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馬偕兒童醫院10年來首例 兒童器捐留大愛造福3名重症

NOW健康(TW)

更新於 2024年08月09日09:43 • 發布於 2024年08月09日07:50 • 陳曉彤 報導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年僅7歲的女童露露(化名)今年4月感染流感病毒後,引發重症,短短3天意識不清,緊急送醫搶救,住進加護病房,但病情持續惡化,併發猛爆性心肌炎、急性壞死性腦炎,以致腦幹損傷,持續昏迷,仰賴呼吸器維生。露露爸媽考慮之後,決定捐出女兒可用的器官,遺愛人間,造福3名重症個案。

腦損傷觀察期為1個月 病情惡化得考慮下1步

馬偕兒童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田智瑋表示,露露一向身體健康,就跟普通小學1年級學生一樣的活蹦亂跳,今年4月連續2天發燒、咳嗽、流鼻水,第3天早上意識不清,家人緊急將她送到馬偕兒童醫院,此時狀況嚴重,腦幹反射失去一半功能,且血壓下降,心電圖結果異常,出現心肌炎症狀。

病毒感染重症的前驅症為高燒、嘔吐、嗜睡、抽筋、手腳無力與意識不清,田智瑋描述,露露連續高燒2天後,第3天凌晨嘔吐後再入睡,之後失去意識,即為病毒感染症狀,雖然緊急就醫搶救,但腦部仍被病毒侵犯,出現不可逆的腦幹損傷,導致患者持續意識昏迷。

田智瑋指出,依照臨床經驗,腦傷、腦神經損傷的觀察期約1個月,當時向家屬解釋病況,說明可能的發生的情況,如果病情奇蹟似地好轉,就一定繼續治療,但病情持續惡化,可能必須考慮安寧緩、器官捐贈

兒童器官捐贈少見! 馬偕兒童醫院出現10年來首例

對於活潑健康的女兒感冒後突然昏迷不醒,腦幹出現永久性損傷,一直無法清醒,露露父母難以接受。田智瑋表示,醫院團隊組成神經科、麻醉科、護理師、協調師、社工師及牧師、關懷師等跨科別團隊,與家屬討論器官捐贈。在醫療團隊解釋溝通後,露露爸媽逐漸瞭解孩子生命逐漸消逝,無法救回,在露露住院68天後,決定讓她遺愛人間,延續未完的生命,造福了3個家庭。

馬偕醫院器官捐贈協調師郭惠娟說明,依器官捐贈條例規定,捐贈者需於腦死判定後才能完成器官捐贈,在獲悉家屬同意器捐後,迅速至器捐平台登錄,並各相關醫院協調師連繫。由於兒童器官捐贈屬實少見,依法為優先與兒童等待者進行配對,若無法完成配對,才會找尋第2順位的成人等待者。

依器官捐贈登錄中心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為止,113年等候器官移植病人多達1萬1300人,已完成受贈者卻不到600人,僅約5%等待者能夠獲得移植機會。郭惠娟表示,露露是馬偕兒童醫院成立10年來首次的腦死後判定器捐個案,原本雙親同意捐贈更多器官,遺愛人間,但在完整評估與進行配對後,僅有心、肝、腎等器官,找到合適受贈者,緊急通知相關醫院,在短時間內完成移植手術。

# 首圖來源/馬偕兒童醫院提供

查看原始文章

北市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 10月大男嬰肺水腫休克進加護

NOW健康(TW)

馬偕兒童醫院10年來首例 兒童器捐留大愛造福3名重症

NOW健康(TW)

台灣愛滋通報「15至34歲」居多 安全性行為也存風險

NOW健康(TW)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消暑湯水食譜|蘋果雪梨豬骨湯等5款清熱降燥老火湯夏日必飲!

am730

58歲竹科CEO搭高鐵突忘記在哪下車…確診阿茲海默症

中天新聞網

避孕還在賭孕氣?我的身體我說了算!醫建議吃 1 藥物 5 天內避孕仍有效

Heho 健康(台灣)

