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脫下白袍的溫柔守護!長效針劑助病友穩定、醫師走入社區點亮希望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5月23日02:3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攜手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共同宣導長效針劑幫助穩控思覺失調症的重要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他總覺得有人在監視、要攻擊他,連家中燈光都成了威脅。」這不是影劇情節,而是一位年輕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真實經歷。他長期受妄想與幻聽困擾,甚至不敢在家過夜,整日處於高度警戒。

為了幫助這位病友,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精神科醫師主動進入其家中,甚至以「風水師」身份拜訪,以了解居住環境為切入點,運用會談技巧及引導,逐步建立信任,讓病友願意開口談心、接受治療。

推出病友故事短片 呼籲社會正確認識思覺失調症

日前,三總北投分院與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舉辦記者會,正式發表以「保護大腦、持續治療」為主軸的病友故事短影音,強調長效針劑在治療與復原中的關鍵角色,期待透過康復者的故事,喚起社會關注與政策重視。

首次發病一年內復發率逾5成 反覆復發恐傷腦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歐陽文貞教授指出,超過五成的思覺失調症病友在首次住院後一年內會復發,如果治療中斷或沒按時服藥,復發率甚至高達九成以上,且反覆復發可能會造成大腦功能退化,導致家庭與社會負擔日益加重。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秘書長徐瑋澤也強調,長效針劑已獲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可穩定藥效、減少復發次數,是目前重要的治療策略。學會也執行國科會多年期計畫,強化社區精神復健知能與治療連結,提升病友在社區中使用長效針劑的接受度與持續率。

病友難以察覺自己生病 平均拖1年半才確診

三總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指出,思覺失調症發作時病友常有幻聽、妄想等症狀,但由於生病的是「大腦」,判斷能力會受影響,常因為「病識感不足」,加上家屬不知如何求助,平均拖到一年半後才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期。

越長效越穩定!住院天數、醫療花費雙雙減少

三總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泰宇說明,思覺失調症治療除了口服藥,也有每月、每季甚至半年施打一次的長效針劑。趨勢上長效針劑已被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健保署也編列專款鼓勵使用。國內研究發現,使用越長效針劑,病友一年內住院天數可減少超過25天,醫療費用降幅近半,病友生活品質也獲得顯著改善。

國際研究也指出,長效針劑能讓血中藥物濃度更穩定、用藥規律性提高,還可減少家屬提醒吃藥帶來的摩擦與壓力。病況穩定後,病友更有機會重返校園、職場,回歸日常生活。

三支專線、一通即通報 三總北投分院打造社區精神醫療網

楊蕙年主任表示,三總北投分院深耕社區數十年,發展出跨單位合作的社區行動醫療模式,目前提供3支諮詢專線,分別供民眾、警消與相關專業人員使用,簡化複雜的轉介流程和長時間等待,可即時聯絡醫療團隊,快速進行初步評估、家訪、電訪與緊急送醫。

目前三總北投分院的服務範圍涵蓋台北市12個行政區、新北市17個行政區,在大台北地區扮演連結社區精神醫療的重要角色。

打入街友圈、陪伴病友找回現實感 醫師脫下白袍展現溫柔力量

為讓更多病友願意就醫,三總醫師們脫下白袍、深入病友家中與街友圈,善用話題和語氣建立關係。楊蕙年主任說,這些醫師如同變色龍般轉換角色,只為了讓病友卸下心防,邁出接受治療的第一步。

「不少思覺失調症患者因身處弱勢,隨著疾病惡化不得已流落街頭,淪為街友。」陳泰宇醫師也分享,每年他都說服十多位思覺失調症街友接受長效針劑治療,這些病友經治療穩定後逐漸恢復現實感,部分已重返家庭或進入職場。他感性說道:「哪怕只是幫助到社會裡一個小角色,對我們來說,那都是一段值得珍惜的生命故事。」

查看原始文章

精神科專家倡議長效針劑治療:健保專款支持,有助優化思覺失調症和躁鬱症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只有高齡母生育有風險?國衛院研究:男性越晚生 孩子思覺失調越早發病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畢業求職季近視雷射需求增 選對近視雷射還要提早評估

