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肌膚不敵歲月洗禮?皮膚科醫談保養關鍵 梅菁「這成份」受關注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6月20日0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靖昀報導
以梅菁原液為例,其中天然來源的多酚、維生素C與E等營養素具有抗氧化特性,相關營養素參與體內自由基清除機制,對維持細胞健康有幫助。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靖昀報導】肌膚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老化,但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作息不正常,加上外在環境影響,更加速肌膚老化問題生成,想要維持逆齡狀態,除了減少外在環境因子,飲食也是延緩肌膚老化的關鍵;知名皮膚科醫師黃美月指出,皮膚是身體器官的一部位,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經過循環送到各個器官,其中也包含了皮膚,因此除了均衡飲食,也可搭配例如活性酵素梅菁,幫助肌膚達到抗氧化效果。

空污等外在環境難抵抗 加速肌膚老化問題

事實上,包括紫外線、空氣污染、廚房油煙、藍光等因素都會促使肌膚產生大量自由基,因而攻擊膠原蛋白等結構,使肌膚老化提早報到;黃美月醫師表示,門診中最常遇到飽受長斑、色素沈澱等肌膚老化困擾的民眾,尤其當空汙等外在環境破壞肌膚表層薄膜時,就會導致保濕效果下降,促使慢性發炎降低神經醯胺合成,這時肌膚老化問題就會一一浮現。

梅菁原液含抗氧化成分 有助清除自由基、支持肌膚健康

黃美月醫師解釋,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許多抗老保養品標榜含抗氧化成分,關鍵在於皮膚細胞接觸到氧時,開始產生能量,而這代謝過程的產物又稱為「自由基」,當自由基數量過多,會使氧化加速,也因此如何對抗自由基,減少氧接觸皮膚,也成了現今許多美容保養追求的目的。

以梅菁原液為例,其中天然來源的多酚、維生素C與E等營養素具有抗氧化特性,相關營養素參與體內自由基清除機制,對維持細胞健康有幫助。日常若攝取含天然發酵產物與有機酸的飲品,會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相平衡與消化機能,進而支持整體健康及肌膚狀態。

攝取過多糖小心出現糖化反應 專家:加速肌膚老化

對抗肌膚老化,除了靠外在保養,飲食同樣也很重要;黃美月醫師提及,人從出生開始就得面對一天一天老化,到了25歲過後更加速老化速度,若長期攝取高油、糖等食物,當與蛋白質結合後,就會出現糖化反應,形成糖化終產物(AGEs),使得細胞產生發炎現象,膠原蛋白結構也因此改變,造成肌膚蠟黃、鬆垮等老化問題。

多酚具強大抗氧化作用 維持肌膚青春最佳利器

「多酚的作用甚至優於維生素C和E。」黃美月醫師解釋,因此日常均衡飲食非常重要,像是蔬果含量較多的維他命C,能減少肌膚受到自由基損傷,保護肌膚健康,以及維護細胞膜脂質的維他命E,有助降低肌膚發炎反應,另外,還有多酚,因具有強大抗氧化作用,能幫助肌膚抵禦外在環境的損傷,維持肌膚最佳狀態。

長期發酵的梅菁原液 口感更溫和

不過面對現代人忙碌生活,難以透過飲食攝取足夠營養素,則可藉由酵素等補給品,幫助肌膚對抗老化問題;黃美月醫師舉例,像活性酵素梅菁就是不錯的抗氧化飲品,關鍵在於它是在大自然下,將有機梅透過常溫誘發酵母菌發酵;經過長期發酵的梅菁原液,容易被人體吸收,且含有總多酚、維生素C及E等成分,皆是日常飲食中需要的營養成分,有助於維持健康。

日常搭配梅菁飲用 有助維持肌膚健康

黃美月醫師分享,梅菁屬於天然食物,不僅對於肌膚保養有正面影響,也能增加飽足感,幫助排便順暢,除了適合搭配三餐飲用,建議也可作為點心替代品,滿足口慾,或是做料理時,加一點進去菜餚,增加不同風味外,也能達到維持肌膚健康的目的。

肌膚老化 正常飲食、生活習慣缺一不可

此外,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也是維持凍齡的基本原則;黃美月醫師建議,平時除了做好防曬、保持充足睡眠以及避免高鹽高糖的飲食,晚餐後也盡量讓自己站著,不要馬上坐下,並墊墊腳尖、慢走或甩手等方式,讓自己身體稍微活動、流點汗,日常也可補充保健食品,或搭配飲用活性酵素梅菁,都能幫助肌膚新陳代謝,延緩老化提早報到。

