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紅腫、流血別再怪火氣大!口角炎根源是「這些習慣」
嘴角乾裂、紅腫,甚至疼痛脫皮,俗稱「臭嘴角」的口角炎(Angular cheilitis)是不少人生活中的惱人困擾。不少民眾以為是「火氣大」所致,但醫師提醒,這是常見迷思,真正原因其實與口水積聚、摩擦與感染有關。
醫師指出,口角炎好發於年長者,最常見原因是臉部皮膚鬆弛導致嘴角皺摺變深,使口水長時間停留在嘴角,形成慢性潮濕刺激,類似於嬰兒口水疹或尿布疹,一旦皮膚屏障受損,就容易引起細菌或黴菌感染。
口角炎的常見原因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感染性因素:皮膚受損後,口腔常見的念珠菌或皮膚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就可能趁虛而入,造成二度感染。
營養因素:如缺乏維生素B群(特別是B2)、鐵質與葉酸,但醫師也提醒,現代人營養普遍充足,單純因營養不良的病例已相對少見。
免疫與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愛滋病、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等族群,因免疫力或皮膚狀況影響,也容易反覆發作。
物理因素:例如咬合不正、假牙摩擦、舔嘴唇習慣,都可能讓嘴角長期處於潮濕狀態,加劇發炎。
口角炎症狀從紅腫、乾裂、脫屑到滲出液體、輕微出血都有可能。醫師建議,若症狀輕微,可使用凡士林保濕修復;但若出現裂痕或持續超過兩週未癒合,就應就醫,由醫師開立抗黴菌或抗生素藥膏治療,通常一週內可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坊間流傳許多關於口角炎的說法,其實大多屬於誤解。
比如「吃維他命就會好」的觀念,其實只適用於極少數因營養缺乏導致的情況,對大多數與感染有關的口角炎來說並無幫助;「接吻會傳染」的擔憂也沒有根據,因為念珠菌本就存在於人體口腔中,並非透過親密接觸傳播的疾病;至於「會惡化成口腔癌」的疑慮更是無稽之談,兩者在病因與性質上完全不同;至於是否「反覆發作就是免疫力差」,專家則指出,真正的主因往往是嘴角長期潮濕,例如頻繁舔嘴唇、假牙不合導致的摩擦等物理因素,與免疫力強弱不必然有直接關聯。
要有效預防口角炎,醫師建議從日常習慣做起。進食後可用濕布輕柔擦拭嘴角,避免殘留口水;當嘴唇感到乾燥時,應主動塗抹護唇膏保濕,而非下意識地舔嘴唇;在睡前,也可使用凡士林加強嘴角的皮膚屏障,減少外在刺激造成的傷害。總之,與其一再怪罪「火氣大」,不如從清潔與保濕做起,養成正確保養觀念,才能真正遠離反覆發作的「臭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