誤以為是瘀青!76歲翁腳趾黑斑…竟是肢端黑色素瘤

中天新聞網

小暑到!中醫師提醒「這樣吃、這樣動」 養好脾胃、遠離暑濕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15歲少女經痛難耐 就醫驚見罕見「雙套子宮」先天畸形

中天新聞網

颱風後清理積水須穿雨鞋!疾管署:去年類鼻疽奪24命

中天新聞網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攀升!肥胖女性罹子宮內膜癌風險飆2倍

中天新聞網

長期吃藥「傷腎」?亂停慢性病藥恐中風!川普、李登輝長壽秘訣:堅持「按時吃對藥」活得更久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颱風過後注意!登革熱、腸道病恐爆發 清潔防護這樣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產後爆炸性頭痛當心腦血管痙攣 醫:不治療恐致腦出血

NOW健康(TW)

高血脂恐埋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藥物控制成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精神科醫師公開6個國人忽略的助眠關鍵,讓身心同步修復、輕鬆一夜好眠

良醫健康網

失智症針灸治療有用嗎?延緩腦部退化、維持身體功能...中醫師曝治療5核心目標及作用機轉

良醫健康網

【誤食】1歲男童誤把老鼠藥當糖果吃 滿嘴藍色粉末嚇壞家人急送醫獲救

MamiDaily

還沒找到想做的事? 教你用一張便利貼開始找回人生方向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三伏貼改善鼻過敏有解! 中醫師提醒:這3天記得貼滿

台灣健康醫療網

牛奶推薦|牛奶飲品最多含7種添加劑,可增致癌風險!一文睇清19款無添加鮮奶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恢復健康 但「這些事」才是康復的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遇上「俾鬼砸」先別怕 其實是睡眠癱瘓症!專家推4步驟應對

am730

失智症前兆別輕忽 醫師呼籲「輕度認知障礙」及早治療

NOW健康(TW)

跨越千公里送阿嬤回家 彰基以善終圓滿生命最後旅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暑假孩童視力拉警報!研究證實:做對 1 件事,近視風險少 3 成

Heho 健康(台灣)

知名動畫配音員頭痛陷昏迷 確診為「顱內動脈瘤破裂」

NOW健康(TW)

急診壅塞新解方!醫院啟動「在宅急症照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學習、工作已離不開ChatGPT?MIT研究:AI用太多恐讓大腦「變蠢」

am730

今天是「小暑」!炎炎夏日最怕「白帶」困擾,中醫師提用 2 料理改善

Heho 健康(台灣)

兒少從網路遊戲找尋慰藉和成就? 家長留意成癮4警訊

NOW健康(TW)

中風竟是心臟腫瘤作怪 婦微創手術化險為夷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生蛇】與「蛇」抗衡! 你不可不知的「生蛇」真相!

高燒 Gofever

不痛≠康復!醫揭「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骨頭悄悄被侵蝕

中天新聞網

【患病】40歲媽患癌切子宮 三年級女兒性早熟 初中兒子遲發育 醫生:1生活習慣肇禍

MamiDaily

救急診大絕招!8月起9種病人住院日縮短,近20萬人提早釋出病床

康健雜誌

「婦科第一瘤」子宮肌瘤飲食有哪些地雷?進補恐養大肌瘤?

康健雜誌

熱量攝取不足 小心這9大問題上身

康健雜誌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赴韓參加K-MEX 促中醫國際交流

NOW健康(TW)

日日30幾度高溫如置身焗爐 做1件事防肌肉溶解腎衰竭

am730

國小3到6年級近視率突破40% 5大關鍵因素與護眼對策

NOW健康(TW)

膽固醇高就不能吃雞蛋?醫師揭:烹調方式選對 一天一顆也沒問題

台灣健康醫療網

【節氣|小暑】養心祛濕防中暑 綠豆苦瓜最消暑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