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黃大仙300呎租置公屋售61萬 網民:樓齡30年,買唔買得過?

新Monday

更新於 2021年03月31日02:53 • 發布於 2021年03月31日10:53

香港樓價高企,想買樓置業絕非一件易事。日前,有人於討論區發文指想透過租置計劃,以61萬元購入現時與嫲嫲及父親居住的黃大仙公屋單位,300呎有兩房一廳,並發文詢問廣大網民的意見。帖文一出,引起網民熱議,幾乎一面倒認為「買得過」。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連登討論區、Unsplash、政府新聞網|原文刊於:經濟一週

樓主:61萬公屋買唔買得過?

日前,有網民於連登討論區以「61萬公屋買唔買得過?」為題發文,指自己與嫲嫲及父親三人同住在黃大仙一個300呎、有兩房一廳的公屋單位。樓主指雖然家人並無意將單位買下,但覺得自己快將畢業且有繼續,因此想儘早「搵到地方落腳」,亦可當作買給父親居住。

圖片:連登討論區

轉手賣出必賺?網民:政府送錢畀你仲要諗

帖文一出,網民幾乎一面倒建議樓主理應買下單位,直言以61萬元買入市區單位,再轉手賣出定必穩賺。

  • 「梗係買,呢啲問題都要問!買咗, 轉手即賣都賺兩球。十幾廿年前開始出售先廿幾萬, 當時冇買已經做錯咗。」
  • 「61萬根本唔使諗即買,人哋61萬半份首期都唔夠。」
  • 「政府送錢畀你仲要諗?」
  • 「唔使諗一定買。早三年前都係買咗南昌附近租置公屋,680k。過咗頭三年定五年之後可以賣返出去補地價,有本事自己儲到錢之後轉過手賣返出去再換屋,冇本事咪住自己間公屋。」
  • 「一球都唔使嘅市區樓,無理由唔買啦!」
  • 「61萬,買個同區車位都唔得⋯我就會買啦!」
  • 「必買唔使諗。你睇下租置邨二手賣返出嚟嘅新聞,新界區細單位起碼百幾2百萬,樓主仲要市區單位!」

「買咗就係資產,仲要值過百萬,只係比而家畀多幾千蚊月供,係財富增值,唔係負擔。如果遲啲,你阿爸都百年歸老,你自己組織家庭就可以變賣,多一筆財富…如果諗間屋係可以變綠置居或者第二市場居屋,就唔好諗呢啲無把握嘅嘢,抽中市區綠置居機會低,居屋貴,點解唔買咗佢,之後賣,變相啲錢靈活變首期或者變其他資產。」

月供幾千蚊當交租?

又有人坦言,以61萬元購入單位後,無論是做10成按揭或是8成按揭,月供僅數千元,長遠而言比租樓還更划算。

  • 「呢單嘢邊有討論空間,好處就唔講太多,61萬一個月先供幾千元,淨係無兄弟姐妹同你爭,已經完全無唔買嘅理由。」
  • 「買,8成按揭,分25年還。月供2,100元,當交租,點解唔買?業主寫你名,之後阿嫲老豆再申請公屋攞多間!」
  • 「梗係買啦,61萬蝕住來做,你租多幾年劏房已經喺度了!」
  • 「10成按揭供15年都只係月供4,000元有找。4,000元係市區連個有蓋車位都未必租到!」
圖片:Unsplash

買咗保證自己有地方住

有網民則認為,如果樓主現在將單位買下,就算有朝一日她的父親離世,亦保證有地方居住;相反如果沒有將單位買下,樓主未來的入息超標,父親離世後亦無法繼承現在所居住的單位。

  • 「買!Touch wood你老豆有咩事過咗身,你入息一定超標無得繼承間屋,到時你出去要租返一樣尺寸單位啲錢,租幾年都等於呢個數。」
  • 「買。如果爸爸他日仙遊,自己一定有地方住。」

除了能為未來作出保障,有網民指將單位買下後,無論是自己成為業主,或是父親,對樓主長遠而言亦有好處,因此「搵唔到唔買嘅理由」。

「第一,樓主買咗可以用自己名做業主(當然現在要有名於戶籍先得),然後老豆阿嫲再排老人特快公屋,幾年後就已經一變二,隨時派到租置嘅再買,派唔到嘅就綠表買居屋,再放黃大仙現有公屋,就有舊錢做首期。

第二,買完照用老豆名,樓主留番個首置名額,將來可能買私樓或已補居屋。所以我覺得,無理由唔買!」

網民:除非有痴線佬鄰居、想移民

有網民坦言,除非鄰居有問題,或者有移民打算,否則建議樓主應將單位買下。

  • 「60萬all in都抵!樓主,除非你左右隔離係痴線。」
  • 「梗係買啦,61萬租樓住幾年都係返度。BTW,隔離左右係咪正常人?佢哋住咗幾耐?」
  • 「買啦,除非你諗住過幾年移民。」
  • 「其實買得過…除非有痴線佬鄰居先唔會買。」
圖片:政府新聞網

單位樓齡高 或須承擔高昂裝修費?

