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婦人拔鼻胃管腹痛竟是「打結」! 醫「這樣做」順利恢復正常進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60歲女性患者因動脈瘤破裂接受腦部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但吞嚥功能受損無法以口正常進食,所以接受吞嚥訓練復健治療,經過一個月治療,終於可以安全地從嘴巴進食。未料在拔除鼻胃管的時候,患者感到上腹疼痛不適,且在移除鼻胃管的過程中,感覺有非常大的阻力。臺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明駿擔心鼻胃管放置產生相關的併發症,立即幫其照了一張X光,才發現鼻胃管在胃裡面打結了。
鼻胃管放置有風險 這些潛藏危機你一定要知道
經醫師跟患者與家屬說明,患者接受無痛胃鏡檢查,吳明駿醫師利用異物夾將打結的鼻胃管解開拉直後,順利的移除鼻胃管。
吳明駿醫師指出,鼻胃管灌食是非常普遍的醫療行為,可以提供營養不良,或是有吞嚥困難,以及重症病人所需要的腸道營養。鼻胃管放置看似簡單,但是仍有潛藏的危機,比如鼻胃管誤置入氣管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誤入顱內或脊髓會造成腦損傷,也可能因放置或拔除不當造成鼻黏膜和食道的損傷;另鼻胃管照顧過程,可能因人為疏忽導致病人嘔吐,產生吸入性肺炎,甚至是灌食速度過快,產生的消化不良或是腹瀉。
鼻胃管定期換很重要 避免體內打結、灌食失敗
至於鼻胃管在胃或食道打結,吳明駿醫師表示,臨床上並不常見,文獻上只有零星的個案報導,發生的原因主要跟放置時間過久,放到胃裡的長度過長,或是經常移動鼻胃管的位置,以及接受過切胃手術等因素有關。鼻胃管在胃內打結,除非灌食無法進入,否則通常並不會有症狀,都是在更換或移除的過程發現。
吳明駿醫師提醒,鼻胃管依照材質不同約二到四周就應更換,如移除時遇到阻力或病人感到不適,切忌硬拔硬扯,應立即就醫尋求醫師協助,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兒少深陷短影音怎麼辦?家長溝通有「3撇步」 不用兇也能讓孩子放下手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全球每年約130萬人吸二手煙致命 醫生教非吸煙者3招保健康
am730
睡眠呼吸中止何時要戴呼吸器?戴不住怎麼辦?一次看懂治療選擇
Heho 健康(台灣)
手指、嘴唇偏黑又易累? 輕熟女驚罹「肺動脈高壓」
台灣健康醫療網
名人離世|日本97歲「自拍婆婆」西本喜美子辭世,搞笑作品長存粉絲心中,永不褪色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復健融合科技」助中風病人翻轉困境 走路、吃飯不再是難事
am730
名人逝世|前全國政協常委何柱國逝世,終年75歲。數月前透露曾患肺癌,經治療及戒煙後康復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癌症治療怎麼吃維持體力?營養師提「熱量、蛋白質」攝取指南
Heho 健康(台灣)
沖涼水溫|超過42度血壓上升 想穩定要做好3件事
am730
新一代帶狀皰疹疫苗防後神經痛 研究:還降低失智風險
NOW健康(TW)
不擴大抗病毒用藥對象!50歲以上新冠重症近九成具慢性病
中天新聞網
靜脈曲張穿壓力襪過敏沒效? 「這1微創手術」助她找回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預防腸癌有解方!研究:每日運動35分鐘可降40%風險
中天新聞網
手掌穴位|魚際穴/曲池穴等4個位置 常按摩預防手痛
am730
飲食清淡體脂率卻達42%!醫揭「水果」吃太多反而胖
中天新聞網
免疫力強較健康? 異常紅腫、疼痛恐免疫系統太強所致
NOW健康(TW)
背闊肌訓練|單臂啞鈴划船冇feel?5點修正更中健身目標肌肉
am730
印航空難唯一倖存者「坐這」! 3原則選中機上「相對安全座位」
VOCO News
婦一動就頭暈…健檢揪「腦動脈瘤」 醫:破裂恐危及生命
中天新聞網
一出生就重症!腸病毒伊科病毒威脅寶寶健康 「這些症狀」不可忽視
台灣健康醫療網
玩也是學習 兒童遊戲團體課助遲緩兒提升合作溝通能力
NOW健康(TW)
你會感到孤獨嗎?國衛院研究:高齡孤獨感語言理解變慢恐是失智開端!?
Heho 健康(台灣)
臺大醫換肝救活2印尼新生兒!十年後返臺分享重生喜悅
中天新聞網
40歲男夜尿7次、來不及就漏 醫揭「膀胱過度活躍症3大症狀+治療對策」
am730
運動達標30分鐘才有效降低血脂 專家推這5種有氧運動
NOW健康(TW)
黑朱古力好處唔止抗氧化 仲會減心臟病風險促進大腦健康
am730
震不停!醫師、消防員「避難包」這樣裝:7大關鍵一次看
康健雜誌
新冠疫情升、重症增!JN.1疫苗第2劑間隔縮短至2個月 接種條件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孩子撞到頭會不會腦震盪?4大跡象來觀察!
Heho 健康(台灣)
攝護腺癌治療不再只能開刀!海福刀恢復快、副作用少
中天新聞網
多補鐵有益健康?小心「鐵蛋白」過高身體正慢性發炎
康健雜誌
夏天突頭痛、拉肚子恐是中「陰暑」!4種人容易中、1類人忌刮痧
康健雜誌
藥物與咖啡同時服用可能傷身!藥師:至少間隔2小時
中天新聞網
苦瓜降血糖嗎?輔助性食療難取代藥物
am730
癌症治療新突破|港大醫學院揭腫瘤「求生秘密」、研發納米粒子有效「餓死」癌細胞!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百歲爺爺成功開「心」! 挺過主動脈剝離手術生死關頭
NOW健康(TW)
紅肉白肉定義|好處及禁忌一文睇清 邊種較高蛋白質?
am730
當了40年家庭主婦,她72歲玩相機爆紅!曾說臥床也會拍天花板,97歲「自拍嬤」告別人生:天堂繼續拍下去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三角肌訓練|健身唔只前中後束 兩個啞鈴動作完整刺激
am730
國血國用邁大步!打造台灣血液製劑自給體系 醫界代表盼建穩定供應鏈
台灣健康醫療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