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香蕉多吃就能減肥?可空腹吃嗎?體質敏感度不同,這3類人少吃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5月12日10:22 • 文/MamiBuy媽咪拜
香蕉多吃就能減肥?可空腹吃嗎?體質敏感度不同,這3類人少吃

吃香蕉的好處有哪些?可以空腹吃香蕉嗎?本篇將為你破解「香蕉」的秘密,包括一根香蕉熱量、營養、3大禁忌和迷思。你知道腎衰竭、糖尿病等患者不宜食用嗎?正在把香蕉視為代餐的人也更要注意,小心「越減越肥」!

吃香蕉的好處、富含營養有哪些?

在台灣,香蕉幾乎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水果,其盛產季為5~8月,方便剝皮、好攜帶又不用切,遂成為大家喜愛的飯後水果、下午茶之一,讓我們來看看吃香蕉的好處有哪些吧!

1. 預防或治療高血壓

香蕉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其中「鉀」可排出鈉離子成分,有效降低血壓、預防抽筋和心血管疾病機率;除此之外,鉀元素也能舒緩乾眼等不適,達到護眼功能。

2. 加強身體免疫力

香蕉裡的蛋白質比較不容易被分解,可直接被腸胃吸收、大大提升抗癌效果。

3. 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

水性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硼」,可幫助腸胃蠕動、緩解胃酸刺激,有便秘困擾的民眾可適量攝取。

4. 減少壓力、提升睡眠品質

很神奇吧!香蕉裡的維生素B6,不僅可以讓腦細胞轉為休息模式,同時色氨酸還能合成血清素,讓心情穩定、幫助入睡,因此又稱為「快樂水果」。

5. 醣類補充,減重好夥伴

香蕉富含的醣類是燃燒脂肪的營養素之一,其抗氧化、抗性澱粉的功能,能讓你富有飽足感,是許多健身員、減重者必備的精神食糧!

一根香蕉熱量多少?吃越多就可減肥?

根據《健康2.0》表示,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明,一根香蕉熱量約為182大卡,200克的重量就含有46公克的醣類,「相當於3/4碗飯」。由此可知,並不是「以香蕉代替正餐」就會瘦,反而還有可能會攝取過量!

值得注意的是,「芭蕉」的熱量也很高!根據《健康010》表示,每100公克的芭蕉就含有約124大卡的醣類、19.4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小小一根的芭蕉,熱量卻比香蕉還要來得高,建議每天補充1~2根即可,千萬別以為會越吃越瘦。

可空腹吃香蕉嗎?「這時間吃」最好!

看完吃香蕉的好處、一根香蕉熱量後,接下來就要進入重要的環節:到底什麼時候吃比較好?可以空腹吃香蕉嗎?上述內文有提到,香蕉內含豐富的大量的微量元素,在空腹時攝取容易讓電解質失衡,所以容易出現心悸、腹瀉、焦慮或異常興奮等情形。

那麼香蕉應該在什麼時候補充最好呢?答案就是:飯後!因為香蕉本身是寒性水果,在吃完熟食墊胃後,比較不會刺激腸胃,產生腹痛等情形,建議也可搭配燕麥、麥片粥等方式飲食。

3大香蕉禁忌迷思!這類人少吃比較好

Q1:表皮青綠的香蕉能吃嗎?

A:可以。營養師蔡正亮曾撰文表示,綠香蕉的抗性澱粉比一般經過催化的香蕉還要來得高,其不易被消化、分解的特性,可以幫助便秘患者排便,只是口感比較不好吃,所以較少人食用。

Q2:香蕉可以冰幾天?可放冰箱冷藏嗎?

A:一般來說香蕉還是放室溫保存較佳,蒂頭只要用保鮮膜或保紙包覆住就不容易被催化。如需放置冰箱冷藏,應放置在攝氏15度左右的環境,雖可延長保鮮2~3天,但須小心香蕉變黑、腐敗損口感。

Q3:吃香蕉配柚子、優酪乳會中毒?

A:不會。原因在於三者都含有膳食纖維,所以容易出現腹瀉情形。

每個人體質不同,對於食物的敏感程度有異,但以下族群一定要小心:

【腎衰竭、糖尿病患者】

上述患者吃了香蕉後,鉀元素濃度可能會迅速增加、引發心悸等症狀。

【筋骨受傷、肌肉發炎者】

筋骨受傷或是肌肉發炎的人也儘量少吃香蕉,因為「含磷高」的特性可能會讓鈣質降低,血液循環就會變慢、不易復原。

【胃酸過多、腸胃不好者】

香蕉可幫助消化,但患者吃太多香蕉就會「過度運轉」,加重腸胃不適。

小編貼心提醒,香蕉也忌同時和高澱粉食物一起食用,容易產生脹氣等困擾,如:山藥、小麥、地瓜、芋頭等,大家需多加留意唷!