雖然大部分網民一面倒,認為樓主應買下單位,但有人卻認為單位樓齡高,購入單位後未來需要承擔大廈的裝修費,建議樓主應該三思。

「三十幾四十年樓,大把維修要做,你買咗就全部要自己畀!綠表買居屋好過。」

「唔係一般嘅煩。好似東頭邨,早兩年房署先發現原來無預到冷氣機出水喉位,被迫全部要畀錢裝。然後貴東樓因為新冠肺炎又搞到要驗污水渠,又話要裝嘢又要畀錢,仲有佢過幾年又要換𨋢又要夾!」

經租者置其屋計劃 以低於市價購入單位

事實上,政府早於1998年初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劃),容許居住在租置計劃屋邨的住戶,以低於市價購買所住的單位。不過,政府於2002年重新修訂房屋政策,房委會於2005至2006年推出第六期乙租置計劃,已將計畫暫停。現在,居住於租置屋邨的住戶仍可購買所居的單位。

租置屋邨名單,可參考房委會網頁。

圖片:政府新聞網

人工2.8萬元hea工返5日半 VS 人工3.2萬元間中要OT 網民:點揀好?

新Monday

【E484K病毒】本港確診變種新冠肺炎、傳播性更高!兩款疫苗仲有無用?

新Monday

力撐新彊棉花!陳奕迅與adidas解約、恐賠6000萬違約金!網民:賠完仲有幾多身家?

新Monda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新店速遞】全新脆皮雞專門店登陸旺角|用上300日清遠雞 !加入養生藥膳!袪濕養生

香港人遊香港

「日韓風味自助晚餐」舌尖上的滋味享受

Wendysugar扮靚玩樂gogogo

【LINE你睇】擁抱自然的旅遊方式 精緻露營帳篷座落浙江梯田

LINE TODAY

【智力障礙】交往8年不知丈夫智力不足? 人妻翻出一物崩潰:明明多才多藝很優秀!

MamiDaily

【新店速遞】超Creamy!北海道中沢忌廉奶凍登陸太古城|用頂級北海道生乳忌廉製作 每杯成份比例超過一半

香港人遊香港

【LINE你睇】海洋公園生日會 30歲和10歲海豚夢幻慶生

LINE TODAY

如何克服時間焦慮:實用反思技巧

癒報 Healpy Post

網上熱話|港女呻滴汗emoji極乞人憎 網民反應兩極 個人太mean VS 真係好kam

am730

香港書展2025丨作者的心路歷程

飛叔生活

著數優惠|譚仔APP連續7日大放「餸」$30雞肉番茄湯米線+$20/3隻土匪雞翼

am730

睡在遼闊壯麗的非洲草原上:The Ritz-Carlton全新野奢營地,專屬泳池與觀星露台

PopLady

自家熬製無味精湯底上海麵店🍜 [ 六游 ]

konglui.food 港女食好西

「貓媽媽的墨水用完了嗎?!」5胎胎貓寶寶越來越淺色

HotCat! 熱貓
影音

7-11最療癒甜品?!🍰$14食超高質布丁

Get Set Eat

XXL大薯🍟!請給我一份XXL超大薯條!薯條癮發作狂喜:超狂雙倍大薯XXL網絡爆紅 台灣香港也可以引進嗎?

MEOW MO MAGAZINE

新店關注組|銅鑼灣囍筷大排檔坪洲直送海鮮 $60煎魚套餐連湯免加一

am730

和拉拉玩肉腸版打地鼠 人類搞偷襲讓牠超不爽

Styletc TW

「五味雜陳」x三大本地Gin 懷舊茶冰廳變期間限定酒吧!

852 FoodVoyage
影音

日本人氣燒肉店宮崎肉本舖🔥 全新面貌強勢回歸 💫

Outsider Magazine 速食雜誌

【分店限定】7-Eleven×奀師傅聯乘美食 重現港式街頭風情

iPlayHK 香港愛玩生網
影音

新蒲崗小店|專住只做黯然銷魂飯!

lastbitematters

手搖飲點無糖就能放心喝? 醫師揭一大「隱形地雷」:比飲料更容易藏糖分!

姊妹淘Babyou

藝術香港︱中西文化音樂講座 探討山水畫與古典音樂的碰撞

am730

慟!獅群集體過河「遭鱷魚偷襲」 見幼獅一去不返心碎了

Styletc TW

打風落雨自救攻略 家居清潔/風濕腳痛/人身安全懶人包

am730

打風食譜|椒鹽炸雞翼、芥末炸雞粒等4款氣炸鍋雞肉做法 急凍食品大變身!

am730

工作證明與reference letter有分別嗎?(附中英文範本參考)

am730

暑假好去處|香港黃金海岸×德國人氣角色Müllerchen木木 設逾3米高打卡位/探索團+桌遊學環保

am730

【管教】侄仔霸道無禮 叔叔無奈「大人可不可以跟孩子計較?」

MamiDaily

狗來富!流浪狗蹭冷氣遭投訴 家具行老闆貼公告神回應:牠推薦我家櫃子

Styletc TW

又是你!警犬水上搜救演習見「熟人」 竟掉頭就走連救生圈都沒留

Styletc TW

【餵食飯】年幼仔女餵食飯不受控 亂掟食物好頭痕 4孩母傳授3貼士 細路乖乖食飯不是夢!

MamiDaily

工作卡關、人際不順?用「掃除力」重整生活、思緒與內心秩序

Styletc TW

綠色生活:打造「食物森林」 懶人農法向自然偷師

明報

A to Z藝術字典:E—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

明報

{科學新聞報道達人}葉清霖 名校生異鄉辦網媒 科學報道就是探討人性

明報

未來城市:觀眾不再坐定定 沉浸互動+自由社交 戲院救市良方?

明報

民間故宮:維修工變藏家 守護通訊記憶 摯愛木箱電話罕有古典美

明報

星期日現場:150元的選擇:關於選書這件小事

明報

夏雙周:性蕭條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