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影帝都飽受社交恐懼症之苦 精神科醫生提醒家人最忌做2件事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4年02月15日10:16 • 發布於 2024年02月15日10:16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在社會上恆常存在的精神科問題,患者會持續地對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或恐懼,並且對自己、他人及社交方面都抱有負面思想。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表示,「社交恐懼症患者經常會感到在社交場合中被人監察,擔心自己的緊張症狀會被人發現,令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甚至被嘲笑或譏諷,繼而逃避社交。」

治未病-疾病資訊-醫療專科-情緒健康-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雖不屬於嚴重精神病,但對患者的生活會帶來很大影響,張醫生表示社交恐懼症的成因包括:

1.家族遺傳或者家族傾向。
2.本身性格比較內向、害羞。
3.可能以前試過在公眾場所或者在公眾演講的時候出醜。
4.腦內的分泌有些改變,例如血清素、多巴胺不平衡。
5.腦內有些地方過度敏感,特別容易擔心、害怕某些事。

治未病-疾病資訊-醫療專科-情緒健康-社交恐懼症

「以上原因通常不是單一的,尤其腦分泌問題、先天傾向、後天經歷等往往互相影響和強化,最後導致社交恐懼症。它的症狀主要是逃避社交,避免在人多的場合說話,甚至盡量不出席,關鍵是他們這種逃避行為已達至影響生活的程度,例如妨礙工作,沒有正常社交甚至基本的人際關係,這樣才會定義為社交恐懼症。」張醫生說。

他提醒,社交恐懼症的症狀特別,所以通常有迹可尋,但家人切忌做兩件事:

1.切忌以平日的表現,判斷家庭成員是否患有社交恐懼症。
「因為,社交恐懼症患者在家人面前通常不會有明顯問題,但如果要去不太相熟的親戚朋友家中吃飯、見面,比如日期是下星期,他這星期已經開始恐懼,並可能有心跳、面紅、出汗、頭暈、肚痛、手震等症狀。若只以平日『冇事冇幹』的表現判斷一個人有否社交恐懼症,很容易出錯。」

2.切忌以自己的標準「幫助」患者,例如迫他出席人多場合作為「訓練」。
「很多人會說,和親戚見見面、傾傾偈,有什麼好怕的?我和你一起去,不用怕!諸如此類的心態,最終即使強迫患者出席,其實只會令他的恐懼更甚。」

治未病-疾病資訊-醫療專科-情緒健康-社交恐懼症

張醫生提醒,想幫助患社交恐懼症的家人,首先要多了解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其次是不要用自己的尺去量度患者。至於治療社交恐懼症,可透過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主要是認知行為治療,藥物則通常用血清素再回收調節劑,或者短期的放鬆神經藥物例如鎮靜劑。另外也常會使用β受體阻滯劑,可以減低發作時心跳的頻率,令心跳不會太快,人可以鎮靜下來,減低發作時的影響。

張漢奇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冬末春初 令5類肌膚狀況變好的方法(三)|美肌教主

新城八大家

甲狀腺失調搞壞成副身體!高碘質食物係飲食關鍵?|養和醫院營養部統籌主任余思行

新城八大家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蚊蟲叮咬塗抹蒜泥消炎? 醫: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NOW健康(TW)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健保6月放寬一線用藥給付 無基因突變也不漏接

台灣健康醫療網

漸進性的血液癌症! 掌握多發性骨髓瘤4大症狀早治療

NOW健康(TW)

美研究公布「最髒蔬果名單」 菠菜居冠、藍莓與馬鈴薯新入列

VOCO News

清粥小菜暗藏健康危機!醫師:升糖快、高鈉恐致體重上升

中天新聞網

衛生棉條使用不當恐引發毒性休克 4至6小時要更換1次

NOW健康(TW)

新生兒「腸病毒」流行中! 感染併發重症6年同期最高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重方法依年齡而異!醫示青少年、成人「個別減重」指南

Heho 健康(台灣)

25歲女「雙手麻木」竟是頸椎狹窄上身…嚴重恐致癱瘓

中天新聞網

醫療科技|抗癌再現新突破!港大研雙重免疫療法治肝癌,末期病人存活率大提升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婦人產後大笑漏尿至今30年 骨盆底肌多元復健大幅改善

NOW健康(TW)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Line、網銀戶頭、Netflix帳戶…人生落幕時「數位足跡」怎處理?1動作給家人最後體貼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致命挑戰|19歲少女仿效抖音挑戰,吸高壓除塵空氣罐後心臟驟停喪命!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一睇書就眼瞓 玩手機愈玩愈精神?醫生拆解6大原因

am730

減肚腩運動|深蹲跳/登山者等在家都做到幫你減肥

am730

新生兒腸病毒今年已4死!疾管署籲:染病媽媽停餵母乳

中天新聞網

室內也會中暑!高溫高濕度恐致器官衰竭 死亡率逾10%

中天新聞網

器捐不只是理念 「健保卡註記」讓大愛得以實踐

台灣健康醫療網

消暑方法|凍飲或沖凍水涼未必有效 夏天要食青瓜/苦瓜/冬瓜!

am730

新冠中老年住院攀升!醫籲:高風險族群速打第二劑疫苗

中天新聞網

蚊子咬一包該怎麼辦?她塗蒜泥險潰爛 皮膚科醫師教正確處理法

Heho 健康(台灣)

午睡有學問!醫:每週3次可降37%心臟病死亡風險

中天新聞網

70歲婦人頭暈就醫竟發現腦動脈瘤 醫提醒「做1事」防憾事發生

am730

6年前發現肝腫瘤,95歲阿公靠1療法抗癌成功「來一顆燒一顆」…醫籲定期追蹤B肝:到百歲也免驚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阿茲海默症悄悄來? 醫:辨識早期5大症狀和譫妄現象

NOW健康(TW)

垂危印尼病童來台重生 台大醫療團隊成功活體肝臟移植救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懷孕不只會變笨? 研究:生完後細胞明顯衰老提前11年

NOW健康(TW)

「欺凌」潛在社交溝通的人際深層課題——引導成長對話

am730

脫水症狀|頭痛抽筋等問題 小孩長者夏天高危

am730

牙齒長歪影響學習能力!5狀況快找牙科幫忙

Heho 健康(台灣)

走路接地氣!正念散步 減緩糖尿病、預防記憶衰退

康健雜誌

睡前吃香蕉,可以改善失眠?這6種營養素是關鍵

康健雜誌

捐血|立法會舉行捐血日,議員高官齊響應,盧寵茂:「捐血帶來滿足感,開心到瞓着都會笑醒!」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3天2人遭蛇咬血清都用完了?疾管署:目前庫存無虞

中天新聞網

娘娘回歸!孫儷新劇逆轉人生、肖戰空降榜首,2025夏季最強片單請收藏

康健雜誌

台灣逾五成成人過重!醫:減重5%可預防多種慢性病

中天新聞網

逆齡抗老 每日只要少食「1樣嘢」10克 就可以年輕2.4個月

am730

婦服用「薑黃」3個月…末期大腸癌肝轉移腫瘤竟縮小

中天新聞網

「新冠」疫情還沒完! 醫籲:逾65歲等高風險者應儘早接種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餐吃幾口就想跑廁所?善用「胃結腸反射」可改善便秘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