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耐力型運動比賽前,為什麼要超補肝醣、碳水化合物?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6月13日02:00 • 文圖/采實文化
耐力型運動比賽前,為什麼要超補肝醣、碳水化合物?

不同運動項目之間,關於比賽日的營養建議有很大的差異,同一運動項目的比賽日與非比賽日之間的差異也很大。接近比賽的時候,最重要的飲食原則就是讓身體有更多能量,並避免腸胃不適。不同運動對於最佳表現的水分與電解質平衡有不同的要求,也有各自的飲食時機和食物組成原則。在分量級的運動項目中,會出現讓身體安全脫水的過程,應該小心規劃與執行;而在脫水減重後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與營養素來參加比賽,對運動表現非常重要。

耐力型運動比賽

「肝糖超補法」是耐力運動與其他運動的一個重要差異,但重要性常常備受誇大。只要比賽前有足夠的肝糖存量,補充存量確切用什麼方法其實不會有什麼影響。耐力型運動項目營養策略的特色,在於訓練中碳水化合物、水分以及電解質的攝取建議較為複雜。只要符合這些建議,就可依據個人喜好來彈性調整。

營養策略在比賽中帶來的反應因人而異,會大幅影響運動表現,所以耐力型運動員必須在訓練時就先嘗試營養策略來評估身體反應,並在未來比賽時調整策略。

【賽前一週】

超過三小時的賽事才需要在比賽前一週使用肝糖超補法,而在比賽當週必須確保攝取的熱量足夠恢復以及肝糖回填。此時不應執行低熱量飲食,並建議將一些熱量來源從脂肪換成碳水化合物,以確保肝糖得到最佳恢復。此時也很適合練習比賽中的營養策略,如果賽事超過三小時,在比賽前兩、三天開始提升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每公斤體重大約比平常多攝取4至6公克,並儘量選擇中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以及避免攝取過多的纖維素。若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稍微超過建議量,可能會對自行車賽事的表現有益。自行車賽事比起跑步更不受體重限制,所以就算因為肝糖、水分以及腸道中的食物而讓身體多了幾公斤的重量,也不太會影響體內肝糖完整儲存所帶來的益處。

【賽前一日】

為了超過三小時的比賽持續使用肝糖超補法(大約兩小時左右的賽事也一樣),建議在比賽前一日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每公斤體重大約比平常多攝取6至11公克,並且將這些攝取量平均分配在一天的飲食,最好可以延續到比賽前一日的晚上。如果你參加的比賽時間少於一小時,就不需要大量補充碳水化合物,只需要在比賽前一日稍微增加攝取,每公斤體重大約比平常多1.1公克就可以。

【賽前飲食】

如果比賽時間超過兩小時,只要你的胃裝得下,且不會感到腸胃不適,賽前應儘量攝取碳水化合物。攝取的份量因人而異,有人可能每公斤體重會需要攝取2.2公克的碳水化合物,有人則不超過1.1公克。如同先前討論,可以事先在長時間訓練前練習執行賽前飲食,這樣會讓你更清楚自己在賽前需要攝取多少碳水化合物。建議盡早且經常實驗,否則反彈性低血糖(血糖急遽下降)會造成強烈的飢餓感、顫抖、冒汗、暈眩、噁心、疲勞等反應,都不利於運動表現。通常建議在比賽開始前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攝取你的賽前飲食,而比賽開始或暖身前十五分鐘內再吃一點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比賽日】

碳水化合物建議

決定訓練中的碳水化合物需求時,耐力運動員必須考慮是否會有腸胃不適的狀況,以及所選碳水化合物來源的吸收速率。運動時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最高速率大約是每小時90公克,而研究顯示吸收率與運動員的體重或體型幾乎沒有關聯,但個體之間的差異可能高達20%。無論如何,每小時攝取超過9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無助於促進表現。運動持續時間越久,攝取碳水化合物的速率必須越高。

表14.1列出各種運動長度的最低、建議及最高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你可以先從「建議」攝取量開始,然後慢慢往「最高」增加,找到能達到最佳表現的攝取量。如果你的腸胃開始出現狀況,請考慮往最低的方向減少攝取,不過不建議低於最低值,否則表現可能會受到影響。

以上有些建議數值會比研究數據稍微高一些,因為稍微過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可能有助於肝糖回填,對於長時間的耐力項目很有幫助。

無可避免的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速度一定跟不上長時間耐力比賽時的代謝需求,因為持續運動時,腸道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率有限。因此,每單位時間就要盡可能攝取最多的碳水化合物,方法是在訓練中碳水化合物飲料多加一些果糖。每小時需要吸收的數量越多,果糖與葡萄糖的比例就越高,最高可達1:2。

水分補充建議

在穩定喝水的情況下,多數運動員在運動時每小時都能攝取一公升的水分,而不會感到腸胃不適,不過前提是水分中的糖和電解質濃度比體內濃度更低,因為這樣會讓胃排空的速度變慢。有時候可以提升水分中糖的濃度,來讓身體獲得更多能量,雖然這樣會稍微影響水分的補充。這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但建議從含糖量6%至8%的液體開始攝取,糖分含量更高的飲料則應小心攝取,並且要在賽前先實驗過,以確保攝取糖份時還能補充足夠水分。弔詭的是,急性脫水也會延緩胃排空速率,所以一旦開始脫水,身體吸收水分的能力也會受影響。