NOW健康(TW)

髮量少、易斷裂、老是掉頭髮?營養師揭「5大飲食地雷」讓頭皮髮質拉警報:這樣吃養出強健髮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腦中風別錯過黃金期! 「中醫針灸+中藥調理」助加速復原

台灣健康醫療網

178公斤男擺脫病態性肥胖!機械臂助攻減重、慢性病大幅改善

am730

冷氣病症狀|喉嚨痛咳嗽點算?幾招助你緩解頭痛

am730

消委會泥膠|家長注意!3款泥膠/黏土含致敏防腐劑,1款超標11倍,或令兒童皮膚過敏!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不靠吃藥也能穩定血壓!中研院士林昭庚的養生逆轉法

Heho 健康(台灣)

15%香港人有灰甲問題!運動人士是感染高危族?藥劑師公開灰甲自救攻略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夏天飲水不足易中暑 更令「1疾病」有機會復發

am730

消委會眼影|逾8成眼影含致敏重金屬,皮膚或受刺激發炎!僅2成產品獲5星滿分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台灣再辦國際護理大會! 護理師爆衛福部臉書:血汗壓榨

中天新聞網

學齡前兒童發展遲緩怎麼辦? 職能治療師用「遊戲」助學會表達與合作

台灣健康醫療網

足膜非人人能用 酸性成分不適合皮膚敏感、糖尿病患者

NOW健康(TW)

血液透析通路影響洗腎效果、生活品質!醫師分析常見通路及「新選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揮別診所刻板印象!生髮專科結合「寵物友善」 打造療癒就診體驗

台灣健康醫療網

【瓜】夏天想健康降溫?推薦消暑必吃4種瓜!

高燒 Gofever

30歲冷氣師傅罹「嚴重氣喘」頻送急診 生物製劑治療半年讓他成功復工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男生睡的枕頭、床單「發黃變髒」 醫揭原因:不是沒洗澡

中天新聞網

面對網路霸凌怎麼辦? 記住「5步驟」幫助你自保與紓壓

台灣健康醫療網

56歲男泡泡尿揭腎病危機! 醫提醒「這些人」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走路不穩、記憶變差可能不是老化 醫提醒警覺中老年人「常壓性水腦症」

am730

痛風不只是吃太好!日本研究:胰島素、尿酸代謝才是元凶

中天新聞網

氣喘高風險兒愈來愈多 北市聯醫啟動「3大措施」協助早期發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室內外溫差10度恐害腦中風!婦女、慢性病患更危險

中天新聞網

廚房煮飯毒過二手煙 只開抽油煙機不夠?醫生教3招降致癌風險

am730

鼻毛竄出別輕易拔除!臉上「危險三角區」恐引發嚴重感染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患開車必看!當心低血糖症狀 血糖監測了再上路

NOW健康(TW)

日本青汁保健效果好?營養師:營養價值高但空腹喝恐傷胃

中天新聞網

高齡奶奶因肝指數異常揪出腫瘤 「1低風險療法」成功控制病情

台灣健康醫療網

洗頭頭髮掉滿地?專家解析「女性常見掉髮類型與對策」一次看懂

am730

不是中暑!他們烈日下「頭暈、無力」竟是腦中風…夏季高溫引發心梗、中風危機,1時段少戶外活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藥少不等於效果差!多元的治療選擇讓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生活不再被病耽誤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脂肪肝放任不管?醫示警:20%跳過肝硬化直接成肝癌

中天新聞網

雞蛋烹調不當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醫:高溫煎炸超NG

中天新聞網

膽固醇無上限?高危人士遵守4飲食原則免傷肝

am730

打了瘦瘦針還會復胖? 研究證實:「這1事沒改」體重照樣回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重其實並不難? 研究:睡得飽、早餐吃蛋是2大關鍵

NOW健康(TW)

安眠藥讓你「失去意識」而非在睡覺!睡前「戴橘色眼鏡」隔藍光,睡眠權威:褪黑激素增25%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