本文獲「MamiBuy媽咪拜」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乳癌可能是吃出來的?營養師:避開6大NG食物,13招吃出健康

華人健康網(台灣)

疲勞、壓力大?你屬於3大類疲勞哪一種?日醫教你4招簡單伸展運動,紓解壓力

華人健康網(台灣)

梅雨季濕疹、白帶多,小心濕氣趁虛而入!中醫師:按摩4大穴位去濕消腫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善心藝人|「人間活菩薩」余慕蓮,87歲高齡最新病況曝光!每周斥資$2.4萬買藥抗病魔,堅持將遺產盡數捐出遺愛人間。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陪伴懷孕、生產、育兒! 國健署4大諮詢平台服務升級

NOW健康(TW)

臺灣製藥公會與通路攜手合作 共創OTC藥品供應鏈新局

台灣健康醫療網

患者身體不自覺抽動或礙社交 了解妥瑞症減歧視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名醫林芳郁罹失智症5年! 醫曝:失智症並非單一疾病

中天新聞網

調查:民眾擔憂視力健康 卻只有3成定期檢查!醫籲加強預防、及早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啤酒肚害GG縮短2至3公分!醫揭關鍵是減少脂肪堆積

中天新聞網

控制濕疹3大關鍵 中醫:忌口、少刺激、穩定生活節奏

NOW健康(TW)

嘴角紅腫、流血別再怪火氣大!口角炎根源是「這些習慣」

VOCO News

【疾病】 三種毛孩有機會傳染給你的疾病 這種病感染率高達80%!?

高燒 Gofever

接住性健康落差!全台首發「性健康及愛滋防治白皮書」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台灣醫界權威林芳郁失智 醫揭失智10大警訊!「這些症狀」快找神經內科

VOCO News

【遠離腦中風生活指南】吸菸列「腦中風」重大危險因子!醫籲無論菸齡長短 立即戒除仍有助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這些工作膀胱癌機率較高? 美髮、紡織、皮革業者小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斷食減肥會分解肌肉?醫生揭6大斷食好處

am730

台大、北榮、亞東三院前院長林芳郁失智 從走失到譫妄 妻林靜芸寫書談照顧經歷

Heho 健康(台灣)

70歲婦人頭暈就醫竟發現腦動脈瘤 醫提醒「做1事」防憾事發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用嚴謹態度做保健食品!王美純博士解析 IRB 人體臨床實驗的重要性

Heho 健康(台灣)

手指、嘴唇偏黑又易累?輕熟女驚罹「肺動脈高壓」

am730

重鹹飲食罹胃癌風險高97%!研究:多吃水果可降11%

中天新聞網

久站、久坐族群常有靜脈曲張! 網友分享舒緩改善經驗

NOW健康(TW)

9歲癲癇、4歲頭痛竟是顱內動靜脈畸形!  AR導航助精準拆彈救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康Do Re Mi/愛美族注意!不運動、怕曬黑 小心30歲就骨鬆

中天新聞網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超高齡社會透析新選擇 居家腹膜透析提升長輩生活品質

NOW健康(TW)

綠拿鐵控注意!醫示警:易攝入過多草酸 恐致急性腎衰竭

中天新聞網

「夏至」如何守護健康?中醫師推薦保健 3 原則及作法,緩解身體不適

Heho 健康(台灣)

【媽媽睡眠】研究:產後6年媽媽睡眠時數仍少於產前? 媽媽長期睡眠質素低 恐引4大身心問題

MamiDaily

小心吃水果餐愈減愈肥? 營養師揭這2種水果熱量超高

NOW健康(TW)

用湯匙挖西瓜吃害敗血症亡!保存不當恐染李斯特菌

中天新聞網

扭傷條腰要平躺?分分鐘愈躺愈痛 醫生教3招護腰防扭傷

am730

夏至養生!高溫食慾不振、心煩氣躁 中醫助祛暑安心神

NOW健康(TW)

小麥的健康筆記/失眠免吃藥!拍打「百會穴」助秒入睡

中天新聞網

長照新制7月底實施!80歲以上免評估可申請外籍看護

中天新聞網

婦連續無痛性血尿 醫一看驚:膀胱藏「7x6公分」腫瘤

中天新聞網

113年國人十大死因出爐 癌症穩居首位、新冠肺炎跌出前十名

台灣健康醫療網

駕駛中低血糖怎麼辦?藥劑師教「這樣做」守護行車安全

am730

解開身體密碼新模式!精準醫療 V.S. 基因檢測

Heho 健康(台灣)

久坐久站當心! 婦人罹深層靜脈血栓緊急抽栓救回左腿

NOW健康(TW)

瞓夠8小時仍然睡眠不足 長期缺少深層睡眠 隨時會增加XXX風險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