查看原始文章

肝腎是代謝毒素要角!醫曝活性酵素發酵食品有助保養 但要注意鉀過量

台灣健康醫療網

飲食控制、減重成效不佳?搭配梅菁「這關鍵」促進腸道順暢 助健康減重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愛喝「即溶咖啡」要注意!研究:黃斑部退化風險暴增近7倍

中天新聞網

想健身怎麼開始?運動傷害防護師:建議找教練 看影片學易受傷

Heho 健康(台灣)

消暑湯水食譜|蘋果雪梨豬骨湯等5款清熱降燥老火湯夏日必飲!

am730

58歲竹科CEO搭高鐵突忘記在哪下車…確診阿茲海默症

中天新聞網

避孕還在賭孕氣?我的身體我說了算!醫建議吃 1 藥物 5 天內避孕仍有效

Heho 健康(台灣)

誤以為是瘀青!76歲翁腳趾黑斑…竟是肢端黑色素瘤

中天新聞網

小暑到!中醫師提醒「這樣吃、這樣動」 養好脾胃、遠離暑濕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15歲少女經痛難耐 就醫驚見罕見「雙套子宮」先天畸形

中天新聞網

颱風後清理積水須穿雨鞋!疾管署:去年類鼻疽奪24命

中天新聞網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攀升!肥胖女性罹子宮內膜癌風險飆2倍

中天新聞網

長期吃藥「傷腎」?亂停慢性病藥恐中風!川普、李登輝長壽秘訣:堅持「按時吃對藥」活得更久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颱風過後注意!登革熱、腸道病恐爆發 清潔防護這樣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產後爆炸性頭痛當心腦血管痙攣 醫:不治療恐致腦出血

NOW健康(TW)

高血脂恐埋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藥物控制成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精神科醫師公開6個國人忽略的助眠關鍵,讓身心同步修復、輕鬆一夜好眠

良醫健康網

失智症針灸治療有用嗎?延緩腦部退化、維持身體功能...中醫師曝治療5核心目標及作用機轉

良醫健康網

【誤食】1歲男童誤把老鼠藥當糖果吃 滿嘴藍色粉末嚇壞家人急送醫獲救

MamiDaily

還沒找到想做的事? 教你用一張便利貼開始找回人生方向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三伏貼改善鼻過敏有解! 中醫師提醒:這3天記得貼滿

台灣健康醫療網

牛奶推薦|牛奶飲品最多含7種添加劑,可增致癌風險!一文睇清19款無添加鮮奶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恢復健康 但「這些事」才是康復的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遇上「俾鬼砸」先別怕 其實是睡眠癱瘓症!專家推4步驟應對

am730

失智症前兆別輕忽 醫師呼籲「輕度認知障礙」及早治療

NOW健康(TW)

跨越千公里送阿嬤回家 彰基以善終圓滿生命最後旅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暑假孩童視力拉警報!研究證實:做對 1 件事,近視風險少 3 成

Heho 健康(台灣)

知名動畫配音員頭痛陷昏迷 確診為「顱內動脈瘤破裂」

NOW健康(TW)

急診壅塞新解方!醫院啟動「在宅急症照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學習、工作已離不開ChatGPT?MIT研究:AI用太多恐讓大腦「變蠢」

am730

今天是「小暑」!炎炎夏日最怕「白帶」困擾,中醫師提用 2 料理改善

Heho 健康(台灣)

【生蛇】與「蛇」抗衡! 你不可不知的「生蛇」真相!

高燒 Gofever

兒少從網路遊戲找尋慰藉和成就? 家長留意成癮4警訊

NOW健康(TW)

中風竟是心臟腫瘤作怪 婦微創手術化險為夷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痛≠康復!醫揭「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骨頭悄悄被侵蝕

中天新聞網

【患病】40歲媽患癌切子宮 三年級女兒性早熟 初中兒子遲發育 醫生:1生活習慣肇禍

MamiDaily

救急診大絕招!8月起9種病人住院日縮短,近20萬人提早釋出病床

康健雜誌

「婦科第一瘤」子宮肌瘤飲食有哪些地雷?進補恐養大肌瘤?

康健雜誌

熱量攝取不足 小心這9大問題上身

康健雜誌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赴韓參加K-MEX 促中醫國際交流

NOW健康(TW)

日日30幾度高溫如置身焗爐 做1件事防肌肉溶解腎衰竭

am730

國小3到6年級近視率突破40% 5大關鍵因素與護眼對策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