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有狐臭不自知讓人默默遠離 「清新門診」免動刀助擺脫社交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6月12日0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黃耀立副部長(左)指出,狐臭其實與家族遺傳有關,就算用止汗劑也僅能暫時改善,須接受治療才有機會真正解決腋下困擾。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夏天來臨,突然飄來的身體異味總是讓人難以忍受又躲不掉!調查發現,有超過9成民眾坦言會對身邊有狐臭的人留下負面印象。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黃耀立副部長指出,狐臭其實與家族遺傳有關,就算用止汗劑也僅能暫時改善,須接受治療才有機會真正解決腋下困擾。

韓籍啦啦隊成員李多慧11日出席記者會時也表示,台灣天氣炎熱,長時間跳舞應援腋下容易汗流不止,讓她擔心異味影響到他人,同時也不希望未來對象是「臭臭的」。黃耀立副部長也分享,根據一項針對1000位18至55歲民眾的網路調查顯示,近9成人選擇隱忍職場同仁的狐臭問題,並嘗試保持距離;當發現心儀對象有狐臭問題時,超過9成人表示好感度將下降。可見狐臭雖然不影響健康,但對社交、職場、兩性關係都可能帶來衝擊。

身體異味給人留下壞印象!醫師說明原因 與大腦機制有關

黃耀立副部長說明,跟視覺與聽覺不同,嗅覺會直接傳遞到大腦中負責處理感情的「杏仁核」,以及負責長期記憶的「海馬迴」,因此嗅覺與情感、記憶的關係其實相當緊密。當大腦感知到氣味時就會選擇要接近或遠離,是人體的自然防禦機制,好的氣味讓人感到舒適、親近,遇到異味則會下意識想保持距離。不過,一個人長期暴露在相同氣味中,就會產生嗅覺疲勞,導致大腦自動忽略該氣味,讓患者經常無法察覺問題。

調查也表明,多數民眾誤以為狐臭與肥胖、個人衛生習慣或愛吃重口味食物有關,黃耀立副部長指出,實際上狐臭成因主要來自遺傳,當父母兩人皆有狐臭問題,傳給下一代的機率高達八成,即使只有一方有,遺傳機率也高達五成。此外,98%的患者同時有濕耳垢問題,也是臨床重要的判斷指標。

改善狐臭靠洗澡、止汗劑?微波療程不動刀 可處理3腋下問題

黃耀立副部長說明,狐臭來自大汗腺的分泌物與皮膚表皮上的細菌反應後產生的刺鼻異味,不像一般的流汗單靠洗澡就能改善。有些民眾用止汗劑與體香劑試圖遮掩,但長期的使用可能導致皮膚暗沉、過敏、接觸性皮膚炎、毛囊阻塞等問題。

治療方面,腋下多汗和狐臭問題過去可透過手術改善,但不少患者對開刀感到抗拒,擔心術後發生感染、血腫,或是因交感神經被阻斷而引發汗水代償;術後恢復期及留下永久疤痕的風險也讓人裹足不前。黃耀立副部長指出,目前有「微波熱能止汗術」,透過微波加熱破壞大、小汗腺和毛囊,可一次處理異味、汗水與腋毛3大問題,且因為不需要動刀,患者術後不會留疤,也無需恢復期。親身體驗療程的李多慧也表示,整個過程僅耗時一小時、不影響工作,讓她覺得十分方便。

黃耀立副部長提到,因擔心氣味問題遭受同學霸凌,接受治療的患者中也有不少是青少年,但強調患者應在第二性徵出現、開始長腋毛後,經醫師評估發育狀況和腋下皮膚結構,才能決定是否可進行。此外在腋下有開過刀,或曾做過胸部手術、在腋下有開口的女性,也可能不太適合進行這類療程。針對長期遭受腋下問題困擾的民眾,黃耀立副部長也表示,現在全台已有超過百家「清新門診」,可為有相關需求的民眾提供專業醫療協助。

查看原始文章

流汗狐臭飄異味? 「這1無創除汗療程」助少女重拾信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頭頂天天「飄雪花」洗頭也沒用?營養師推「6大維生素」養出健康頭皮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失眠怎麼辦?台灣一年消耗逾11億顆安眠藥!醫曝解方

