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細節凝聚前人血汗與智慧
【明報專訊】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嶺南大學和香港藝術中心合辦,包括學生和導師培訓課程,旨在透過教育、活化和研究,全面保育、推廣、重新定義和活化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牌紮作技藝在2014年被正式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是本年度導師培訓課程的焦點之一。
曾任電影美術指導的學員李曼瑜不諱言,過去她只看到花牌表面的華麗,從未想過背後的紮作工藝是如此重要和複雜,「一個花牌原來分開由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件組合,步驟多達數百個,每一樣東西都要特製」,每個細節都凝聚前人的血汗與智慧。她更意識到,許多被大眾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事物,如涼茶、菠蘿包等,其實都是需要被保護的非遺,「或者需要更多人有共識、齊心才能令非遺更好地保存下來」。
在服裝公司工作10多年,現時教小朋友手工藝的學員周雅慧表示,「希望找一些我們還抓得實的東西」,守護香港獨有的文化。許多回憶中的事物正在消失,她兒時的九龍彌敦道曾經滿是慶祝開張的花牌,現今不再有此景况。她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起步點,需要繼續有更多的人參與,讓非遺「活」起來,「雖然現在才行動可能遲了,但遲也要做,否則這些文化將會徹底失傳」。
本年度的「傳.創」非遺教育計劃即將踏入尾聲,但之後將會推出更多新課程和活動,對傳統工藝有熱誠的公眾人士,不妨留意,成為傳統工藝活化和傳承的一分子。而在這個非遺月,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也在大館舉辦周年展覽暨嘉年華,屆時多名非遺課程的導師和學員將展出創作成果,見證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創新。現場更設藝術市集、工作坊、非遺導師分享會等活動,讓大眾從多角度走進非遺世界。
同慶非遺 —— 周年展覽暨嘉年華2024/25
日期:6月21日至7月5日(嘉年華6月21至22日舉行)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7:00
地點:中環大館01座複式展室
註:免費入場
[開眼 玩樂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