極限耐力運動員必須努力防止脫水,胃部空間越滿(快要接近不舒服的程度),胃排空的速率越快,而運動員就可以利用這點,規律攝取水分來維持佔據的胃部空間(建議每十分鐘喝水一次,最多十五分鐘)。若超過十五分鐘才喝水,可能會導致胃排空速率下降、耐力運動時較難維持水分補充,甚至可能造成低血糖。有人會在比賽快結束時停止攝取水份以達到最佳運動表現,但這種做法可能只適合追求極致表現的進階運動員──即便如此仍存在著風險。

本文出自采實文化《增肌x減脂•科學化飲食全書》一書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提升免疫力抗病毒,虛弱、過敏體質防中鏢!中醫推保健8要訣、喝3道防疫茶

華人健康網(台灣)

腸躁症害腹瀉、便祕又腹痛!營養師:少吃8大類地雷飲食,6大飲食助緩解

華人健康網(台灣)

經前症候群經常頭痛、腹痛好困擾?營養師:4大關鍵飲食減緩症狀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颱風後菜價飆漲,還可能買到臭魚爛菜?專家傳授「買對不買貴」採購心法

康健雜誌

吳博君逝世|資深演員吳博君逝世,終年69歲。生前力抗漸凍人症7年,即睇6大患漸凍人症先兆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青花菜炒蒜頭助健康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中天新聞網

逛街途中突遭車撞! 她靠「這套治療組合」提升癒合效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人格導向訓練效果更佳?英研究:你可能還沒找到適合的運動方式

VOCO News

做運動都補唔返 坐得多傷身 心血管病風險隨時來襲

am730

研究:75歲以上高齡駕駛 致「脆弱用路人」死亡率最高

NOW健康(TW)

日頭炎炎補水不足 當心泌尿結石找上門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久坐】久坐族下班後懶運動?教你一動作3分鐘輕鬆增肌

高燒 Gofever

即溶咖啡增加黃斑病變風險?醫:適度減量 無須恐慌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保擴大骨鬆防治給付!「三類」高風險族群 要提早啟動檢查與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胰臟癌」潛伏太兇! 醫示警:3種症狀別輕忽

中天新聞網

「扁平足」這樣做自我初步判斷 腳部不適可用3招舒緩

台灣健康醫療網

私處痕癢令人坐立不安?醫生揭3大夏季常見私處疾病

am730

神經科醫師的「護腦」策略 這4件事不要做!GPS導航用太多也上榜

台灣健康醫療網

【美背殺手】緊身衣真是元兇?揭開背脊瘋狂爆瘡的5大「隱形兇手」!

TopBeauty

不只是吃飯! 醫:適度咀嚼可預防肥胖及蛀牙

台灣健康醫療網

國內 M 痘疫情持續,接種 2 劑疫苗保護力達 9 成

Heho 健康(台灣)

二價鐵、三價鐵差在哪?維他命C可加強吸收?一文睇清鐵劑選擇與服用須知!

am730

邰智源揭「難瘦」真相! 這2大不可控因素讓你好難瘦

NOW健康(TW)

身體變壯不一定是好事!她重訓胸部變大 檢查竟罹乳癌

中天新聞網

新冠降溫中,重症死亡數仍多,疾管署:三大族群須注意「這些重症徵兆」

Heho 健康(台灣)

頑固內臟脂肪最怕它?新研究:吃1物能促進代謝、有效打擊內臟脂肪

Heho 健康(台灣)

每天騎單車降失智風險35%!研究:大腦海馬體體積更大

中天新聞網

「克流感」一定要吃完嗎?4大疑問一次說清

康健雜誌

普發現金1萬元有變數?最新進度、領取時間、防詐關鍵一次看

康健雜誌

新生兒腸病毒來勢洶洶 專家示警「3大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

台灣健康醫療網

耳朵痛竟是蟑螂入侵!耳鼻喉科醫警告別亂挖,3招安全自救

康健雜誌

2024年食品中毒破9千人!諾羅病毒、仙人掌桿菌最多

中天新聞網

DSE 2025|放榜壓力過大會有呢啲症狀?即睇5個減壓方法!

am730

當長照需求出現,一文搞懂:怎麼選擇適合的外籍看護?費用如何計算?要遵守哪些規則?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打肉毒瘦「蘿蔔腿」?別白花錢還損健康老本!中年後拒絕肌少症,專家教你吃對動對、不跌倒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新版圖文「失智症10大警訊」淺顯易懂 生活中趨吉避凶

NOW健康(TW)

攝護腺癌轉移也有解!桃醫研究「放療新突破」登國際期刊

中天新聞網

從6公尺高處墜落!婦險癱瘓靠「微創千斤頂手術」救命

中天新聞網

生不出韓妞鉛筆腿可能是3種錯誤的站姿害你的!物理治療師的3種美腿訓練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常惡夢驚醒是抑鬱?恐增自殺風險 醫生教5招KO惡夢

am730

新冠病毒仍活躍!單週增32死 4旬男重症併發肺炎亡

中天新聞網

消委會風扇仔|$58效能媲美$339!6款高分風扇仔名單大公開,1款可最高風力吹逾3小時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長期胃痛竟是「它」作祟! 醫用這1療法助擺脫折磨、成功解痛

台灣健康醫療網