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甲狀腺失調搞壞成副身體!高碘質食物係飲食關鍵?|養和醫院營養部統籌主任余思行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4年02月15日01:30 • 發布於 2024年02月15日01:30

甲亢或甲減患者除了要按醫生指示準時服藥,亦要小心日常飲食,甲亢患者更要特別注意含碘質的食物,為什麼?

主持:今天邀請到養和醫院營養部統籌主任余思行講解甲亢和甲減的飲食對策,到底飲食如何影響到甲狀腺素的分泌?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甲狀腺失調-碘質飲食

營養師:甲狀腺相關的疾病本身並非因飲食問題所致,亦沒有特定餐單可以針對性地改善甲狀腺分泌失衡的問題,患者需要透過服用藥物才可控制病情,令甲狀腺素分泌回復正常。當藥物都發揮不了效用,便有可能需要進行甲狀腺切除手術或放射碘手術,即喝碘水,殺死過度活躍的甲狀腺細胞。
進行這些療程時,營養師的角色主要是留意患者的飲食是否均衡,因為碘質和礦物質的攝取量均會影響甲狀腺素的分泌,以及在選擇營養補充品方面提供建議。較常見是為患者設計低碘質飲食餐單,提醒他們在進行治療前避免食用高碘質的食物,如貝殼類的海產、海魚、紫菜、海帶、牛奶和雞蛋等。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甲狀腺失調-碘質飲食

主持:甲亢及甲減患者在飲食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會有所不同嗎﹖
營養師:甲狀腺素分泌太低的甲減患者會出現疲累及脫髮的病徵,但體重卻會突然上升,因此會建議盡量選擇低脂、低糖、低鈉和低膽固醇的食物來控制體重;另外他們亦因新陳代謝減慢令腸胃蠕動減慢,造成便秘,所以應進食高纖維食物及多補充水分。
至於因甲狀腺素分泌過多而導致甲亢的患者,體重會突然下降,並出現心跳過快、緊張、容易出汗、經常出現飢餓感等病徵,也有機會是因為鈣質不足或新陳代謝過快而出現骨質疏鬆,建議多進食深綠色蔬菜、菇類、含奧米加三脂肪酸的魚類、牛奶、加鈣飲品,甚至服用鈣片等,補充鈣質和維他命D。成年人每天的鈣質攝取量為一千二百毫克,建議可從營養補充品攝取六百毫克,其餘的可靠飲用一杯牛奶來補充;維他命D也很重要,市面上的鈣質補充品中已加入維他命D,多曬太陽亦有幫助。除此之外,攝取礦物質如鋅及鐵也同樣重要,可以多進食乾豆、深綠色菜、全穀物食物、堅果、紅肉等含豐富鐵質的食物,有助避免病情惡化。

主持:正在服用抗甲狀腺素藥物的甲亢病人需要完全避免碘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嗎?
營養師:其實他們只需要在治療前和飲用碘水當天進行短暫戒食便可。醫生也不建議日常有服用藥物的患者在飲食上有太大變化,營養師則會建議他們適量進食魚、紫菜等含碘質的食物,或雞蛋、牛奶來攝取蛋白質,維持均衡飲食。
主持:剛才提到體重下降是甲亢的其中一個徵狀,患者需要攝取更多熱量來補充嗎?
營養師:如果甲狀腺素分泌持續過多,會增加心臟負荷,刺激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衰竭風險,患者的眼球也會凸出,此情況需要盡快處理。若患者體重持續下降,代表藥物未能發揮穩定甲狀腺素分泌的作用,此時建議可多進食紅肉及乳製品攝取脂肪,食用油方面宜選擇優質的橄欖油、牛油果油或芥花籽油,以減低身體發炎及患癌的風險。當病情受到控制,體重便會慢慢回升。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甲狀腺失調-碘質飲食

主持:甲亢患者是否需要避免吸煙及進食會刺激中樞神經的食物,避免令甲狀腺素分泌增多﹖患者可以喝酒嗎?
營養師:喝酒及吸煙的確會令身體容易發炎;過甜、加工或含添加劑的食物如餅乾、香腸、午餐肉、即食麵或罐頭食物亦應盡量少吃,以免增加患癌風險;建議進食天然的食材或米飯會較好。
主持:甲減患者容易疲累,體重會上升,補充碘是否就可以解決問題?
營養師:首先,需要透過抽血或檢驗小便,以確定患者是否真的缺乏碘質。人體需要足夠的碘來製造甲狀腺素去控制新陳代謝、腦部和肌肉發展,成年人每日所需的碘質為一百五十微克,孕婦則需二百二十至二百五十微克,甚至更多,世衞亦建議孕婦食用營養補充品以吸收足夠碘質,分量介乎五十五至四百微克。
如驗血結果確定為甲減,建議多進食含豐富碘質的海鮮類、海帶及紫菜,但需注意若經常進食海魚有可能會導致水銀超標,建議每星期可進食兩至三次。除此之外,每天食用五克、即約一茶匙份量的加碘鹽亦可,或在有需要時可服用營養補充品。

主持:需要服用藥物或補充劑的患者,在飲食上要注意什麼嗎﹖
營養師:若屬甲狀腺素低,藥物治療以補充荷爾蒙為主。如需服用甲狀腺素補充劑,必須空腹時服用。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於早上服藥後至少三十分鐘才可進食早餐。另外,咖啡因、高鈣質食品如牛奶,及黃豆製品如豆腐或豆漿,會影響甲狀腺素的運作,進食這類食物後需相隔四小時才可服藥。而另外,進食營養補充劑時也要留意會否與其他藥物產生相互作用,例如鈣片、鐵片會影響甲狀腺素的吸收,一般建議與甲狀腺素藥物分隔四小時服用。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甲狀腺失調-碘質飲食