台灣健康醫療網

看TikTok尋心理健康問題解方?衛報調查:前百熱門影片過半數含錯誤資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2025 亞洲生技大會規模擴大!「三大亮點專區」搶先看

Heho 健康(台灣)

痔瘡開完刀就能落樓買外賣 醫解析「1治療」新選擇

am730

三伏天來了〜一文看懂冬病夏治「三伏貼」的效用、適用族群、禁忌、貼伏黃金時機

Heho 健康(台灣)

年輕梅毒個案連4年上升!疾管署7月推匿名諮詢與免費快篩

Heho 健康(台灣)

天氣熱無胃口?夏天啱食酸性/苦味4類食物提升腸胃功能

am730

73歲婦誦經驚覺視力模糊!就醫揪出白內障

中天新聞網

高齡婦步入試管療程卻驚覺罹癌 臺中榮總多專科合作助癌友生子圓夢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上班族救星!醫推3分鐘「站坐訓練」肌肉品質提升45%

中天新聞網

不是失智症權威,卻成為林芳郁的主治醫師!林靜芸找到一位「真正懂病人」的醫師

康健雜誌

酪梨竟能幫助睡得更好?專家揭「晚餐前吃半顆」的關鍵效果

康健雜誌

西瓜紅肉、黃肉哪個好?吃對西瓜還能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

康健雜誌

健康Do Re Mi/淋巴癌年輕化!4成患者落在15至34歲

中天新聞網

吃得很清淡也易肥?醫生揭3大致肥飲食陷阱

am730

不只抗氧化!哈佛研究:莓果還可減緩認知能力的退化

中天新聞網

「紅茶配花生」恐增肝癌風險!茶黃素增強黃麴毒素致癌性

中天新聞網

年輕人注意!性病諮詢免尷尬 13家醫院提供匿名服務

中天新聞網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持續!酒精不能除腸病毒 正確該用它

NOW健康(TW)

女性心臟治療受限? 醫:技術已不受性別區別!

台灣健康醫療網

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今年9例新生兒染重症…6例死亡

中天新聞網

皮膚癌年增2千例! 出現黑色斑塊、邊界不規則勿輕忽

NOW健康(TW)

糞便飄油耗味恐是胰臟炎!醫:氣味改變比症狀早出現

中天新聞網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恢復健康 但「這些事」才是康復的關鍵

am730

小暑後愈來愈熱 濕熱氣虛體質慎防中暑

am730

沒症狀也藏危機!醫示警「消化道癌6徵兆」別忽視 這些人該定期檢查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愛喝「即溶咖啡」要注意!研究:黃斑部退化風險暴增近7倍

中天新聞網

想健身怎麼開始?運動傷害防護師:建議找教練 看影片學易受傷

Heho 健康(台灣)

消暑湯水食譜|蘋果雪梨豬骨湯等5款清熱降燥老火湯夏日必飲!

am730

58歲竹科CEO搭高鐵突忘記在哪下車…確診阿茲海默症

中天新聞網

避孕還在賭孕氣?我的身體我說了算!醫建議吃 1 藥物 5 天內避孕仍有效

Heho 健康(台灣)

誤以為是瘀青!76歲翁腳趾黑斑…竟是肢端黑色素瘤

中天新聞網

小暑到!中醫師提醒「這樣吃、這樣動」 養好脾胃、遠離暑濕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15歲少女經痛難耐 就醫驚見罕見「雙套子宮」先天畸形

中天新聞網

颱風後清理積水須穿雨鞋!疾管署:去年類鼻疽奪24命

中天新聞網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攀升!肥胖女性罹子宮內膜癌風險飆2倍

中天新聞網

長期吃藥「傷腎」?亂停慢性病藥恐中風!川普、李登輝長壽秘訣:堅持「按時吃對藥」活得更久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颱風過後注意!登革熱、腸道病恐爆發 清潔防護這樣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產後爆炸性頭痛當心腦血管痙攣 醫:不治療恐致腦出血

NOW健康(TW)

高血脂恐埋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藥物控制成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