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白內障手術最怕傷角膜內皮細胞 術後角膜水腫等於白做

NOW健康(TW)

更新於 06月19日23:28 • 發布於 06月20日02:00 • 楊芷晴 報導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高齡8旬的阿嬤因白內障嚴重,視力僅存0.1、0.2,水晶體已熟且呈咖啡色,多間醫院評估皆認為一般手術風險高,輾轉求診眼科陳逸川醫師,經建議採用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精準、安全且角膜水腫風險降低,阿嬤術後視力順利恢復至0.9、1.0,視力重拾清晰。

白內障成因除了老化占大宗 年輕化趨勢與長時間使用3C有關

陳逸川醫師解釋,當眼球內的水晶體產生濁化,阻礙光線穿透、影響視線清晰時,這種症狀稱之為「白內障」。歸納白內障的成因,自然老化占族群大宗,隨著年紀增長,水晶體從原本清澈透明出現混濁,其他導致白內障的生成,還包括糖尿病患、外傷、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眼球發炎如虹彩炎等因素。

目前臨床也觀察「核性白內障」族群正在逐漸增加,這與一般認知65歲左右常見的白內障族群相較之下,仍有10年落差。陳逸川醫師舉例,4、50多歲又合併高度近視,原本長時間維持約7、800度近視,卻突然在短時間內增到900度,經過1年又飆到千度,此種不尋常的度數飆升,主要是因為白內障水晶體的中央部位熟化所致,推斷與現代人廣泛長時間使用3C產品藍光不無關係,罹患白內障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罹患白內障因進入眼睛的光線被阻擋在水晶體外面,導致視線變暗,猶如眼前隔一層紗的模糊霧感、黑點、怕光等症狀,白天還能勉強看清,但一到夜晚或下雨時,天色昏暗之際,視力就突然大幅度降低。所以,患有白內障的年長者夜晚外出,若遇到上下人行道或路面不平等狀況,就容易跌倒、增添危險性。較年輕族群,則會影響開車、工作,或是現代人看大量電腦、文書和手機,視力會感到逐漸模糊,進而導致視覺吃力,為工作、生活帶來不便。

術後角膜水腫若持續視力無法改善 白內障手術等於白做了

陳逸川醫師指出,醫療科技進步,白內障手術已進展到顯微手術,從以前傳統手術進展到現今的微創手術,目前「超音波乳化術」是主流,藉由切開1個2至3mm的小傷口,利用超音波探頭微小高頻率震盪將白內障震碎吸出。不過,若是遇到白內障較熟、硬化的患者,手術過程中必須調高超音波能量,才能順利吸除,除了時間較長外,對角膜內皮細胞損害也較大,術後易有角膜水腫的副作用。

陳逸川醫師進一步解釋,角膜內皮細胞的功能是能排除多餘水分,讓角膜清澈。而年老導致角膜退化、角膜內皮細胞凋零,使得角膜清澈度降低,加上角膜內皮細胞對能量較敏感,能量過高易造成角膜耗損,就會產生術後角膜水腫不容易消除,或永久角膜水腫的風險。即便手術清除白內障,術後角膜水腫若持續存在,視力仍然無法獲得良好改善,就等於白內障手術白做了。

當顯微鏡檢查發現角膜健康狀況不佳,白內障比較熟,或者希望手術風險降至最低,且復原速度更快,以及縮短手術時間等,都建議可選擇白內障飛秒雷射達到目的。陳逸川醫師強調,白內障飛秒雷射已將白內障手術提升到最高等級的境界,術後角膜清澈復原更快速,若再搭配如多焦點、長焦段等高階的多功能人工水晶體,能1次解決遠中近距離的視力,患者也能及早回到日常生活和返回工作崗位。

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能量低 減少角膜水腫有助術後恢復

前述80歲阿嬤就是考量年歲已高,做一般微創手術副作用大,若採用傳統大傷口手術風險高,於是建議採用高階的飛秒雷射進行輔助。陳逸川醫師說明,白內障飛秒雷射是在白內障手術前先進行白內障定位,並精準計算白內障進行細小分割及需要使用的能量,再搭配超音波來有效率的吸出,可以減少原來一般微創手術一半的能量,也會縮短手術時間,優勢在於能量低、復原快和安全性高,能大幅減少角膜水腫的風險。

另1名年約50歲患者,原本兩眼近視度數900度,每天常需開車、工作和開會,來看診時,其中1眼已經飆至1500度,檢查確認是核性白內障。因為患者平時工作繁忙,難得抽時間來看診,希望復原快且低風險,因此,最後透過飛秒雷射輔助,兩眼做完手術後,約1周視力就達到能應付工作的最佳狀態,患者相當滿意。

白內障導致視覺不清或視力不到0.4 切勿拖延到白內障過熟

不過,陳逸川醫師也表示,進行飛秒手術前會將固定環固定在眼睛表面,設計最初是以西方人為參考,如果少數東方人眼眶較深凹、眼睛比較小,固定環無法完美固定的族群就不適用此種方式。

