健康(TW)

罹癌後飲食要清淡?當心熱量不足釀「癌症惡病質」!營養師揭「癌症飲食3指南」戰勝癌勢力

良醫健康網

先量血糖再開車!藥師教糖友「行前血糖檢查SOP」:低於90mg/dL別開、高於300也要小心

良醫健康網

好發於20~40歲》會長頭髮、牙齒的「卵巢畸胎瘤」是什麼?醫師:超過●公分,恐影響生育

良醫健康網

為何年紀越大,越睡不著?神經內科醫揭「50歲後淺眠真相」:這些退化疾病,打亂你的睡眠結構

良醫健康網

【鯁喉危機】10個月大男嬰餐廳內鯁喉臉發青 食客用1工具將食物吸出救命危BB

MamiDaily

用糙米代替白飯不是最好? 醫生揭7類米飯對血糖影響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