主持:甲亢的藥物是幫助患者體重回復正常,但甲減患者服藥後體重會否回落?
營養師:理論上患者服藥後新陳代謝會回復正常,體重便會回落,所以短暫的體重上升是因為受甲狀腺素分泌影響,跟飲食無關。以往曾有人服用甲狀腺素藥物來減肥,導致心跳加速,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而且不能長期依賴藥物,停藥後更會反彈,相信現時大眾也意識到用這種方法減肥並不可行。
主持:甲亢和甲減的飲食對策其實離不開均衡飲食?
營養師:正確,多元化及切忌偏食是金科玉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奶類製品、蔬菜水果都含有豐富礦物質,同時進食海魚可補充碘,但如之前所說,吃得太多便會水銀超標。若因為敏感或個人喜好而完全不吃魚,便要從其他食物中攝取碘質。另外亦想再提醒大家,食用營養補充品前,宜先驗血確認自己是否真的缺乏某種營養素,如只獨立補充某一種營養素,份量會過多,攝取過量更有可能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主持:明白,今天謝謝余思行的分享,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談,再見。

查看原始文章

新年新開始!今日起保健唔怕遲 專家親解維他命B要點食

新城八大家

營養師:預防中風推1家常菜 清宿便、去水腫都掂!

新城八大家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蚊蟲叮咬塗抹蒜泥消炎? 醫: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NOW健康(TW)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健保6月放寬一線用藥給付 無基因突變也不漏接

台灣健康醫療網

漸進性的血液癌症! 掌握多發性骨髓瘤4大症狀早治療

NOW健康(TW)

美研究公布「最髒蔬果名單」 菠菜居冠、藍莓與馬鈴薯新入列

VOCO News

清粥小菜暗藏健康危機!醫師:升糖快、高鈉恐致體重上升

中天新聞網

衛生棉條使用不當恐引發毒性休克 4至6小時要更換1次

NOW健康(TW)

新生兒「腸病毒」流行中! 感染併發重症6年同期最高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重方法依年齡而異!醫示青少年、成人「個別減重」指南

Heho 健康(台灣)

25歲女「雙手麻木」竟是頸椎狹窄上身…嚴重恐致癱瘓

中天新聞網

醫療科技|抗癌再現新突破!港大研雙重免疫療法治肝癌,末期病人存活率大提升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婦人產後大笑漏尿至今30年 骨盆底肌多元復健大幅改善

NOW健康(TW)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Line、網銀戶頭、Netflix帳戶…人生落幕時「數位足跡」怎處理?1動作給家人最後體貼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致命挑戰|19歲少女仿效抖音挑戰,吸高壓除塵空氣罐後心臟驟停喪命!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一睇書就眼瞓 玩手機愈玩愈精神?醫生拆解6大原因

am730

減肚腩運動|深蹲跳/登山者等在家都做到幫你減肥

am730

新生兒腸病毒今年已4死!疾管署籲:染病媽媽停餵母乳

中天新聞網

室內也會中暑!高溫高濕度恐致器官衰竭 死亡率逾10%

中天新聞網

器捐不只是理念 「健保卡註記」讓大愛得以實踐

台灣健康醫療網

消暑方法|凍飲或沖凍水涼未必有效 夏天要食青瓜/苦瓜/冬瓜!

am730

新冠中老年住院攀升!醫籲:高風險族群速打第二劑疫苗

中天新聞網

蚊子咬一包該怎麼辦?她塗蒜泥險潰爛 皮膚科醫師教正確處理法

Heho 健康(台灣)

午睡有學問!醫:每週3次可降37%心臟病死亡風險

中天新聞網

70歲婦人頭暈就醫竟發現腦動脈瘤 醫提醒「做1事」防憾事發生

am730

6年前發現肝腫瘤,95歲阿公靠1療法抗癌成功「來一顆燒一顆」…醫籲定期追蹤B肝:到百歲也免驚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阿茲海默症悄悄來? 醫:辨識早期5大症狀和譫妄現象

NOW健康(TW)

垂危印尼病童來台重生 台大醫療團隊成功活體肝臟移植救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懷孕不只會變笨? 研究:生完後細胞明顯衰老提前11年

NOW健康(TW)

「欺凌」潛在社交溝通的人際深層課題——引導成長對話

am730

脫水症狀|頭痛抽筋等問題 小孩長者夏天高危

am730

牙齒長歪影響學習能力!5狀況快找牙科幫忙

Heho 健康(台灣)

走路接地氣!正念散步 減緩糖尿病、預防記憶衰退

康健雜誌

睡前吃香蕉,可以改善失眠?這6種營養素是關鍵

康健雜誌

捐血|立法會舉行捐血日,議員高官齊響應,盧寵茂:「捐血帶來滿足感,開心到瞓着都會笑醒!」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3天2人遭蛇咬血清都用完了?疾管署:目前庫存無虞

中天新聞網

娘娘回歸!孫儷新劇逆轉人生、肖戰空降榜首,2025夏季最強片單請收藏

康健雜誌

台灣逾五成成人過重!醫:減重5%可預防多種慢性病

中天新聞網

逆齡抗老 每日只要少食「1樣嘢」10克 就可以年輕2.4個月

am730

婦服用「薑黃」3個月…末期大腸癌肝轉移腫瘤竟縮小

中天新聞網

「新冠」疫情還沒完! 醫籲:逾65歲等高風險者應儘早接種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餐吃幾口就想跑廁所?善用「胃結腸反射」可改善便秘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