陳逸川醫師提醒,白內障術後4周禁用手揉眼睛,洗頭洗澡避免眼睛進水避免感染發炎。初期應遵照醫囑定時點消炎藥或抗生素、定期回診。

通常白內障從輕微到嚴重的時程可能很長,輕微白內障可以先觀察、追蹤,若感覺白內障導致視覺不清或視力已不到0.4,明顯造成生活和工作不便,建議應手術治療,切勿拖延到白內障過熟,以免增加手術困難度與風險性。

# 首圖來源/Freepik

查看原始文章

關節炎治療循序漸進! 醫:減緩退化透過再生療法有解

NOW健康(TW)

長照3.0!健康老化、在地老化、安寧善終 2026年上路

NOW健康(TW)

陪伴懷孕、生產、育兒! 國健署4大諮詢平台服務升級

NOW健康(TW)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大腸癌篩擴大至45歲起,上路半年逾百萬人受益!實證有效:「這無痛檢查」2年一次,降低死亡率35%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吃錯食物會讓膝蓋提前報廢!骨科醫:泡麵、手搖飲全中鏢

中天新聞網

夏天降火氣食物清熱退火! 韓星愛喝「西瓜烏龍」爆紅

NOW健康(TW)

一碗拉麵=兩碗白飯 喝湯血壓即爆升 營養師教4招健康吃

am730

夏日消暑必備!中醫推綠豆湯配玫瑰花、菊花秒變排毒湯

中天新聞網

吃出好心情!營養師推薦5種舒壓食物 助拆除壓力炸彈

台灣健康醫療網

40歲男業務天天喝果汁…肝臟如「鵝肝」引發肝癌

中天新聞網

腳底小顆粒剪掉又長?小心是病毒疣 踩公共地板也可能中

中天新聞網

才躺平就尿急,她夜奔廁所4回超崩潰!全台428萬人罹「膀胱過動症…除了吃藥,還可考慮1療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半月軟骨嚴重耗損走路都成折磨 「這項手術」讓膝蓋重獲新生

am730

「好希望爸媽早走…」閃現負面念頭別內疚,是你太善良…用「不內耗」的智慧,追求無悔的照護吧!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睡眠品質差小心腦淋巴系統功能下降 影響記憶力恐失智

NOW健康(TW)

炎炎夏日氣溫持續高升 中醫師教你「消暑撇步」預防熱傷害

台灣健康醫療網

翁不菸不酒、無肝炎史卻罹肝癌 原因竟是愛吃花生糖

中天新聞網

孕期出血勿輕忽! 中醫提醒血熱、血虛調理方式大不同

NOW健康(TW)

咪以為後生就無事 白內障5個症狀 提醒你要及早求醫

am730

40歲男胃痛3年竟是幽門桿菌感染 罹癌風險飆10倍

中天新聞網

睡太多危害健康! 每晚睡超過「這個時間」可能傷害大腦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每分鐘心跳60-100下才正常!心律不整恐增中風風險

中天新聞網

每日牛肉湯當早餐!翁腸道長2.5公分腫瘤確診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水果啫喱】10款零失敗當造水果啫喱DIY食譜 夏天必吃消暑甜品!

MamiDaily

【寵物】罕見情況!倉鼠咬手指後受感染 9歲女發高燒心跳過快險死

MamiDaily

口乾舌燥多喝水就好? 醫示警:恐與「5病症」有關

中天新聞網

【防蚊】BB為何對蚊蟲叮咬反應大? 除了防蚊網 這5方法也能杜絕蚊蟲騷擾!

MamiDaily

【怪癖】5歲女童肚痛照胃鏡驚現一團亂髮 被揭患特殊病症 頭頂被拔至禿髮

MamiDaily

孩子問「我從哪裡來」不再用玩笑話帶過 父母可以這樣說

台灣健康醫療網

30歲以下女性躁鬱症患者自殺率高達76.8倍!醫揭防治重點

am730

「這種先天心臟病」常到中年才發作! 醫警告:未治療恐致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睡不好恐失智?72歲婦失眠1年「認知功能」就退化…深度睡眠啟動「腦內清道夫」,6招清除大腦毒素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1招減肥最易減到停經 恐影響生育!醫生教1招恢復月經

am730

記憶力變差是老化還是失智症前兆?醫:「這些狀況」可能是失智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她臥床多年「滿頭壓瘡」深可見骨!家屬1原因「急救到底」…醫嘆:人間地獄在醫院深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女性朋友動起來!醫推4跑法在家就做到 告別運動漏尿困擾

am730

告別難言的便秘之苦:從飲食著手 3步驟養成每日暢通的健康體質!

TopBeauty

小孩放暑假反而長不高?美研究4點分析 家長「這樣做」抓住成長黃金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延緩老化 6個家居運動助你重拾年輕體魄(下)

am730

二價鐵、三價鐵差在哪?維生素C可加強吸收?一文看懂鐵劑選擇與服用須知!

台灣健康醫療網

北醫附醫完成北市首例 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療法抗失智

NOW健康(TW)

【兒童增高】擔心孩子身高比同齡矮? 兒童增高黃金期必吃10種食物!

Mami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